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酸碱中和滴定是应用最多的滴定。现在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去滴定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HCl溶液。

(1)在滴定中,若实验操作不当会导致实验误差。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①酸式滴定管洗涤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②碱式滴定管洗涤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③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添加蒸馏水

④待测液从锥形瓶中溅出

⑤滴定过程中起始读数时俯视,终点后读数时仰视

(2)在滴定管使用时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旋摇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②⑤(2分,答对一个给1分);

(2)检查是否漏水(1分);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2分)

试题分析:(1)根据c(待)=判断不当操作对相关物理量的影响。①酸式滴定管洗涤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则盐酸的浓度被稀释,从而导致V(标)减小,测定结果偏低,①不正确;②碱式滴定管洗涤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减小,从而导致V(标)增大,测定结果偏高,②正确;③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添加蒸馏水,对V(标)无影响,根据c(待)=可知,c(待)不变,③不正确;④待测液从锥形瓶中溅出,则导致V(标)减小,根据c(待)=可知,c(待)偏小,④不正确;⑤滴定过程中起始读数时俯视,则读数偏小,终点后读数时仰视,则读数偏大,因此导致V(标)增大,根据c(待)=可知,c(待)偏高,⑤正确,答案选②⑤。

(2)在滴定管使用时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旋摇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已知25℃时几种物质的电离度(溶液浓度均为0.1mol/L) 如下表(已知硫酸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

⑴根据题意,请写出向硫酸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⑵25℃时,0.1mol/L上述几种溶液中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下同);

⑶25℃时,将足量锌粉放入等体积pH=1的上述几种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相同状况)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⑷25℃时,0.1mol/L H2SO4中的HSO4的电离度小于0.1mol/L NaHSO4中HSO4的电离度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1)H++HSO4+Ba2+ +2OH=BaSO4↓+2H2O (2)①④②③

(3)③②①④  (4)硫酸的一次电离抑制了HSO4-的电离

(1)根据已知信息可知,硫酸的第二步电离存在电离平衡,所以和氢氧化钡反应的方程式为H++HSO4+Ba2+ +2OH=BaSO4↓+2H2O。

(2)硫酸的第二步电离的电离度是10%,所以硫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0.1mol/L+0.1mol/L×10%=0.11mol/L。盐酸全部电离,氢离子浓度是0.1mol./L。磷酸氢钠溶液中HSO4的电离度是29%,所以氢离子浓度为0.1mol/L×0.29=0.029mol/L。醋酸的电离度是1.33%,所以氢离子浓度是1.33%×0.1mol/L=0.00133mol/L,所以大小顺序为①④②③。

(3)酸越弱,当pH相等时,相应物质的浓度就越大,即醋酸的浓度大于磷酸氢钠的浓度。因为硫酸是二元酸,盐酸是一元强酸,因此当pH相同时,硫酸最终提供的氢离子要多于盐酸中的氢离子,所以大小顺序为③②①④。

(4)HSO4能电离出氢离子,而硫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生成的氢离子,可抑制HSO4能电离。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终点的判断:溶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

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ml。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②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取4位有效数)。

正确答案

(1)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2)D     (3) 26.10

(4)V=26.20 ml,(第二次偏差太大,舍去)

c(NaOH)=0.1000 mol/L×26.20 mL/25.00 mL=0.1048 mol/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3分)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_______

正确答案

(3分)    10.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50mLNaOH溶液,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取此溶液稀释.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溶液,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NaOH在吸收CO2气体后,在甲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 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            . 在乙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 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            

正确答案

甲:NaOH和Na2CO3、1:1、0.056 L;乙:Na2CO3和NaHCO3,1:1,0.112 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CO2不足,反应后的混合物为NaOH,Na2CO3;另一种情况是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CO3;第三种情况是CO2过量,全部NaOH转化为NaHCO3;第四种情况是CO2过量,反应后的混合物为NaHCO3和Na2CO3

分析甲图像:加入盐酸50mL时开始产生CO2气体,至反应完毕消耗25mL盐酸,根据反应:

Na2CO3+HCl=NaHCO3+NaCl ①      NaHCO3+HCl=NaCl+H­2O+CO2↑②

可知滴加到50 mL时开始反应②,根据耗酸量可知NaHCO3的物质的量。分析图象加入50mL以前,无气体放出,与盐酸反应转化为NaHCO3应消耗25 mL盐酸,则与NaOH反应的盐酸也应是25 mL。由此得也甲成分只能为NaOH和Na2CO3,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产生CO2的体积为0. 056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④重复以上过程2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应将NaOH溶液注入右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中。

(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

(4)该滴定操作中③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          ,如何确定终点?                  

(5)根据下列数据: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

(6)如有1mol/L和0.1mol/L的HCl溶液,应用_   _ 的HCl溶液,原因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乙

(2)没有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偏低

(3)25.40

(4)酚酞(或甲基橙)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酚酞:浅红色(或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复原

甲基橙: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复原

(5)0.1250mol/L

(6)0.1mol/L;如果用1 mol/L盐酸滴定,所耗体积约为2.50mL,则相对误差较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某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I、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浓度。

(1)现需配制250mL0.100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250mL容量瓶、玻璃棒外,还需要            

(2)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        g。

(3)另取废水50.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BaCrO4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溶液反应,反应液中再滴加上述Na2S2O3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36.00mL。已知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32=2I+S4O62

试计算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10分)(1)烧杯、胶头滴管(4分)    (2)3.95(2分)

(3)设Ba2+为xmol

Ba2+     ~     BaSO4~Cr2O72-~I2~3S2O32-   2分

1mol                            3mol

x                              36.00×0.100×10-3mol

x==1.2×10-3 mol              

所以c(Ba2+)==0.024mol·L1        (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将pH=3的某弱酸溶液稀释100倍后,该溶液的pH值范围为:____>pH>____;其原因是____。

正确答案

5>pH>3;弱酸稀释时,[H+]的变小程度要大于强酸中[H+]变化。

可设定该溶液为强酸溶液,题中pH=3,即强酸溶液中[H+]=10-3 mol·L-1。当稀释100倍后,[H+]=10-5mol·L-1,即pH=5。

而题中该酸为弱酸,有电离度,存在着电离平衡,虽然溶液pH=3,即[H+]=10-3mol·L-1,但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远远超过[H+]。稀释100倍后,如果不考虑弱酸电离度变化,[H+]也应是10-5 mol·L-1。实际上随水的加入稀释,弱酸的电离度还会变大,导致没有电离的弱酸会继续电离,又会使[H+]>105mol·L-1,即pH<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⑴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①这种错误操作     (填“一定”/“一定不”/“不一定”)会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

②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           

⑵、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测定某 HCl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表中选出正确序号 _____________

⑶、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 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B.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⑷、已知滴定管中装有浓度为0.112mol/L的盐酸。逐滴加入到装有氢氧化钠的溶液的锥形瓶中。开始时读数及恰好反应时盐酸的读数见下表。

 试计算待测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

正确答案

⑴①不一定  ②盐酸    ⑵  D       ⑶  ADE      ⑷  0.1158mol/L

试题分析:(1)①用用蒸馏水润湿后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相当于把原溶液稀释,所以不一定产生误差。例如原溶液显中性,则是不影响的。

②由于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而稀释促进电离,所以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应该是盐酸。

(2)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测定某 HCl溶液的浓度,则需要碱式滴定管,即选择乙;又因为一般不选择石蕊试液作指示剂,所以应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即答案选D。

(3)由于等质量的碳酸钠消耗的盐酸小于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消耗的盐酸,所以在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碱液体积偏多,则测定结果偏高;滴定管的刻度自上而下是逐渐增大的,所以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则读数偏小,所以测定结果偏低;C中是必要影响的;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多,所以测定结果偏高;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则相当于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所以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多,测定结果偏高,因此答案选ADE。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消耗的盐酸体积分别是25.98ml、25.77ml、25.75ml、25.76ml,所以消耗盐酸的平均值是(25.98ml+25.77ml+25.75ml+25.76ml)÷4=25.87ml,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25.87ml×0.112mol/L÷25.00ml=0.1158mol/L。

点评:在进行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时,需要依据,即在实验过程中,V1和C2是不变的,因此关键是分析操作是如何导致V2变化的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

① 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 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⑤中,在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将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从          色变为      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4)图19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5)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                         mol/L

正确答案

(11分)

(1) ①  ,偏大 (2) 偏小 (各2分)

(3)无 ,粉红(各1分)

(4) 22.60 (1分)

(5) 0.2000 (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7分) DIS系统即数字化信息系统,它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某学习小组用DIS系统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溶液的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实验步骤如下:

(1) 用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10. 00mL的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然后将稀释后的溶液倒人试剂瓶中。

(2)量取20. 00 mL的上述溶液倒入烧杯中,连接好DIS 系统(如上图),向烧杯中滴加浓度为0.1000mol·L -1的氨水,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随

氨水体积变化的曲线(见图)。

①用滴定管盛氨水前,滴定管要用__________润洗2~3遍

②氨水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7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4分)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HA

NaOH

混合溶液的pH

C(HA)=0.2 mol·L-1

C(NaOH)=0.2mol·L-1

pH=a

C(HA)=c1 mol·L-1

C(NaOH)=0.2mol·L-1

pH=7

C(HA)="0.1" mol·L-1

C(NaOH)=0.1mol·L-1

pH=9

pH=2

pH=12

pH=b

请回答: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                                                  

(2)若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则c1       (填“<”、“>”或“=”)0.2 mol·L-1;乙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HA溶液中C(A)与NaOH溶液中C(Na)的关系是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其中,C(A)=         mol·L-1(不能做近似计算,回答准确值,结果不一定要化简)。

(4)丁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C(HA)      (填“<”、“>”或“=”)C(NaOH);    b        7(填“<”、“>”或“=”)

正确答案

(1) a=7则HA为强酸;a﹥7则HA为弱酸     (2) ﹥, B     

(3) CNa+﹥CA-﹥COH-﹥CH+, 0.05+10-9-10-5 mol·L-1    (4﹥, ﹤ 

a=7则HA为强酸;a﹥7则HA为弱酸。HA为弱酸,c1大于0.2 mol·L-1。HA溶液中C(A)与NaOH溶液中C(Na),后者大些。  CNa+﹥CA-﹥COH-﹥CH+, 0.05+10-9-10-5 mol·L-1丁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C(HA)>C(NaO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种离子的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溶度积常数(Ksp)。

例如:Cu(OH)2Cu2+2OHKspc(Cu2c2(OH)=2×10-20。当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0.2 mol·L-1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5    (2)6

试题分析:(1)根据Kspc(Cu2c2(OH)=2×10-20c(Cu2)=0.02 mol/L可知c(OH)=10-9 mol/L,所以溶液的pH为5。

(2)根据Kspc(Cu2c2(OH)=2×10-20c(Cu2)=2×10-4 mol/L可知c(OH)=10-8 mol/L,所以溶液的pH为6。

点评:本题非常基础简单,主要考查学生Ksp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Ⅰ)FeCl3的水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配制FeCl3的水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_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其水解;如果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0.10mol/L的标准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

②取标准盐酸注入酸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处

③把盛有标准盐酸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④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⑤取20.00mL待测NaOH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甲基橙试液

⑥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读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其读数为           mL。

(2)根据下列数据: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mol/L。

(3)下列实验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液

B、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便装入标准液

C、酸式滴定管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D、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正确答案

(Ⅰ)(1)酸性;Fe3+3H2OFe(OH)3+3H;抑制;Fe2O3  

(Ⅱ)(1)22.60   (2)0.1250      (3)A、B、C、D

(Ⅰ)把FeCl3溶液蒸干,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再灼烧,Fe2O3分解生成Fe2O3

(Ⅱ)(1)读数时注意滴定管的刻度特点: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且读到0.01 mL;

(2)首先要计算两次所用盐酸体积的平均值:

V1=25.40-0.50=24.9mL     V2="29.10-4.00=25.10" mL

则所用盐酸体积的平均值=(24.9+25.10)/2="25.00" mL

由NaOH+HCl=NaCl+H2O,得:C(NaOH)V(NaOH)= C(HCl)V(HCl),则

C(NaOH)=(0.10mol/L×25.00 mL)/20.00 mL="0.1250" mol/L;

(3)利用关系式C(NaOH)= C(HCl)V(HCl)/ V(NaOH)判断,

在代入数据时,C(HCl)=0.10mol/L,V(NaOH)="20.00" mL,所以,所有的不当操作都归结为对盐酸体积的读数;且C(NaOH)与V(HCl)成正比;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液,n(NaOH)增多,导致V(HCl)增大,故使实验结果偏高;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将导致C(HCl)减小,消耗V(HCl)增大,故使实验结果偏高;

C中V(HCl)=V2-V1,滴定后仰视读数,导致V2增大,滴定前俯视读数,导致V1减小,则导致V(HCl)增大,故使实验结果偏高;

D将导致V(HCl)增大(多出的盐酸体积=气泡体积),故使实验结果偏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25℃时取pH=x(x≤6)的盐酸溶液,VxL和pH=y(y≥8)的氢氧化钠溶液VyL,恰好中和。

(填>、<、=)。

正确答案

根据强酸溶液[H+]与强碱溶液[OH-]浓度关系与强酸溶液的pH酸与强碱溶液的pH碱之和之间存在如下规律:

当pH酸+pH碱=14时,则该强酸溶液的[H+]浓度跟强酸溶液的[OH-]浓度相等。

当pH酸+pH碱>14时,则该强碱溶液的[OH-]浓度大于强酸溶液的[H+]浓度,如当pH酸+pH碱=15,则强碱溶液的[OH-]浓度比强酸溶液的[H+]浓度大10倍。

当pH酸+pH碱<14时,则该强酸溶液的[H+]浓度大于强碱溶液的[OH-]浓度,如pH酸+pH碱=13,则强酸溶液[H+]浓度比强碱溶液的[OH-]大10倍。

可见若x+y=14,即盐酸的[H+]与氢氧化钠溶液的[OH-]浓度相等,完

若x+y=13,即盐酸的[H+]的浓度比氢氧化钠溶液中[OH-]浓度大10

若x+y>14,氢氧化钠溶液的[OH-]浓度大于盐酸中[H+]的浓度,∴Vx>Vy。

盐酸中pH=x,[H+]=10-x

恰好完全中和时,10-x×Vx=10y-14×Vy

下一知识点 : 电化学基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