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共766题
简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
简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答:1.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指向性,规律十分明显,每个阶段都有发展的重点和特点 2.人的活动既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一团混乱,也不是随心所欲的盲动,而是有着一定的因果性、必然性、基本轨迹和规律的。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 ⑴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⑵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⑶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解析
暂无解析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
A.知识
B.态度
C.行为
D.价值观
E.信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这道题的本意是考查学习者对健康教育概念与目的的理解,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个体和群体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干预,重点是行为改变。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
A.知识
B.态度
C.行为
D.价值观
E.信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这道题的本意是考查学习者对健康教育概念与目的的理解,健康教育为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个体和群体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干预,重点是行为改变。
关于“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一理论是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最先提出的
B.在研究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中,要同时考虑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在指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
C.强调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D.强调发展要先于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最近发展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维果茨基提出来的。A、B两个选项没有争议,是正确的,C、D两个选项是相反的说法,其中选项C是正确的,教学要着眼、落实于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而不是迁就现有水平,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带动、加速发展。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又有其特殊性。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构成了学校活动主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从个体活动的角度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是一种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特殊活动。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根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目标和方向,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形式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去促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是一项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尽管个体之间的发展水平有差异,但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功用。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是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该领域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普通学校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被发现。在个性发展方面,学校教师和领导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尊重和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学生过群体生活也有助于每个人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个性。
解析
暂无解析
教育者应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 )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题指导] 关键期主要是指某一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不均衡性是指发展速度的不均衡。[错误防范]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相应变化,加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阐述苏格拉底方法与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并比较二者的异同。
正确答案
(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苏格拉底法”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学生的对话来的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该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但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2)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启发诱导这一原则主要用于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二者缺一不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3)相同点:①目的上都是启发学生思维;②都采用了互动式交谈;③讨论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伦理内容。
(4)不同点:①问答次序不同,反映中西方教育传统的差异,教育是从心中引出已有知识;而在中国,教育是从外部灌输。②教育顺序不同,苏格拉底强调从特殊到一般;孔子强调从一般的特殊。③教学目的不同,苏格拉底强调探索新知;孔子强调温故知新。
解析
暂无解析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
A.知识
B.态度
C.行为
D.价值观
E.信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这道题的本意是考查学习者对健康教育概念与目的的理解,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个体和群体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干预,重点是行为改变。
简述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
正确答案
1.确定理论研究课题2.收集和分析资料3.确定概念范畴并提出研究假设4.形成理论体系并进行检验5.拟定理论研究的论文写作提纲,撰写理论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内容。
正确答案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即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进程。教育的现代化具有以下几个一般特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为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教育民主化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政治民主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具体体现为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在制度上的逐步实现;第二,是教育系统内部本身的民主化,如师生关系的平等与民主、教育内容中的民主意识渗透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教育主体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自由发展;二是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模式化教育,用多样化的教育造就富有个性的人。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条件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