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共26089题
在-50℃时,液氨的电离跟水的电离相似,存在平衡,2NH3(l)⇌N+N
,N
的平衡浓度为1×10-15mol•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虽然加入NaNH2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2-的浓度增大,但由水的离子积可知,其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故A错误;
B、虽然加入NH4Cl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4+的浓度增大,但由水的离子积可知,其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故B正确;
C、由电离方程式知,NH4+与NH2-的离子平衡浓度相等都为1×10-15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得液氨的离子积为K=c(NH2-)c(NH4+)=1×10-30,故C正确;
D、由钠与水反应可推知,2Na+2NH3=2NaNH2+H2↑,故D正确;
故选A.
(2015秋•廊坊校级期末)用蒸馏水稀释0.1mol/L的CH3COOH时,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稀释醋酸溶液,促进醋酸电离,但醋酸增大的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
A.加水稀释醋酸,促进醋酸电离,则c(CH3COOH)减小,故A错误;
B.醋酸增大的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c(H+)减小,故B错误;
C.加水稀释醋酸促进醋酸电离,但醋酸增大的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c(OH-)增大,故C正确;
D.醋酸增大的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c(CH3COO-)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NH4++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入氯化铵固体,使氨水的电离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铵根离子增大的量远远大于抑制氨水电离的量,所以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故A错误;
B.加入浓盐酸后,氯化氢与氨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促进了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电离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故B错误;
C.升高温度促进氨水的电离,电离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故C错误;
D.加水稀释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已知醋酸达到电离平衡后,改变某条件使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改变某条件使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HAc⇌H++Ac-,若加无水醋酸,则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时电离程度减小,故A错误;
B、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电离度增大,即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多,故B正确;
C、因升高温度或加水都能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若为加水,电离程度增大,生成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但氢离子的浓度减小,pH增大,故C错误;
D、升高温度或加水都能使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若改变的条件为加水,则电离程度增大,但离子的浓度变小,溶液的导电性变弱,故D错误;
故选B.
用“>”“<”“=”符号填空.
(1)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后:盐酸的PH______醋酸的PH.
(2)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和足量的锌粉反应,最终产生H2的体积:前者______后者.
(3)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浓度:前者______后者.
(4)常温下若一定量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NH4+)______c(Cl-).
(5)常温下PH=3的NH4Cl和PH=11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前者______后者.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稀释相同的倍数时,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所以盐酸的PH>醋酸的PH,故答案为:>;
(2)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所以相同体积、同PH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则最终产生H2的体积:前者<后者,故答案为:<;
(3)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浓度:前者<后者,故答案为:<;
(4)常温下若一定量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Cl-),故答案为:=;
(5)常温下PH=3的NH4Cl和PH=11的Na2CO3溶液中,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碳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水电离出的H+浓度:前者=后者,故答案为:=;
关于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后,促进醋酸的电离,要使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醋酸稀释的倍数大,即m>n,故A错误;
B.pH相同则氢离子浓度相同,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所以两种溶液反应开始速率相等,故B错误;
C.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消耗碱的物质的量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比盐酸多,故C正确;
D.pH相同则氢离子浓度相同,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同,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Cl-),故D错误;
故选C.
描述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是平衡常数,在中学化学学习中涉及到很多的平衡常数,已知25℃时,Kw=1×10-14,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各类平衡常数的问题
(1)K通常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反映2Cl2+H2O⇌H++Cl-+HClO
(2)Ka通常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值越大表示该弱酸的酸性越______(填“强”或“弱”).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a、Na2CO3 b、CH3COONa c、NaClO d、NaHCO3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编号)请写出少量Cl2通入Na2C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Kb通常表示弱电解质对应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则25℃时CH3COONa溶液的水解平衡常数Kb的值为:______;此时0.18mol•L-1的CH3COONa溶液的pH=______.
正确答案
强
acdb
Cl2+CO32-+H2O=Cl-+HClO+HCO3-
5.55×10-10
9
解析
解:(2)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所以Ka值越大有利于电离,即酸性越强;相同温度下,酸的强弱酸性是:CH3COOH>H2CO3>HClO>HCO3-,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小顺序是:CO32->ClO->HCO3->CH3COO-,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中,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的pH越大,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a、Na2CO3 b、CH3COONa c、NaClO d、NaHCO3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b;又由于2Cl2+H2O⇌H++Cl-+HClO,所以少量Cl2通入Na2C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CO32-+H2O=Cl-+HClO+HCO3-,
故答案为:强; acdb;Cl2+CO32-+H2O=Cl-+HClO+HCO3-;
(3)由CH3COO-+H2O⇌CH3COOH+OH-的水解平衡,得出Kb的值为=
=
=5.55×10-10;
Kb=5.55×10-10=,又根据CH3COO-+H2O⇌CH3COOH+OH-的水解反应,醋酸和氢氧根浓度一样,所以解得C(OH-)=
=10-5的,所以氢离子浓度为10-9,pH=9,
故答案为:5.55×10-10;9.
下表是某铬酸(H2CrO4)溶液中离子浓度(mol•L-1)与pH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pH=4时,c(H2CrO4)=0,说明铬酸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电离,故A正确;
B.pH=4时,铬酸溶液中c(CrO42- )<c(HCrO4-),说明铬酸第二步电离是部分电离,HCrO4-⇌H++CrO42-,同时溶液中还存在2CrO4 2-+2H+⇌CrO72-+H2O,所以存在两个电离平衡,故B正确;
C.根据表中数据知,pH越大,电离出的CrO42- 浓度越大,故C正确;
D.溶液中存在2CrO4 2-+2H+⇌CrO72-+H2O,当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2v逆(Cr2O72-)=v正(CrO42-),故D错误;
故选D.
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氧化物的水溶性不能决定其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可溶性硅酸盐反应析出硅酸沉淀,说明碳酸能制取硅酸,所以能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酸性,故B正确;
C、特殊条件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不能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酸性,是利用了物质的稳定性,故C错误;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又盐酸易挥发,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可能为盐酸与硅酸盐的反应,则无法确定碳酸与硅酸的酸性的强弱,故D错误;
故选B.
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1)HSO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
(2)请根据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比较酸陛:H2SO3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H2CO3.某同学设计实验比较两者的酸性: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量两溶液的c(H十).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
(3)请用Na2CO3,H2SO4两种溶液,设计方案证明H2SO3和H2CO3的酸性强弱.
操作方法: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
正确答案
大于
用于比较pH的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向盛有亚硫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试管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解析
解:(1)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故答案为:;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亚硫酸的K1可以碳酸的K1,则亚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H2SO3和H2CO3均属于二元酸,要想通过比较二者的pH来验证二者的酸性强弱,必需使二者的浓度相同,但是SO2和CO2气体溶于水后的饱和溶液其浓度显然不相等(因为二者的溶解度不同),所以该实验设计不正确,
故答案为:大于;用于比较pH的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3)亚硫酸的酸性大于大于碳酸,将碳酸钠溶液滴入亚硫酸溶液中会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据此可证明二者酸性大小,
故答案为:向盛有亚硫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试管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1)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 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______.(已知10-5.60=2.5×10-6)
(2)已知常温下Ksp(BaCO3)=5.1×10-9,Ksp(BaSO4)=1.1×10-10.
①把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投入水中,搅拌,制成悬浊液,再静止.上层清液中c(CO32-)与c(SO42-)之比是______.
②在BaSO4的悬浊液加入Na2CO3溶液,可使BaSO4转化为BaCO3.要生成BaCO3,Na2CO3溶液的浓度应大于______mol/L.(设定:≈1)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溶液的pH=5.60的碳酸,故c(H+)=c(HCO3-)=1×10-5.6 mol•L-1,溶液中c(H2CO3)=1.5×10-5 mol•L-1,故平衡常数K1==
=4.2×10-7,
故答案为:4.2×10-7;
(2)①c(CO32-):c(SO42-)==Ksp(BaCO3):Ksp(BaSO4)=5.1×10-9:1.1×10-10
=46:1,
故答案为:46:1;
②BaSO4的悬浊液中c(Ba2+)=c(SO42-)=mol/L=1×10-5mol/L,故使Ba2+沉淀需要碳酸根的最小浓度为c(CO32-)=
=
mol/L=5.1×10-4mol/L,
故答案为:5.1×10-4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溶液呈中性,则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Cl-)+c(CH3COO-),所以c(Na+)>c(Cl-),故A错误;
B.1molCH4分子中含有4mol共价,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mol,故B错误;
C.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所以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则水的pH越小,所以80℃的纯水的pH小于25℃的纯水的pH,故C错误;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aClO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中存在c(Na+)+c(H+)=c(OH-)+c(Cl-)、c(Na+)+c(H+)=c(OH-)+c(ClO-),次氯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钠呈中性,氯化钠中c(H+)大于次氯酸钠,NaCl、NaClO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是阳离子的2倍,两种溶液中钠离子浓度相等,所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NaClO溶液中离子总数,故D正确;
故选D.
(2014秋•如东县期末)(1)已知醋酸、碳酸和硼酸25℃时的电离常数分别是1.75×10-5、4.4×10-7(第一步电离)和5.8×10-10.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向两支分别盛有0.1mol•L-1醋酸和饱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浓度Na2CO3溶液的现象______.
②硼酸的酸性不是本身给出质子,而是接受了来自水分子中的氢氧根离子的孤对电子.试写出硼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表达式______.
③试解释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写出Na2CO3溶液中相关微粒的等量关系(要求写出2个)______、______.
(2)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10ml pH=2的同一种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3,则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有:
①溶液的体积:10V甲______V乙(填≤、≥、<、>、=或无法确定,下同)
②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______乙
③若分别与10ml pH=12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______乙.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根据电离常数知,酸性强弱顺序是:醋酸>碳酸>硼酸,
①向两支分别盛有0.1mol•L-1醋酸和饱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浓度Na2CO3溶液,由于酸性醋酸>碳酸>硼酸,则前者产生气泡,后者没有,
故答案为:前者产生气泡,后者没有;
②硼酸的酸性不是本身给出质子,而是接受了来自水分子中的氢氧根离子的孤对电子,则硼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B(OH)4-和氢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H3BO3+H2O⇌B(OH)4-+H+,
故答案为:H3BO3+H2O⇌B(OH)4-+H+;
③Na2CO3溶液中水解反应:CO32-+H2O⇌HCO3-+OH-,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CO3-)+2c(CO32-)+c(OH-),物料守恒为:c(Na+)=2c(HCO3-)+2c(CO32-)+2c(H2CO3),质子守恒为:c(OH-)=c(H+)+c(HCO3-)+2c(H2CO3),
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c(Na+)+c(H+)=c(HCO3-)+2c(CO32-)+c(OH-);c(Na+)=2c(HCO3-)+2c(CO32-)+2c(H2CO3)或 c(OH-)=c(H+)+c(HCO3-)+2c(H2CO3);
(2)①若酸为强酸,则依据溶液吸稀释过程中氢离子浓度不变5ml×10-3=V×10-4,解得V=5Oml,则10V甲=V乙,若酸为弱酸,加水稀释时,促进弱酸的电离,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增多,要使pH仍然为4,加入的水应该多一些,所以10V甲<V乙,所以10V甲≤V乙,
故答案为:≤;
②稀释前后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含的一元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依据酸碱中和反应可知,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生成的盐的浓度甲大于乙,若酸为强酸则二者pH相等,若酸为弱酸,则甲的pH大于乙,即:甲≥乙,
故答案为:≥;
③若酸是强酸,分别与10ml pH=12的NaOH溶液反应,恰好发生酸碱中和,生成强酸强碱盐,pH值相等,若为弱酸,则反应后酸有剩余,甲中剩余酸浓度大,酸性强,pH小,所得溶液的pH:甲≤乙,
故答案为:≤.
室温下对浓度,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H+浓度盐酸>醋酸,所以醋酸pH值较大,故A正确;
B、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可以提供的H+数量相同,所以需要浓度相同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故B正确;
C、加水稀释相同倍后,因为醋酸是弱酸,盐酸溶液的pH增大比醋酸大,所以盐酸的pH小于醋酸,故C错误;
D、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溶质物质的量相同,都是一元酸和Zn反应生成氢气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2015秋•宜昌校级期末)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常温下Kw=c(OH-)×c(H+)=10-14,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1×10-8,得c(H+)=10-3mol/L,
A.水电离出的c(H+)=c(OH-)==
mol/L=10-11mol/L,故A错误;
B.溶液中c(H+)+c(A-)≈2c(H+)=2×10-3mol/L,故B错误;
C.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H3COONa晶体,发生:CH3COO-+H+⇌CH3COOH,或加入水,都会导致c(H+)减小,c(OH-)增大,故C正确;
D.与0.05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HA过量,则溶液应呈酸性,应有c(H+)>c(OH-),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