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

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对于A和D,由于KCl和MgSO4溶于水并完全电离,所以n(Cl-)=n(SO42-)=0.1mol l(水电离出的OH-可忽略);对于B,B中的Mg(OH)2在水中难溶,故溶液中n(OH-)<0.1mol;对于C,在Na2CO3溶液中,由于CO32-+H2O⇌HCO3-+OH-,阴离子数目会增加,即阴离子物质的量大于0.1mol.由上分析,Na2CO3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最多,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0.5mol的下列物质溶于500ml水中,含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

ACaCO3

BCH3COONa

CNH3

DNa2SO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虽然碳酸钙是强电解质,但碳酸钙是难溶物,只有很少量的碳酸钙溶解,所以阴离子浓度很小;

B.醋酸钠是强电解质且易溶,但醋酸根离子易水解,导致醋酸根离子浓度小于0.1mol/L;

C.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则阴离子浓度远远小于0.1mol/L;

D.亚硫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且亚硫酸根离子有两步水解,第一步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第二步又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阴离子浓度大于0.1mol/L,

所以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亚硫酸钠,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宜春期末)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_____(填编号).

A.CH3COOH+NaCN═CH3COONa+HCN

B.CO2+H2O+2NaClO═Na2CO3+2HClO

C.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D.HCN+Na2CO3→NaCN+CO2+H2O

(2)已知常温时Ksp(AgCl)=1.8×10-10mol2•L-2,向50mL  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0.22mol•L-1的盐酸,则c(Ag+)=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六种盐都为强碱弱酸盐,盐的pH越大,说明对应的酸水解程度越大,则对应的酸越弱,

A.CH3COOH酸性大于HCN,反应CH3COOH+NaCN═CH3COONa+HCN能发生,故A正确;

B.酸性H2CO3>HClO>HCO3-,应生成NaHCO3,反应CO2+H2O+2NaClO═Na2CO3+2HClO不能发生,故B错误;

C.酸性C6H5OH>HCO3-,反应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能发生,故C正确;

D.酸性H2CO3>C6H5OH>HCO3-,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正确反应为CO2+H2O+C6H5ONa→NaHCO3+C6H5OH反,故D错误,

故答案为:BD;

(2)向50mL 0.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0.020mol•L-1的盐酸,盐酸过量,反应后的c(Cl-)==0.002mol/L,

则:c(Ag+)=mol/L=9×10-8mol/L,

故答案为:9.0×10-8 mol/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

B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C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2Na++S6++4O2-

D盐酸能导电,故盐酸属于电解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虽然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硫酸钡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故A正确;

B.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而不是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故B错误;

C.硫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SO42-,故C错误;

D.盐酸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但盐酸是混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些电解质分子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结构,其电离采取结合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形式,而使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饱和结构.例如:硼酸分子的中心原子B最外层电子并未达到饱和,它在水中的电离过程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凡是酸或碱对水的电离都是抑制的

B硼酸是三元酸

C硼酸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

D硼酸是两性氢氧化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硼酸在水中的电离过程为:,可以看出硼酸的电离结合了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故A错误;

B、硼酸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是1,可以,得出硼酸是一元酸,故B错误;

C、硼酸能和OH-发生化合反应,而使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饱和结构,即:H3BO3+OH-=[B(OH)4]-,故C正确;

D、硼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淄博校级期末)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CO+H2O═HCO+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加水,增大

B加入Na2CO3固体,减小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D通入CO2,溶液pH增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溶液中加水,由于温度不变,则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加入Na2CO3固体,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增大,由于水解程度较小,则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的比值会减小,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后,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该水解平衡常数会增大,故C错误;

D.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邯郸校级月考)在相同温度时,100mL 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据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H+的物质的量 ②电离程度 ③中和时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量 ④醋酸的物质的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醋酸为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两种溶液溶质都为0.001mol,则100mL 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故①正确;

②醋酸为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电离程度0.01mol•L-1的醋酸大,故②正确;

③由于溶质n(CH3COOH)都为0.001mol,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应相同,故③错误;

④0.01mol•L-1的醋酸电离程度大,则溶液中CH3COOH分子的物质的量小,故④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2春•官渡区校级月考)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是否全部是氢离子

B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是否等于0

C共价化合物: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否全部是非金属元素

D化学变化:是否有热效应、颜色变化、气体或沉淀生成等实验现象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酸的概念: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是否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A正确;

B、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否全部是非金属元素不是判断是否是共价化合物的依据,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铵盐中全部是非金属元素,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巴彦淖尔校级期中)常温下,下列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

①1mol/L的盐酸②0.1mol/L的盐酸③0.01mol/L的NaOH.

A1:10:100

B0:1:12

C14:13:12

D14:13:2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1mol/L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mol/L=10-14mol/L,

②0.1mol/L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mol/L=10-13mol/L,

③0.01mol/L的NaOH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mol/L=10-12mol/L,

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0-14mol/L:10-13mol/L:10-12mol/L=1:10:100,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还存在其他分子的是(  )

AHCl

BCH3COOH

CKNO3

DNaOH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只含溶质离子不含溶质分子,故A错误;

B.醋酸为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故B正确;

C.碳酸钾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只含溶质离子不含溶质分子,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只含溶质离子不含溶质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硼酸晶体呈片状,有滑腻感,可做润滑剂.硼酸对人体的受伤组织有缓和和防腐作用,故可以用于医药和食品防腐等方面.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题目信息可知硼酸应属于______酸(填“弱”或“强”)

(2)硼酸的分子式为H3BO3,已知H与O成键,则其分子结构式为:______

(3)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分子或离子时,其最外层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向.已知0.01mol硼酸可以被20mL 0.5mol•L-1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据此推测硼酸在水溶液中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写出硼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硼酸和甲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可生成挥发性硼酸酯,试写出硼酸完全酯化的方程式:______

(5)科学家发现硼化镁在39K时呈超导性,在硼化镁晶体的理想模型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一层镁一层硼相间排列.

如图是该晶体微观空间中取出的部分原子沿Z轴方向的投影,白球是镁原子投影,黑球是硼原子投影,图中的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根据下图确定硼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从题目信息中硼酸的用途:对人体的受伤组织有缓和和防腐作用,可以用于医药和食品防腐等方面,可知其为弱酸,故答案为:弱;

(2)由于B原子外层3个电子,而硼酸中H与O成键,即H与O形成羟基,羟基氧原子连接在B原子上,所以每个羟基可以提供1个电子与B原子共用,因此硼酸结构简式为:B(OH)3,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3)硼酸中B原子属于缺电子原子,所以水溶液中可以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破坏水的电离平衡而使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B(OH)3+H2O=B(OH)4-+H+;B(OH)3+OH-=B(OH)4-

(4)在酯化反应中硼酸的三个羟基类似于羧酸中的羟基,-OH与甲醇中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故答案为:B(OH)3+3CH3OH═B(OCH33+3H2O;

(5)根据投影可知,1个B原子为3个Mg原子共用,故属于一个Mg原子的B原子为;1个Mg原子为6个B原子共用,故用于一个B原子的Mg原子为.由此可知,故硼化镁的化学式为MgB2,故答案为:MgB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溶液中只含有K+、Al3+、SO42- 三种离子,已知前两种离子的个数比为1: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2

B1:4

C3:4

D3:2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已知某溶液中含有K+、Al3+、SO42-,其中K+、Al3+的个数比为1:1,其中正电荷总数为:(1×1)+(3×1)=4,负电荷总数也应该是4,则SO42-提供4份负电荷,一个SO42-带有2个负电荷.所以可以推断SO42-为2份,故溶液中SO42-的个数是2,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是1:2.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液1L,若钠离子为0.1mol,镁离子0.25mol,氯离子0.2mol,则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0.2mol

解析

解:在体积为1L的中性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量是相等的,其他离子存在的守恒:n(Na+)+2n(Mg2+)=n(Cl-)+2n(SO42-),即0.1mol+0.25mol×2=0.2mol+2n(SO42-),解得:n(SO42-)=0.2mol,

故答案为:0.2mo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测得HClO4•H2O的结构为H3O+ClO4-,下列叙述最符合这种结构的证据是(  )

A是极强酸

B有强氧化性

C遇热分解

D有4个相同的键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结构为H3O+ClO4-,证明是强酸,但这种结构不能证明HClO4•H2O是最强酸,故A不符合;

B、元素在最高价时应具有氧化性,氯元素处在最高价,具有强氧化性,但不是因为HClO4•H2O的结构为H3O+ClO4-,故B不符合;

C、结构为H3O+ClO4-,说明物质能电离出H3O+和ClO4-,不是加热分解,故C不符合;

D、结构为ClO4-的离子中,Cl原子周围有4个O原子,形成了四个相同的键,故D符合;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

A烧碱

B生石灰

C食醋

D小苏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烧碱在水中可以完全电离变成离子,NaOH═Na++OH-,是碱呈碱性,故A错误;

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O=Ca(OH)2,氢氧化钙是碱,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

C.乙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CH3COOH⇌CH3COO-+H+,是弱酸,显酸性,故C正确;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水解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电化学基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