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测量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

A用pH试纸测得0.100 mol/L醋酸的pH为3.2

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 mL

C用滴定管测得中和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为20.32 mL

D用托盘天平称得2.50 g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 g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pH试纸精确到1,无法用pH试纸测得0.100 mol/L醋酸的pH为3.2,故A错误;

B.量筒精确到0.1,无法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 mL,故B错误;

C.滴定管容量一般为50mL,刻度的每一大格为1mL,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故每一小格为0.1mL,所以滴定管可精确到0.01ml,用滴定管测得中和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为20.32 mL读数正确,故C正确;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故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2.50g胆矾应该是2.5g,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不应是0.90 g应该是0.9g,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孝义市期末)下列各种试纸,在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

A红色石蕊试纸

B蓝色石蕊试纸

C碘化钾淀粉试纸

DpH试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可以检验气体酸碱性,因此红色石蕊试纸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用蒸馏水润湿,故A错误;

B.根据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可以检验气体酸碱性,因此蓝色石蕊试纸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用蒸馏水润湿,故B错误;

C.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物质应具有氧化性,与KI反应生成单质碘,从而使淀粉变蓝,所以,在使用时预先能用蒸馏水润湿,故C错误;

D.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相当于对原溶液进行稀释,则溶液的酸碱性会减弱,故D正确;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实验操作及对实验事实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填编号).

A.用托盘天平称取5.5g KCl固体

B.将干燥的pH试纸浸入某一溶液一会儿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以测定溶液pH

C.若用水润湿过的pH试纸去测pH相等的H2SO4和CH3COOH,则CH3COOH的误差更小

D.向NaOH溶液中滴加入硫酸铝溶液和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入NaOH溶液现象不同

E.常温下,分别向体积和pH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前者少,后者多

F.c(H+)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最大的是醋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

A、托盘天平可精确到0.1g,用托盘天平可称取5.5g KCl固体,故A正确;

B、将干燥的pH试纸浸入某一溶液一会儿后取出,会玷污溶液,正确使用方法是用玻璃棒点蘸取溶液点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B错误;

C、用水润湿相当于稀释,则所测的PH偏小,由于稀释会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故弱酸的PH误差小,故C正确;

D、向NaOH溶液中滴加入硫酸铝溶液,先生成偏铝酸钠后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现象是:开始无明显变化后出现沉淀.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故现象为先出现沉淀后溶解.故D正确;

E、由于醋酸部分电离,故醋酸消耗碱多,故E正确;

F、由于醋酸部分电离,故醋酸产生的气体多,故F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很多气体物质可以用适当的试纸来检验,下列检验气体所用的试纸与所呈现的现象符合的是(  )

ACl2-湿润的KI淀粉试纸-红色

BNH3-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红色

CNH3-湿润的PH试纸-红色

DNO2-湿润的KI淀粉试纸-蓝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Cl2有氧化性,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色,故A错误;

B.氨气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B错误;

C.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色,故C错误;

D.NO2有氧化性,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色,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二)某校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1)盛装0.2000mol/L盐酸标准液应该用______式滴定管.

(2)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

(3)滴定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⑥滴定操作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4)有关数据记录如下: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5)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会使所测碱的浓度值______

(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一)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

故答案为: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的正确做法:撕一小段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二)(1)滴定操作中,酸或者强氧化性物质要用酸式滴定管盛,碱用碱式滴定管,故答案为:酸式;

(2)滴定时,眼睛要注视着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故答案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⑤③④②⑥,故答案为:①⑤③④②⑥;

(4)三次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20.05ml、18.00ml、19.95ml;第二次明显错误,应舍去,平均体积为20.00ml,带入c(NaOH)===0.2000mol/L,

故答案为:0.2000mol/L;

(5)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小,计算时标准液氢氧化钠体积减少,测定结果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蕊试纸和pH试纸使用前都必须用蒸馏水润湿

B滴定管盛装滴定液前需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滴定液润洗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可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释或溶解

D向沸水中滴加过量饱和氯化铁溶液并不断搅拌,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石蕊试纸和pH试纸使用前用蒸馏水润湿稀释了溶液,溶液的浓度变小,使测得的值不准,故A错误;

B.滴定管使用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测液润洗,故B正确;

C.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或溶解物质,故C错误;

D.向沸水中逐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①pH试纸的使用,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③过滤,④蒸发4个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

A胶头滴管

B试管

C玻璃棒

D烧杯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 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表面皿或玻璃片等仪器;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到的仪器有: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以及容量瓶等;

③过滤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

④蒸发用到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等仪器;

以上操作都用到了玻璃棒.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广西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B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后分液

D

用如图装置加热分解NaHCO3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测定醋酸pH,pH试纸不能事先湿润,防止醋酸被稀释而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腐蚀橡皮管,应用酸式滴定管,故B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苯酚与NaOH反应,充分振荡,静置后与苯分层,则选择分液法除杂,故C正确;

D.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南昌校级期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是: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将变色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故答案为:将一小块干燥的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过一会儿,再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或数据正确的是(  )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必须用待测液润洗

C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mL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只能为整数,无法测定出读数为2.3的溶液的pH,故A错误;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增多,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可知c(标准)偏大,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小,故B错误;

C.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读数偏小,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差偏小,即消耗酸的体积偏小,所以c(碱)偏低,故C正确;

D.滴定管每个小刻度为0.1mL,读数读到0.01mL,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mL错误,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碳酸钠溶液的pH为10,简述测定该溶液的pH的操作方法是:______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2)将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无色气体和絮状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溶液显示碱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

故答案为: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CO32-+H2O⇌HCO3-+OH-

(2)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Al3++3HCO3-=Al(OH)3↓+3CO2↑;

(3)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NaOH,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水解,

故答案为:NaOH.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水湿润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mol▪L-1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

C

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

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出去Cl2中的少量HCl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pH试纸不能事先湿润,否则会带来实验误差,故A错误;

B.量筒不能用来稀释和配制溶液,故B错误;

C.收集氨气的试管不能塞橡皮塞,会导致试管内压强过大而将橡皮塞顶开,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C错误;

D.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气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

①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

②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

③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④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⑤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⑥探究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⑦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A①③⑦

B③④⑤

C②④⑦

D①③⑤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用pH试纸溶液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观察,需玻璃棒,故①错误;

②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加热直到液体变为红褐色停止加热,无需玻璃棒,故②正确;

③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用到过滤和蒸发操作,分别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和搅拌,故③错误;

④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通过滴定管进行滴定,无需玻璃棒,故④正确;

⑤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滴入浓硫酸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⑤错误;

⑥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为使固体充分接触而反应,应需玻璃棒不断搅拌,故⑥错误;

⑦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将吸有NaOH溶液的滴管插入液面以下,无需玻璃棒,故⑦正确;

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②④⑦,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pH试纸在使用前先用蒸馏水润湿

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 NaOH溶液

C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D用50 mL量筒量取18.42 mL稀硫酸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pH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润湿相当于稀释了溶液,故A错误;

B.玻璃中的SiO2与NaOH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Na2SiO3,会粘住活塞,故B错误;

C.配制最后需反复颠倒摇匀,故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故C正确;

D.量筒精确到0.1,无法量取18.42 mL稀硫酸,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______.②容量瓶:______

(2)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试剂或方法:

①Na2CO3固体(NaHCO3______  ②CO2气体(HCl)______

(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撤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C.碱液沾在皮肤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石蕊遇酸碱变色时需要在酸碱发生电离的情况下进行,则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气体性质时试纸应用蒸馏水润湿,故答案为:用蒸馏水湿润;

②容量瓶使用之前应先检查是否漏水,漏水的容量瓶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故答案为:检验是否漏水;

(2)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故答案为:加热;

②氯化氢能与饱和的NaHCO3溶液反应,而二氧化碳不能,故答案为:饱和的NaHCO3溶液;

(3)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倒吸,故A错误;

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是为防止试管局部受热而使试管炸裂,故B正确;

C.碱液沾在皮肤上,应直接用大量水冲洗,故C错误;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CH4、H2、CO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是为防止气体不纯而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下一知识点 : 电化学基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