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共26089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博会中国馆一一“东方之冠”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②CH3COONa、BaSO4一都是强电解质;
③明矾和氯气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且两者的作用原理不同;
④0.1mol/L NaOH溶液与0.1mol/L Ba(OH)2溶液的pH相同;
⑤一定温度下,适量CO2分别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都会出现浑浊.
正确答案
①钢筋混凝土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故①错误;
②CH3COONa、BaSO4熔融时能完全电离,所以都是强电解质,故②正确;
③明矾中含有Al3+,水解呈酸性,生成Al(OH)3,Al(OH)3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氯气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③正确;
④0.1mol•L-1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L,0.1mol•L-1Ba(OH)2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mol/L,所以两种溶液的pH不相同,故④错误;
⑤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大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会出现浑浊;适量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所以会出现浑浊,故⑤正确.
故选C.
(1)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求稀释后的PH
(2)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pH=7,求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关系。
正确答案
(1)PH=10
(2)V(酸)/ V(碱)=0.01
(1)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发生如下反应并建立平衡:A(g)⇌2B(g) 2B(g)⇌2D(g)+C(g)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c(A)=0.3mol•L-1,c(B)=0.2mol•L-1,c(C)=0.05mol•L-1,则最初加入的A物质的量是______
A.0.8molB.0.5molC.0.9molD.1.2mol
(2)如图为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的图示.请根据图示计算:
①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_
②A的pH值:______
(3)已知硼(B)可形成化合物BCl3,该分子的所有原子最外层是否满足八电子稳定结构______(填“是”或“否”).BCl3在潮湿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白雾,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已知锌锰干电池的总式为:Zn+2MnO2+2NH4Cl=Mn2O3+ZnCl2+2NH3+2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2B(g)⇌2D(g)+C(g)
转化:0.1mol/L 0.05mol/L
剩余:0.2mol/L
起始:0.3mol/L
则 A(g)⇌2B(g)
转化:0.15moL/L 0.3moL/L
剩余:0.3mol/L
起始:0.45mol/L
所以最初加入的A物质的量是0.45mol/L×2L=0.9mol,
故答案为:C;
(2)①由图象可知盐酸的pH=1,则c(H+)=0.1mol/L,加入NaOH20mL时溶液呈中性,
则有c(NaOH)==0.05mol/L,
故答案为:0.05 mol/L;
②A点时加入NaOH15mL,
则c(H+)==0.02mol/L,则pH=2,
故答案为:2;
(3)BCl3中,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3=6,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Cl3在潮湿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白雾,说明生成HCl,为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Cl3+3H2O═3HCl↑+H3BO3,
故答案为:否;BCl3+3H2O═3HCl↑+H3BO3;
(4)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池反应式可知正极反应为2MnO2+2NH4++2e-═Mn2O3+H2O+2NH3,
故答案为:2MnO2+2NH4++2e-═Mn2O3+H2O+2NH3.
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
A.分别将等体积的③和④加水稀释100倍,前者为醋酸稀释后电离程度增大,pH小于5,后者为强电解质,pH等于5,所以所得溶液的pH:③<④,故A正确;
B.氨水是弱电解质,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加入氯化铵晶体,氯化铵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抑制氨水的电离,所以pH减小,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加入氯化铵,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水,pH减小,两溶液的pH值均减小,故B错误;
C.把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铵和氨水的溶液,溶液中未电离的氨水进一步电离,c(NH4+)>c(Cl-),故C错误;
D.将溶液②和溶液③等体积混合得到乙酸钠和乙酸的溶液,乙酸进一步电离溶液呈酸性,所以混合后所得溶液pH<7,故D错误;
故选A.
某温度下,纯水离子积为9.0×10-14.
(1)pH=7的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该温度下0.01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______.
(3)若测得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3,且溶液为强碱溶液,则该溶液的pH=______.中和100mL该溶液需消耗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正确答案
(1)某温度下,纯水离子积为9.0×10-14,纯水中c(OH-)=c(H+)==3×10-7 mol/L,溶液的pH=7-lg3,pH=7>7-lg3,则该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碱性;
(2)pH=-lgC(H+)=-lg0.01=2,故答案为:2;
(3)无论酸还是碱溶液,水电离出来的c(OH-)=c(H+)=1.0×10-13,且该溶液为强碱溶液,则溶液中氢离子全部来自于水电离,所以溶液的pH=-lgC(H+)=-lg10-13=13,则溶液中c(OH-)==0.9mol/L,
酸碱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时n(OH-)=n(H+)=0.9mol/l×0.1L=0.09mol,故答案为:13,0.09.
常温下,向20mL硫酸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加入0.05mol/L的Ba(OH)2溶液时,生成BaSO4沉淀量及溶液pH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1)开始时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2)在A点溶液的pH是多少?
正确答案
(1)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5mol/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L
(2)PH=1
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有关氨的下列问题:
(1)已知:N2(g)+O2(g)═2NO(g)△H=+akJ/mol
4NH3(g)+5O2(g)═4NO(g)+6H2O(g)△H=-bkJ/mol
2H2(g)+O2(g)═2H20(g)△H=-ckJ/mol
则N2(g)+3H2(g)⇌2NH3(g)的△H=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将3molN2气体和7molH2气体通入到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80%,则其平衡常数为______.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且平衡常数不变的是______;
①增大压强 ②增大反应物质的浓度 ③使用催化剂 ④降低温度
(3)可以用氯气来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则会有白烟(成份为氯化铵)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工业生产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实验室若需用80mL浓度为5mol/L的氨水时,需取20mol/L的氨水______mL(用100mL的容量瓶).假如该氨水的pH=a,加入相同体积的盐酸时,两溶液恰好反应,则此盐酸的pH______14-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正确答案
(1)根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可以由反应N2(g)+O2(g)═2NO(g)加上4NH3(g)+5O2(g)═4NO(g)+6H2O(g)乘以再加上反应2H2(g)+O2(g)═2H20(g)乘以
获得,所以N2(g)+3H2(g)⇌2NH3(g)的△H=a+
-
kJ/mol,故答案为:a+
-
kJ/mol;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变化的氮气浓度为x,
N2(g)+3H2(g)⇌2NH3(g)
初始浓度:3 7 0
变化浓度:x 3x 2x
平衡浓度:3-x 7-3x 2x
根据题意则=80%
解得:x=1
据K==
=
(或0.031),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者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K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变化会引起常数的变化,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选①②,故答案为:
(或0.031);①②;
(3)氯气和氨气的反应方程式为:8NH3+3Cl2═N2+6NH4Cl,故答案为:8NH3+3Cl2═N2+6NH4Cl;
(4)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保持不变,设需取20mol/L的氨水体积为V,则:20mol/L•V=80mL•5mol/L,解得V=25ml,
氨水的pH=a,则氨水的浓度大于10a-14,所以消耗相同体积的盐酸的浓度大于10a-14,即此盐酸的pH小于14-a,故答案为:小于;
A、B、C、D、E、F六种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氧化物E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X、Y属于同一周期,且核电荷数相关4.
上述转化中某些反应条件未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C中的化学键类型: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元素X、Y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E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A+H2O→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F能促进H2O的电离,其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250C时,将pH=1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9混合(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混合均匀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题干信息氧化物E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推知E为氧化铝,A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且能和水反应,故A应为铁,B为氯化亚铁,C为氢气,D为Fe3O4,Y为铝,
(1)非金属单质X2为氯气,F为氯化铁,氢气中的化学键是非金属元素之间所成的建,为共价键;按照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递变规律,半径Al>Cl,故答案为:共价键;Fe3O4;Al>Cl;
(2)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和强碱反应得到对应的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3)铁在高温下能和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4H2O(g) Fe3O4+4H2,故答案为:Fe+4H2O(g)
Fe3O4+4H2;
(4)氯化铁中的Fe3+能水解,能水解的盐对水的电离均起到促进作用,水解方程式为:3Fe3++3H2O
Fe(OH)3+3H+,故答案为:3Fe3++3H2O
Fe(OH)3+3H+;(5)设强酸和强碱的体积分别为1L和9L,强酸和强碱混合后溶液中[H+]==
=0.001mol/l,PH=3,故答案为:3.
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请回答:
(1)若X与Z元素形成ZX2化合物,则ZX2的电子式__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热后,有氧化物生成
(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mol该气体被O2完全氧化放热98.0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若2mol该气体与1mol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kJ,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______.
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mol 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①常温下,将20mL0.1mol•L-1的该物质的水溶液与VmL0.1mol•L-1的氨水混合后pH=7,则V______20mL(填“>”“<”或“=”)
②常温下,将pH=2的该物质的水溶液V1mL与V2mL0.01mol•L-1的氨水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与V2的关系满足______
A.V1>V2 B.V1<V2 C.V1=V2 D.无法确定
此时溶液中带电微粒的浓度大小顺序可能为______.
(5)Z的高价硝酸盐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有X、Y、Z三种元素;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证明ZY3为FeCl3,①中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为18电子微粒,X为S元素;推断XYZ元素分别为:S、Cl、Fe;
(1)若X与Z元素形成ZX2化合物,化学式为:FeS2,则FeS2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
;共价键 离子键;
(2)将ZY3(FeCl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H2OFe(OH)3+3H+;故答案为:Fe3++3H2O
Fe(OH)3+3H+;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是胶体的性质,发生了丁达尔现象,故a符合;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是胶体的电泳性质,胶体微粒吸附带电荷离子,通电时移向某电极,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吸附带正电荷的离子,通电移向阴极,故b符合;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产生,故c不符合;
d.将该液体加热聚沉生成沉淀、蒸干、灼热后,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有氧化物生成,故d符合;
故答案为:abd
(3)X单质为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为SO2,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mol该气体被O2完全氧化放热98.0kJ,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 SO3(g);△H=-196kJ/mol;若2molSO2气体与1mol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kJ,因为反应是可逆反应,实际反应的二氧化硫气体物质的量==1.8mol;为则该气体的转化率=
×100%=90%;故答案为:2SO2(g)+O2(g)=2 SO3(g);△H=-196kJ/mol;90%;
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与含1.5mol 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判断为KClO3;含氧酸溶液为HClO3的溶液和二氧化硫气体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物质的量为1.5mol;依据电子守恒可知:设氯酸中氯元素化合价从+5价变化为x价
SO2~H2SO4~2e-
1 2
0.75mol 1.5mol
HClO3~含氯的氧化物~(5-x)e-
1 5-x
1.5mol 1.5mol
得到x=4
所以氧化物化学式为ClO2;
所以的二氧化硫和氯酸物质的量之比为0.75:1.5=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2HClO3=H2SO4+2ClO2;
故答案为:SO2+2HClO3=H2SO4+2ClO2;
(4)Y为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4;
①常温下,将20mL0.1mol•L-1的HClO4的水溶液与VmL0.1mol•L-1的氨水,若恰好反应需要氨水20ml,生成NH4ClO4溶液是弱碱强酸盐水解显酸性,若混合后pH=7,说明氨水条件大于20ml;
②常温下,将pH=2的HClO4的水溶液V1mL与V2mL0.01mol•L-1的氨水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与V2的关系满足V1≥V2时溶液一定呈酸性,若V1<V2,也可能呈酸性,所以不能确定,故选D.
此时溶液中带电微粒的浓度大小顺序可能为: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lO4-)>c(NH4+)>c(H+)>c(OH-);酸过量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lO4-)>c(H+)>c(NH4+)>c(OH-); 氨水稍过量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lO4-)>c(NH4+)=c(H+)>c(OH-)
故答案为:HClO4 ;>;D;c(ClO4-)>c(NH4+)>c(H+)>c(OH-)或c(ClO4-)>c(H+)>c(NH4+)>c(OH-) 或 c(ClO4-)>c(NH4+)=c(H+)>c(OH-)
(5)Z为Fe,元素的高价硝酸盐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反应三价铁离子和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都具有氧化性都氧化碘离子,三价铁离子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硝酸钡还原为一氧化氮,碘离子被氧化为单质碘,依据原子守恒和单质守恒配平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NO3-+12H++10I-=Fe2++5I2+3NO↑+6H2O;
故答案为:Fe3++3NO3-+12H++10I-=Fe2++5I2+3NO↑+6H2O;
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注:“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 CO(g) + 2H2(g)CH3OH(g) ΔH1
反应II: CO2(g) + 3H2(g)CH3OH(g) + H2O(g) ΔH2
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________(填“I”或“Ⅱ”)。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 = -1275.6 kJ·mol-1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1 ③ H2O(g) = H2O(l) ΔH = -44.0 kJ·mol-1 请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请写出甲醇--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① 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 假设使用甲醇--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96g,则燃料电池理论上需要___________mol甲醇。
正确答案
(1)I
(2)CH3OH(l) + O2(g) = CO(g) + 2H2O(l) ΔH = -442.8kJ·mol-1
(3) O2+2H2O+4e-=4OH-(4) ①Cu2++2e-=Cu;②0.5 mol
按要求作答:
(1)FeCl3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的方法是______.
(2)泡沫灭火剂中装有Al2(SO4)3溶液、NaHCO3溶液及起泡剂.写出使用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1;N2H4(g)+O2(g)═N2(g)+2H2O (g),△H=-534KJ•mol-1
则N2H4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常温下,设pH 均为6的H2SO4和A12(SO4)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c1、c2,则=______.
(5)常温下,pH=13的Ba(OH)2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若所得混合溶液PH=12,则a:b=______.
正确答案
(1)Fe3+易水解,水解生成H+,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配制溶液时,可加入盐酸抑制FeCl3水解,防止生成沉淀而导致溶液变浑浊;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3H+;配制溶液时,可加入盐酸抑制FeCl3水解,防止生成沉淀而导致溶液变浑浊;
(1)Al2(SO4)3溶液水解成酸性,NaHCO3溶液水解成碱性,二者发生互促水解生成Al(OH)3和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Al3++3HCO3-=Al(OH)3↓+3CO2↑;
(3)①N2(g)+2O2(g)═2NO2(g),△H=+67.7KJ•mol-1;②N2H4(g)+O2(g)═N2(g)+2H2O (g),△H=-534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到: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
故答案为: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
(4)常温下,水溶液中存在离子积常数,[H+]•[OH-]=10-14;pH 均为6的H2SO4和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C1=10-8mol/L;A12(SO4)3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由水电离出的C2=10-6mol/L;则=
=
;
故答案为:1:100;
(5)常温下,pH=13的Ba(OH)2溶液aL,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10-1mol/L×aL=0.1amol;PH=1的H2SO4溶液bL中含氢离子物质的量=0.1mol/L×bL=0.1bmol;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体积为(a+b)L;混合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2mol/L;所以得到mol/L=10-2mol/L;计算得到a:b=11:9,
故答案为:11:9.
已知:25℃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5,Ka(HClO)=3.0×10-8,Ka(HF)=
3.5×10-4,Ka1(H2CO3)=4.3×10-7,Ka2(H2CO3)=5.6×10-11。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10 mL pH =1的CH3COOH溶液和10 mL pH =1的HF溶液分别与10 mL 0.1mol/L的NaHCO3溶液混合。
①画出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
②反应结束后所得的两溶液中,c(CH3COO-)_______c(F-)(填“>”、“<”或“=”)。
(2)25℃时,将少量CO2通入足量NaClO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_。
(3)0.18 mol/LCH3COONa溶液的pH为____。
正确答案
(1)①
②>
(2)CO2+H2O+ClO=HCO3-+ HClO;14.3
(3)9
醋酸是重要的一元酸,在有机和无机反应中都有应用.
(1)在酯化反应的实验中,乙酸、乙醇的用量和平衡时乙酸乙酯的生成量如下表:
由表中数据推测,数值x的范围是______.
(2)现有25℃时,pH=3的醋酸.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若向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此时溶液中,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向醋酸中加入稀NaOH溶液,使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③若向醋酸中加入pH=11的NaOH溶液,且二者的体积比为1:1,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正确答案
(1)因在乙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条件下,增加乙醇的物质的量平衡向右移动,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增加,减少乙醇的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1.57<X<1.76,故答案为:1.57<X<1.76;
(2)①因醋酸钠固体电离产生CH3COO-,c(CH3COO-)增大,使的平衡CH3COOH⇌CH3COO-+H+逆向移动,C(H+)减小,
C(CH3COOH)增大,所以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②向醋酸中加入稀NaOH溶液,使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醋酸钠,醋酸钠水解呈碱性,故答案为:>;
③醋酸过量,溶液中的成分为醋酸和醋酸钠,因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所以c(CH3COO-)>
c(Na+)>c(H+)>c(OH-),故答案为:c(CH3COO-)>c(Na+)>c(H+)>c(OH-).
现有室温的①HCl、②H2SO4、③CH3COOH三种溶液.
(1)若三种酸均为pH=2的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序号表示,下同),三种酸溶液各取1mL,分别加水到1000mL,pH最小的是______.
(2)若三种酸均为0.1mol•L-1的溶液,它们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完全中和物质的量均相同的三份NaOH溶液时,需三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
正确答案
(1)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三种酸中C(HCl)=C(H+),2C(H2SO4)=C(H+),C(CH3COOH)>C(H+),所以要使氢离子浓度相等,则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是③>①>②;三种酸溶液各取1mL,分别加水到1000mL,盐酸和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原来的,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则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
,所以稀释后氢离子浓度最大的是醋酸,
故答案为:③>①>②;③;
(2)三种酸均为0.1mol•L-1的溶液,三种酸中C(HCl)=C(H+),2C(H2SO4)=C(H+),C(CH3COOH)>C(H+),所以离子浓度最大的是硫酸,其次是盐酸,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小,它们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三种酸的浓度相等,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盐酸溶液中的2倍,则完全中和物质的量均相同的三份NaOH溶液时,盐酸和醋酸需要的体积相等,需要硫酸的体积是盐酸的2倍,所以需三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是①=③>②,
故答案为:③>①>②; ①=③>②.
(1)某温度下纯水的c(H+)=2.0×10-7mol/L。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4.0× 10-13 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____。
(2)分别将少量CO2气体通入一元酸的钠盐NaA和NaB的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①CO2+2NaA+ H2O==Na2CO3+2HA;
②CO2+NaB+H2O==NaHCO3+HB,
试由此推断H2CO3、HCO3-、HA、HB 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
(3)已知在相同条件下,HCN的电离程度比HF小。请根据有关知识分析判断,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 度相同的NaCN溶液和NaF溶液中: [c(CN-)+c(OH-)]____[f(F-)+c(OH-)]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正确答案
(1)1或 12.4(即l3-lg4)
(2)H2CO3>HB>HCO3->HA
(3)等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