•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共766题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共76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人认为:“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请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正确答案

[答题要点]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原因如下:
(1)有些老教师从未学过教育心理学,却可以做好教学工作,这是他们在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的结果。老教师从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在实际教学各种情境中获得认知和心理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轻松应对。但是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反思的过程,耗费时间长,见效慢,如果所有教师都用这种方法来开展工作,将会对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发挥极大的作用。作为一门科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此外,教育心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它不是普通心理学原理的简单应用,也不是与教育有关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简单组合,它的研究成果能为科学地进行教与学提供指导,促进学校教育实践。
(3)如果教师学了教育心理学,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4)对于那些以前没有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来说,本身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可以弥补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缺乏,从长远发展来看,教师应当将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相互结合,并且将这些理论具体应用于实践当中。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应当积极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备后人借鉴。因此,对于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是必备的,对于教师来说是必须掌握的。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 )

A.研究心理现象
B.对心理进行测量
C.获取心理数据,区分心理高下
D.研究、揭示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等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

A.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教师的工作压力
D.教师的社会地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因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蜿蜒曲折的过程,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发展规律。从最初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第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第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第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内容日趋集中,有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人所公认,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第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这样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关于理论流派: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在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依据学习的内容及结果,把学习分为3种类型: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正确答案

错误。
[题型转换] ――简述潘菽、冯忠良的学习分类。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在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依据学习的内容及结果,把学习分为4种类型:
①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理解等。
②技能和熟练的学习。主要指运动的、动作的技能和熟练。
③心智思维能力的学习。
④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而冯忠良则划分为三类:
①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掌握,是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来接受和占有知识,在头脑中构建起相应的认知结构。具体讲,知识的学习是通过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环节完成的,每一环节又有其特殊的心智动作。知识的学习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②技能的学习:通过学习或练习,建立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的过程。有心智技能学习与操作技能学习两种。技能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为复杂,不仅包括对活动的认识问题,还包括活动或动作的实际执行问题。不仅要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同时还要能够实际做出动作。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③社会规范的学习:又称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需要的内化过程。社会规范的学习既包含规范的认识问题,又包含执行及情感体验问题,因此,比知识、技能的学习更为复杂。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①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准确、合理、有效、全面地了解学生,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心理学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正确剖析和认识社会上出现的教育现象,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①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同时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助于教学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①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②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驾驭教学过程,更好地教导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即教育心理学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简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在解放前是比较薄弱的。
我国最早出现的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光绪末年(1908),由房宗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教育实用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廖世承教授开始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教育心理学,并于1924年出版了他编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自光绪末年起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40多年中,我国老一辈的心理学工作者不仅在国内传播了教育心理学知识,同时也展开了一些教育心理学问题的研究。在学科学习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验等方面,一些学者如艾伟教授、肖孝嵘教授等,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一时期的著作,多数是译述西方的,研究问题的观点与方法也都是追随西方的潮流,很少有创见。所以,总的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在解放前是比较薄弱的。
(2)50~70年代的基本情况如下:
50年代主要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只做了一些有关教学改革和儿童入学年龄的实验研究。
60年代前期,在学科心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60年代后到70年代前期,由于十年动乱的冲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度中断。
(3)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心理学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
具体表现在,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迅速进行了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在师范院校中恢复了教育心理学课程,并出版了许多相关专著。如1980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修订后正式出版;1981年,冯忠良出版了《学习心理学》和《智育心理学》等。这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恢复和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开始面向世界,在借鉴前苏联和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
总之,我国教育心理学目前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解放前的基础薄弱,解放后又两次遭受极左思潮的摧残,因而同一些基础较好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表现在我们的专业队伍还比较弱小,研究的设备与条件也远不如一些先进国家;我们的研究范围还比较狭窄,一些研究本身也不够系统;对于教育心理学本身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缺乏认真的深入探讨。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景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克
C.乌申斯基
D.维果茨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3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奥苏伯尔认为,当学习者具备同化有逻辑意义的新材料所必需的背景知识时,则该新材料具备了

A.心理意义
B.潜在意义
C.现实意义
D.参考意义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中奥苏伯尔理论的了解情况。奥苏伯尔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可以同新教材建立联系的有关观念,就会使教材失去潜在意义。故本题选B。

百度题库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教育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