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共26089题
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1)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6种溶液的pH(C6H5OH相当于一元弱酸):
复分解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若换个角度看,它同时揭示出另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NaClO=NaHCO3+HClO
C.CO2+H2O+C6H5ONa―→NaHCO3+C6H5OH
D.CO2+H2O+2C6H5ONa―→Na2CO3+2C6H5OH
E.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F.CH3COOH+NaCN=CH3COONa+HCN
(2)根据前述信息判断,浓度均为0.05 mol·L-1的下列六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________(填编号);其pH等于________(填数值);pH最大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①C6H5OH ②CH3COOH ③HCN ④HClO
⑤H2SO4 ⑥HClO4
(3)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他的规律。下列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工业上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
②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晶体
③蒸发KCl和NaNO3混合溶液,首先析出NaCl晶体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KI溶液和AgCl固体混合搅拌,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D
(2)⑤ 1 ①
(3)复分解反应能够向生成更难溶(或溶解度更小)物质的方向进行 白色固体变成黄色
I-(aq)+AgCl(s)=AgI(s)+Cl-(aq)
(1)分析碱性强弱。A项,Na2CO3>NaClO;B项,NaClO>NaHCO3;C项,C6H5ONa>NaHCO3;D项,Na2CO3>C6H5ONa;E项,Na2CO3>NaHCO3;F项,NaCN>CH3COONa。据题意可知A、D项不能成立。
(2)根据水解规律可知,弱酸强碱盐的碱性越强对应弱酸的酸性越弱,pH越大;另外对强酸,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pH越小,但H2SO4是二元酸,浓度相同时,H+浓度是HClO4的2倍,所以pH最小的是H2SO4,经计算可知pH=1,pH最大的是C6H5OH。
(3)①石灰乳与纯碱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OH,CaCO3比Ca(OH)2溶解度小。
②NaHCO3溶解度小于NH4HCO3和NaCl,故两种饱和溶液混合生成溶解度小的NaHCO3。
③NaCl溶解度比NaNO3、KCl小。
AgI比AgCl溶解度小。
综合上述规律可知复分解反应能够向生成更难溶(或溶解度更小)物质的方向进行。
(6分)化合物SOCl2是—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在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地滴加8滴~10滴SOC12,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形成,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滴有品红试液的滤纸褪色。轻轻振荡锥形瓶,等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HNO3的白色凝乳状沉淀析出。
(1)根据上述实验,写出SO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溶液蒸干灼烧得不到无水AlCl3,而用SOCl2与AlCl3·6H2O混合共热,可得到无水AlCl3,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OCl2 + H2O = SO2 + 2HCl
(2)SOCl2与水反应既减少了水的量,生成HCl又抑制AlCl3水解。
试题分析:(1)将SOCl2滴到水中,产生能是品红褪色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气体是SO2,得到的溶液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所以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Cl2 + H2O = SO2 + 2HCl。
(2)AlCl3+3H2OAl(OH)3+3HCl,加热蒸干灼烧HCl所以得不到AlCl3,当与SOCl2混合共热时,SOCl2与水反应既减少了水的量,生成HCl又抑制AlCl3水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获得信息的能力,通过题中所给信息作答。
无水氯化铝是有机化工常用催化剂,其外观为白色固体,178℃时升华,极易潮解,遇水后会发热并产生白雾。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备少量无水氯化铝,其反应原理为:2Al + 6HCl(g) → 2AlCl3 + 3H2。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B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盛有的试剂为__________。进行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选填“B”或“D”)处酒精灯。
(3) 用粗短导管连接D、E的目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 防堵塞 b. 防倒吸 c. 平衡气压 d. 冷凝回流
E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中盛有碱石灰,其目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 吸收HCl b. 吸收Cl2 c. 吸收CO2 d. 吸收H2O
(5)①将D中固体改为市售氯化铝(AlCl3·6H2O)也能进行无水氯化铝的制备,此时通入HCl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条件控制不当,最终得到的物质是碱式氯化铝[化学式为Al2(OH)nCl(6-n)],且质量是原市售氯化铝的40%,则可推算n的值为_______。
(6)有人建议将上述装置A、B中的试剂改为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其余装置和试剂均不变,也能制备无水AlCl3。事实证明这样做比较危险,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共12分)(1) NaCl + H2SO4(浓) NaHSO4 + HCl↑(1分,写强热亦可,产物为Na2SO4); (2)浓硫酸(1分),B(1分);
(3)a(1分);使AlCl3冷凝、收集AlCl3(1分);
(4)ad(2分);
(5)①抑制AlCl3水解(1分);②4(2分);
(6)制得的Cl2中混有HCl,与Al反应生成H2,H2与Cl2混合加热时会发生爆炸(共2分,回答含有HCl得1分,氢氯混合爆炸1分)
试题分析:(1)根据氯化铝的制备原理可知,B装置是制备氯化氢的,所以该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 + H2SO4(浓) NaHSO4 + HCl↑。
(2)由于氯化铝极易潮解,遇水后会发热并产生白雾,而生成的氯化氢中一定含有水蒸气,所以C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氯化氢,因此C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
(3)由于氯化铝178℃时升华,熔点低,其蒸汽易凝结为固体,所以用粗短导管连接D、E的目的是防止凝结生成的氯化铝固体堵塞导管,答案选a;同理可知E瓶的作用是使AlCl3冷凝、收集AlCl3。
(4)反应中氯化氢是过量的,氯化氢是酸性气体,因此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又因为AlCl3极易潮解,遇水后会发热并产生白雾,而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碱石灰的另一个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答案选ad。
(5)①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且水解是吸热的,加热促进水解得不到氯化铝,所以通入氯化氢的目的是抑制AlCl3水解。
②最终得到的物质是碱式氯化铝[化学式为Al2(OH)nCl(6-n)],且质量是原市售氯化铝的40%,则根据铝原子守恒可知2×241.5×40%=267-18.5n,解得n=4。
(6)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所以制得的Cl2中混有HCl,而氯化氢与Al反应生成H2,H2与Cl2混合加热时会发生爆炸,因此该方法比较危险。
(16分)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等,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0.01mol/L的NH4Cl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电荷守恒关系: ;浓度为0.01mol/L的是 ; 和 两种粒子的浓度之和是0.01mol/L。
(2 )CH3COONa溶液中存在的2个平衡体系分别为(分别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3) FeCl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1)c(Cl-)>c(NH4+)>c(H+)>c(OH-) , c(H+)+ c(NH4+)= c(Cl-)+ c(OH-) , Cl-, NH4+ NH3.H2O
(2)CH3COO-+H2OCH3COOH+OH-, H2O
H++OH-
(3)2Fe3++3CO32-=2Fe(OH)3↓+3CO2↑
(1)氯化铵水解显酸性,但水解程度还是很弱的,所以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NH4+)>c(H+)>c(OH-)。满足电荷守恒的关系是c(H+)+ c(NH4+)= c(Cl-)+ c(OH-)。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NH4+和NH3.H2O两种粒子的浓度之和是0.01mol/L。因为氯离子不水解,所以氯离子的浓度也是0.01mol.L的。
(2)水溶液中一定有水的电离平衡。醋酸钠水解显碱性,所以还存在水解平衡。
(3)氯化铁水解显酸性,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所以二者的混合液水解相互促进,使水解完全,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放出CO2气体。
(11分)已知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RO4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2RO4=H++HRO4-;HRO4H++ RO42-回答下列问题:(1)NaHRO4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2)Na2RO4溶液湿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如果25℃时,0.1 mol/L的NaHRO4溶液中,c(RO42-)=0.029 moL/L,则0.1mol/L H2RO4溶液中c(RO42-) 0.029 mol/L(填“<”、“>”或“=”),理由是 。
(4)25℃时,0.1 mol/L的NaHR0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正确答案
(11分)(1) 酸性 (1分) HRO4—H++RO42—且HRO4—不水解(2分)
(2) 碱性(1分) RO42—+H2O HRO4—+OH— (2分)
(3) < (1分) H2RO4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第二步电离(2分)
(4) c(Na+) >c(HRO4—)>c(H+)>c(RO42-)>c(OH—) (2分)
从电离方程式中可以,第一级电离全部电离,第二级部分电离,故NaHRO4溶液,只能电离不能水解。而Na2RO4溶液可以水解,呈碱性。(3)在H2RO4中,第一级电离出来的H+对第二级电离有抑制做用,故小于0.029mol/L。(4)NaHR04=Na++HRO,HROH++ RO,故有c(Na+)>c(HRO)>c(H+)>c(RO)>c(OH—)
某学生用浓度为0.1 mol/L左右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有如下操作步骤:
(A)移取20.00 mL待测的盐酸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KOH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K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 cm
(E)调节液面至O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填编号)
(2)实验室可提供下列浓度的KOH浓液,应选用的是 。(填编号)
A.0.1 mol/L B.O.10 m01/L C.O.1032 mol/L
(3)(A)操作中量取待测液的仪器是 o
(4)(B)操作的目的是 .
(5)(F)操作中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
(6)(B)如被省略所测结果 (填“偏大”、“偏小”、“不变”).
(7)KOH溶液在空气中易变质生成 ,该物质水溶液PH 7,其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序为
(8)(C)步如何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正确答案
(1)A B D C E F或B D C E A F (2)C
(3)25mL酸式滴定管
(4)避免滴管上残留的水稀释KOH溶液,造成误差。或其它合理表述
(5)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6)偏大
(7)碳酸钾;>;c(K+)>c(CO32-)>c(OH-)>c(HCO3-)>c(H+)
(8)把滴定管的胶头部分稍微向上弯曲,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试题分析:(1)操作的步骤是选择滴定管,然后洗涤、装液、使尖嘴充满溶液、固定在滴定台上,然后调节液面记下读数.再取待测液于锥形瓶,然后加入指示剂进行滴定,所以顺序为:A B D C E F或B D C E A F
(2)氢氧化钾溶液溶液中部分氢氧化钾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氢氧化钾的浓度稍大于0.1mol/L,故C正确。
(3)实验室中量取20.00mL待测液盐酸,需要选用25mL的酸式滴定管。
(4)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内壁有一层水膜,如果直接装液会使浓度降低,所以必须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5)本实验是用NaOH滴定盐酸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所以终点时,现象是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6)氢氧化钾为标准液,如果盛放标准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会导致滴定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7)KOH溶液在空气中易变质生成碳酸钾;碳酸钾溶液中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显示碱性,溶液的pH>7;碳酸钾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K+)>c(CO32-)>c(OH-)>c(HCO3-)>c(H+),
(8)碱式滴定管中排气泡的方法:把滴定管的胶头部分稍微向上弯曲,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将0.2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A-),则(用“>”、“<”或“=”填写下列空白):
(1)混合溶液中c(A-)______c(HA);
(2)混合溶液中c(HA)+c(A-)______0.1 mol·L-1;
(3)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0.2 mol·L-1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4)25°C时,如果取0.2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HA的电离程度______NaA的水解程度。
正确答案
(1)< (2)= (3)> (4)>
(1)将0.2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HA和NaA,由于c(Na+)>c(A-),说明A-的水解能力大于HA的电离能力,使得c(HA)>c(A-)。
(2)通过物料守恒及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减半可知,c(HA)+c(A-)=0.1 mol·L-1。
(3)混合溶液中由于NaA的存在,促进水的电离,而0.2 mol·L-1HA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因此前者由水电离产生的c(OH-)大于后者由水电离产生的c(H+)。
(4)如果取0.2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质为等浓度的HA和NaA,混合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
在室温下,下列五种溶液:
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 CH3COONH4
③0.1mol/L NH4HSO4
④0.1mol/L NH3·H2O和0.1mol/L NH4Cl的混合液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比较溶液②、③中c(NH4+)的大小关系是② ③(填“>”“=”或“<”)。
(3)在溶液④中, 离子的浓度为0.1mol/L;NH3·H2O和 离子的浓度之和为0.2 mol/L。
(4)室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 CH3COO-与NH4+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c(CH3COO-) c(NH4+)(填“>”“=”或“<”)。
正确答案
(1) NH4++2H2ONH3·H2O+H+ (2) < (3) Cl- NH4+ (4)=
试题分析:(1)呈酸性的原因是铵根离子水解,NH4++2H2ONH3·H2O+H+
(2)②0.1mol/L CH3COONH4 中醋酸根离子促进铵根离子水解,使铵根离子浓度最小,③0.1mol/L NH4HSO4 中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所以c(NH4+)的大小关系是②<③
(3)在溶液④中,Cl-离子的浓度为0.1mol/L, NH3·H2O和NH4+离子的浓度之和为0.2 mol/L
(4)溶液②中电荷守恒的式子为:[CH3COO-]+[OH-]=[H+] + [NH4+] 室温下pH=7则[OH-]=[H+],所以[CH3COO-]= [NH4+].
(5分)有下列四种溶液(均无气体逸出)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 c(H+)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2) c(H2CO3)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3) c(HCO3-)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4) c(CO32-)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5) c(HCO3-) 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2)C (3)C (4)D (5)A
0.02mol/L的HCl与0.04mol/L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是NaCl、H2CO3、NaHCO3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均是0.01mol/L。0.02mol/L的NaOH与0.02 mol/L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是Na2CO3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是0.01mol/L。在溶液中碳酸存在的电离平衡是H2CO3H++HCO3-、HCO3-
H++CO32-。在NaHCO3溶液中既有NaHCO3的电离平衡还有NaHCO3的水解平衡,方程式分别为HCO3-
H++CO32-、HCO3-+H2O
H2CO3+OH-。在Na2CO3溶液只有其水解平衡,方程式为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选项C中由于NaHCO3的存在会抑制碳酸的电离,所以酸性最强的是A,c(H2CO3) 最大的应是C;同样碳酸的存在也会抑制NaHCO3的水解,所以c(HCO3-) 最大的应是C。因为碳酸钠的水解常数大于碳酸的电离常数,所以c(HCO3-) 最小的应是A;碳酸钠虽然水解,但水解程度还是很小的,所以c(CO32-) 最大的应是D。
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1)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2)Na2CO3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
(3)Al2(SO4)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Mg3N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 NaHSO4 = Na+ + H+ + SO42-
(2)CO32-+H2OHCO3-+OH-;HCO3-+H2O
H2CO3+OH- ;
(3)Al3++3HCO3-=Al(OH)3↓+3CO2 ↑ ;
(4)Mg3N2+6H2O=3Mg(OH)2+2NH3↑;
试题分析:(1)硫酸氢钠为强酸酸式盐,电离产生Na+、H+、SO42‾,可得电离方程式。
(2)CO32‾分步水解:CO32-+H2OHCO3-+OH-;HCO3-+H2O
H2CO3+OH-。
(3)Al3+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Al3++3HCO3-=Al(OH)3↓+3CO2 ↑。
(4)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Mg3N2+6H2O=3Mg(OH)2+2NH3↑。
(4分)在室温下,0.1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8,试精确表达下列算式的数学结果(填具体数字):
⑴c (Na+) -c (CH3COO-)=___________mol·L-1;
⑵c (OH-) -c (CH3COOH)=_________________mol·L-1
正确答案
⑴ 9.9×10-7 ⑵ 10-8 (各2分)
.1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8,则c (Na+)=0.1mol/L,c (H+)=10-8mol/L,所以c (OH-)=10-6mol/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 (Na+) -c (CH3COO-)= c (OH-)-c (H+)=10-6mol/L-10-8mol/L=9.9×10-7 mol/L;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 (OH-) -c (CH3COOH)= c (H+)=10-8mol/L。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下的各溶液:NaX、NaY、NaZ,其PH值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将AlCl3溶于水后,经加热蒸发、蒸干,灼烧,最后所得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3)、写出Na2CO3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氯化铁溶液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显________性
正确答案
(9分)(1)HX>HY>HZ (2)Al2O3 (3)Na2CO3 =" 2" Na++ CO32-
(4)Fe3+ + 3H2O Fe (OH)3 + 3H+ 酸
试题分析:(1)因pH越大,说明酸根离子水解越是强烈,对应的酸越弱.所以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X>HY>HZ,故答案为:HX>HY>HZ;
(2)AlCl3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AlCl3+3H2O⇌Al(OH)3+3HCl,HCl具有挥发性,所以在加热蒸发、蒸干,灼烧过程中挥发消失;灼烧Al(OH)3,Al(OH)3能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2Al(OH)3Al2O3+3H2O,水在加热过程中蒸发掉,所以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是Al2O3,故答案为:Al2O3;
(3)碳酸钠属于强电解质,溶于水后能完全电离:Na2CO3=2Na++CO32-,故答案为:Na2CO3=2Na++CO32-;
(4)三价铁离子的水解原理为:Fe3++3H2O⇌Fe(OH)3+3H+,故答案为:Fe3++3H2O⇌Fe(OH)3+3H+.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盐的水解规律以及水解方程式的书写问题,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10分)
(1)Cu(NO3)2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 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2)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3)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
正确答案
(10分)(1) 酸,<,Cu2++ H2O Cu(OH)2+ 2H+,抑制
(2)酸,Al3++3H2O Al(OH)3+3H+, Al2O3 (3)NaOH
试题分析:(1)Cu(NO3)2是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水溶液呈酸性,pH小于7。水解方程式是Cu2++ H2O Cu(OH)2+ 2H+;硝酸银溶于水,银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所以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的目的是抑制银离子的水解。
(2)氯化铝溶于水,铝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水解方程式是Al3++3H2O Al(OH)3+3H+。水解吸热,加热促进水解,且生成的氯化氢挥发,进一步促进水解,所以最终得到的是氢氧化铝,灼烧得到氧化铝。
(3)硫化钠溶于水,硫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所以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
点评:盐电离出来的离子结合水电离出来的 H+或 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盐类水解的应用主要有:①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和比较盐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时,通常需考虑盐的水解。②比较盐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时,当盐中含有易水解的离子,需考虑盐的水解。③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当有弱碱阳离子和弱酸阴离子之间能发生强烈双水解,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④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需考虑抑制盐的水解。⑤选择制备盐的途径时,需考虑盐的水解。⑥离子除杂、化肥的使用需考虑盐类的水解。⑦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需要考虑盐类水解。
25 ℃时,将0.01 mol CH3COONa和0.002 mol HCl溶于水,形成1 L混合溶液。
(1)该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体系,用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共有 种不同的粒子(指分子和离子)。
(3)在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 mol·L-1的是 ,浓度为0.002 mol·L-1的是 。
(4) 和 两种粒子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01 mol。
正确答案
(1)①CH3COO-+H2OCH3COOH+OH-
②CH3COOHCH3COO-+H+
③H2OH++OH-
(2)7
(3)Na+ Cl-
(4)CH3COOH CH3COO-
溶液中存在CH3COO-,则有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溶液中含有CH3COONa与HCl生成的弱电解质CH3COOH,则有CH3COOH的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溶液中还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Cl-、Na+、CH3COO-、H+、OH-,分子有H2O、CH3COOH;能够水解的离子及电离(微弱)产生的离子随外界条件的变化浓度发生变化,故浓度为定值的是强酸、强碱对应的阴、阳离子,即c(Na+)="0.01" mol·L-1,c(Cl-)为0.002 mol·L-1。而由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0.01" mol·L-1,故CH3COO-和CH3COOH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01 mol。
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 、 (填“左”、“右”或“不移动”)。
正确答案
(1)CH3COO-+H2OCH3COOH+OH-,使溶液显碱性 (2)BD
(3)右 左 左 右
(1)CH3COONa中CH3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遇碱显红色。(2)生石灰与水剧烈反应且放出大量热,根据烧杯①中溶液红色变深,判断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同时烧杯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3)酸促进CH3COO-的水解;碱抑制CH3COO-的水解;C与CH3COO-带同种电荷,水解相互抑制;Fe2+与CH3COO-带异种电荷,水解相互促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