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要使溶液中c(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少量烧碱溶液

B加蒸馏水

C加少量醋酸钠固体

D升高温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加入烧碱溶液后,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A错误;

B.加入蒸馏水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

C.加入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则醋酸的电离平衡性质逆向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C错误;

D.醋酸的电离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后促进了醋酸的电离平衡,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c三点溶液的pH:c<a<b

B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

C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则a、b、c三点溶液的pH为b<a<c,故A错误;

B.随水的增多,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增大,所以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故B正确;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性的pH,相当于在a点之后加水,溶液导电性变强,说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升高,测得的pH值偏低,故C正确;

D.a、b、c三点溶液浓度不同,但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a=b=c,故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H3PO3溶液存在电离平衡:H3PO3⇌H++H2PO3-.亚磷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和Na2HPO3

(1)①写出亚磷酸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某温度下,0.1000mol•L-1的H3PO3溶液pH的读数为1.6,即此时溶液中c (H+)=2.5×10-2mol•L-1,除OH-之外其他离子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该温度下H3PO3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K=______.(H3PO3第二步电离忽略不计,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向H3P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所得溶液中c(Na+______ c(H2PO3-)+2c(HPO32-)(填“>”、“<”或“=”).

(2)亚磷酸具有强还原性,可使碘水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电解Na2HPO3溶液也可得到亚磷酸,装置示意图如图:说明: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产品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亚磷酸是二元酸,亚磷酸和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H2PO3、H2O,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H3PO3+OH-=H2PO3-+H2O,故答案为:H3PO3+OH-=H2PO3-+H2O;  

②0.1000mol•L-1的H3PO3溶液pH的读数为1.6,氢离子浓度小于亚磷酸浓度,所以亚磷酸是二元弱酸,在水中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两步电离中都有氢离子生成,所以氢离子浓度最大,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HPO32-)<c(H2PO3-)<c(H+),

                               H3PO3 ⇌H++H2PO3-

起始时各物质浓度(mol•L-1)     0.10     0       0

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mol•L-1)2.5×10-2 2.5×10-2   2.5×10-2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0.10-2.5×10-2 2.5×10-22.5×10-2mol•L-1  

故答案为:c(HPO32-)<c(H2PO3-)<c(H+),8.3×10-3mol/L;  

③溶液呈中性,则C(H+)=C(OH-),溶液呈电中性,则c(Na+)+C(H+)=C(OH-)+c(H2PO3-)+2c(HPO32-),因为C(H+)=C(OH-),所以c(Na+)=c(H2PO3-)+2c(HPO32-),故答案为:=;

(2)碘具有强氧化性,亚磷酸具有强还原性,所以亚磷酸和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碘酸和磷酸,反应方程式为:

H3PO3+I2+H2O=2HI+H3PO4,故答案为:H3PO3+I2+H2O=2HI+H3PO4

(3)①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2H++2e-=H2↑;

②产品室中HPO32-和氢离子结合生成亚磷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PO32-+2H+=H3PO3,故答案为:HPO32-+2H+=H3PO3

解析

解:(1)①亚磷酸是二元酸,亚磷酸和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H2PO3、H2O,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H3PO3+OH-=H2PO3-+H2O,故答案为:H3PO3+OH-=H2PO3-+H2O;  

②0.1000mol•L-1的H3PO3溶液pH的读数为1.6,氢离子浓度小于亚磷酸浓度,所以亚磷酸是二元弱酸,在水中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两步电离中都有氢离子生成,所以氢离子浓度最大,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HPO32-)<c(H2PO3-)<c(H+),

                               H3PO3 ⇌H++H2PO3-

起始时各物质浓度(mol•L-1)     0.10     0       0

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mol•L-1)2.5×10-2 2.5×10-2   2.5×10-2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0.10-2.5×10-2 2.5×10-22.5×10-2mol•L-1  

故答案为:c(HPO32-)<c(H2PO3-)<c(H+),8.3×10-3mol/L;  

③溶液呈中性,则C(H+)=C(OH-),溶液呈电中性,则c(Na+)+C(H+)=C(OH-)+c(H2PO3-)+2c(HPO32-),因为C(H+)=C(OH-),所以c(Na+)=c(H2PO3-)+2c(HPO32-),故答案为:=;

(2)碘具有强氧化性,亚磷酸具有强还原性,所以亚磷酸和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碘酸和磷酸,反应方程式为:

H3PO3+I2+H2O=2HI+H3PO4,故答案为:H3PO3+I2+H2O=2HI+H3PO4

(3)①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2H++2e-=H2↑;

②产品室中HPO32-和氢离子结合生成亚磷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PO32-+2H+=H3PO3,故答案为:HPO32-+2H+=H3PO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乙二酸俗称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结构简式为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温下0.01mol/L的H2C2O4、KHC2O4、K2C2O4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填空:

(1)写出H2C2O4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2)KHC2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向0.1mol/L的草酸氢钾溶液里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里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c(K+)═c(HC2O4-)+c(H2C2O4)+c(C2O42-)          B.c(Na+)═c(H2C2O4)+c(C2O42-

C.c(K+)+c(Na+)═c(HC2O4-)+c(C2O42-)          D.c(K+)>c(Na+

(3)H2C2O4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现象是有气泡(CO2)产生,紫色消失.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又知该反应开始时速率较慢,随后大大加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两个烧杯中的试管都分别盛有2ml0.1mol/LH2C2O4溶液和4mL 0.1mol/L 酸性KMnO4溶液,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该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但该实验始终没有看到溶液褪色,推测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二元弱酸分步电离,草酸电离方程式为:H2C2O4⇌H++HC2O4-、HC2O4-⇌H++C2O42-

故答案为:H2C2O4⇌H++HC2O4-、HC2O4-⇌H++C2O42-

(2)HC2O4-既能够电离也能够水解,KHC2O4溶液显酸性,说明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A.碳元素在溶液中存在形式有:HC2O4-、H2C2O4、C2O42-,根据物料守恒有c(K+)=c(HC2O4-)+c(H2C2O4)+c(C2O42-),故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有:c(K+)+c(Na+)+c(H+)=c(HC2O4-)+2c(C2O42-)+c(OH-),溶液呈中性,则c(H+)=c(OH-),故c(K+)+c(Na+)=c(HC2O4-)+2c(C2O42-),故B错误;

C.由c(K+)=c(HC2O4-)+c(H2C2O4)+c(C2O42-)、c(K+)+c(Na+)=c(HC2O4-)+2c(C2O42-)可知,c(Na+)=c(C2O42-)-c(H2C2O4),故C错误;

D.若恰好反应,c(K+)=c(Na+),此时溶液呈碱性,故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略少些,故c(K+)>c(Na+),故D正确;

故答案为: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AD;

(3)草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在酸性溶液中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草酸被氧化为二氧化碳,高锰酸钾被还原为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反应开始时速率较慢,随后大大加快,说明生成的Mn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4)两烧杯中水的温度不同,该实验是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试管中草酸与高锰酸钾物质的量之比为1:2,高锰酸钾过量,不能完全反应,所以不褪色,

故答案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KMnO4溶液过量.

解析

解:(1)二元弱酸分步电离,草酸电离方程式为:H2C2O4⇌H++HC2O4-、HC2O4-⇌H++C2O42-

故答案为:H2C2O4⇌H++HC2O4-、HC2O4-⇌H++C2O42-

(2)HC2O4-既能够电离也能够水解,KHC2O4溶液显酸性,说明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A.碳元素在溶液中存在形式有:HC2O4-、H2C2O4、C2O42-,根据物料守恒有c(K+)=c(HC2O4-)+c(H2C2O4)+c(C2O42-),故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有:c(K+)+c(Na+)+c(H+)=c(HC2O4-)+2c(C2O42-)+c(OH-),溶液呈中性,则c(H+)=c(OH-),故c(K+)+c(Na+)=c(HC2O4-)+2c(C2O42-),故B错误;

C.由c(K+)=c(HC2O4-)+c(H2C2O4)+c(C2O42-)、c(K+)+c(Na+)=c(HC2O4-)+2c(C2O42-)可知,c(Na+)=c(C2O42-)-c(H2C2O4),故C错误;

D.若恰好反应,c(K+)=c(Na+),此时溶液呈碱性,故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略少些,故c(K+)>c(Na+),故D正确;

故答案为: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AD;

(3)草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在酸性溶液中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草酸被氧化为二氧化碳,高锰酸钾被还原为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反应开始时速率较慢,随后大大加快,说明生成的Mn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4)两烧杯中水的温度不同,该实验是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试管中草酸与高锰酸钾物质的量之比为1:2,高锰酸钾过量,不能完全反应,所以不褪色,

故答案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KMnO4溶液过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室温时,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水量的增加,______,(填写“增大”“减小”“不变”.下同),C(H+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则c(NH3.H2O)减少,c(O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分子减小的程度大,减小,Kw不变,所以氢离子浓度增大,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解析

解: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则c(NH3.H2O)减少,c(O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分子减小的程度大,减小,Kw不变,所以氢离子浓度增大,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下表为250C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图表示常温时,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依据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32-

Ca、b、c三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a>b

D图象中,I表示CH3COOH,Ⅱ表示HClO,且溶液导电性:c>b>a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酸电离平衡常数CH3COOH>HClO,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ClO->CH3COO-,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该离子在水溶液中浓度越小,所以C(ClO-)<C(CH3COO-),ClO-、CH3COO-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但水解程度都较小,钠离子不水解,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CH3COO-)>C(ClO-)>C(OH-)>C(H+),故A错误;

B.酸性强弱H2CO3>HClO>HCO3-,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故B错误;

C.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小,酸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小,a、b、c三点溶液中C(H+)大小顺序是b>a>c,所以水电离程度c>a>b,故C正确;

D.pH相等的CH3COOH、HClO,稀释相同的倍数时,较强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较弱酸,则较弱酸的pH小于较强酸,酸性CH3COOH>HClO,所以I表示CH3COOH,Ⅱ表示HClO,酸中离子浓度越大则酸溶液的导电性越强,所以溶液导电性:b>a>c,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10-7 mol/L,则c(OH-)为(  )

A2.4×10-7 mol/L

B1.0×10-7 mol/L

C mol/L

Dc(OH-)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纯水呈中性,则纯水中c(H+)=c(OH-)=2.4×10-7 mol/L,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0.1mol/L的HA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A⇌A-+H+,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加少量1.0mol/L HCl溶液,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少

B加水,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C加入少量NaA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OH-)增大

D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H+)增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滴加少量l.0mol/L HCl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HA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故A错误;

B、加入水,促进HA的电离,但c(H+)减小,根据Kw=c(H+)•c(OH-)一定温度下为常数,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大,故B错误;

C、加入少量NaA固体,溶液中A-浓度增大,抑制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c(H+)减小,根据Kw=c(H+)•c(OH-)一定温度下为常数,溶液中c(OH-)增大,故C正确;

D、加入少量NaOH固体,中和氢离子,溶液中c(H+)降低,平衡向右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嘉兴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相同浓度的弱酸HX和HY(前者的Ka较小)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HY溶液的pH改变值小于HX溶液的pH改变值

B在NH3•H2O和NH4Cl浓度均为0.1 mol•L-1的体系中,外加少量酸或碱时,溶液的pH可保持基本不变

C在NaH2PO4水溶液中存在关系:c(H3PO4)+c(H+)=c(HPO42-)+c(PO43-)+c(OH-

D沉淀溶解平衡AgI⇌Ag++I- 的平衡常数为8.5×10-17,说明难溶盐AgI是弱电解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对于相同浓度的弱酸HX和HY溶液,前者的Ka较小,则HY的酸性较强,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越强,则pH变化越大,所以HY溶液的pH改变值大于HX溶液的pH改变值,故A错误;

B.在NH3•H2O和NH4Cl浓度均为0.1 mol•L-1的体系为缓冲溶液,外加少量酸或碱时,溶液中平衡基本不变,则溶液的pH可保持基本不变,故B正确;

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OH-)+c(H2PO4-)+2c(HPO42-)+3c(PO43-),还存在物料守恒:c(Na+)=c(H2PO4-)+c(HPO42-)+c(PO43-)+c(H3PO4),二者结合可得:c(H3PO4)+c(H+)=c(HPO42-)+2c(PO43-)+c(OH-),故C错误;

D.沉淀溶解平衡AgI⇌Ag++I-,只能说明AgI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与电离程度大小无关,而AgI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时PH=2的盐酸与PH=12的KOH的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为中性

B对于O.1mol/L的NH4Cl溶液,温度不变,则的比值不变

C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D碱性氧化物由金属和氧元素组成,MgO、K2O、Na2O2、Mn2O7、Fe2O3中有四种碱性氧化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pH=2的盐酸溶液中c(H+)=0.01mol/L,pH=12的KOH溶液中c(OH-)>0.01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KOH有剩余,则混合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温度不变,水解平衡不移动,各离子的浓度不变,比值不变,故B正确;

C、是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而不是比例模型,故C错误;

D、碱性氧化物由金属和氧元素组成,MgO、K2O、Fe2O3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只有三种,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乙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乙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B0.1mol/L乙酸溶液的pH值约为3

C10mL 1mol/L乙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乙酸溶液导电性很弱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乙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水溶性不能证明电解质的强弱,故A错误;

B、0.1mol/L乙酸溶液的pH值约为3,证明溶液中乙醇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属于弱电解质,故B正确;

C、酸碱中和反应不能判断电解质的强弱,故C错误;

D、乙酸溶液酸性弱,只能说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小,无法判断乙酸是否是部分电离,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小于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1盐酸、③0.1 mol•L-1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④>①>②>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导致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原来,则溶液的pH小于4,故A正确;

B.若NaHA溶液的pH<7,H2A可能是弱酸,如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但亚硫酸为弱酸,故B错误;

C.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要使醋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呈中性,醋酸要稍微过量,所以混合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还有部分醋酸未参加反应,故C正确;

D.氯离子和银离子抑制氯化银溶解,氯离子或银离子浓度越大,抑制氯化银溶解程度越大,0.1mol/L的盐酸和氯化镁溶液中,氯化镁中氯离子浓度大于盐酸,蒸馏水中没有氯离子或银离子,硝酸银中含有银离子,所以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④>①>②>③,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pH值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碱的能力相同

B盐酸和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中和碱的能力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酸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判断中和碱能力强弱,故A错误;

B.醋酸是强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故B错误;

C.根据c(OH-)=知,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温度相等,水的离子积常数相等,则氢氧根质量浓度相等,故C正确;

D.根据c(H+)=10-pH 知,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用Hln表示)或弱碱,其分子形式与电离出的ln-形式颜色不同,在pH值不同的溶液中之所以能表现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甲基橙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溶于水后发生如下电离:Hln⇌H++ln-,已知在pH<3.1的溶液中呈红色,在pH>4.4的溶液中呈黄色,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Hln呈红色

Bln-呈黄色

C遇pH值介于3.1~4.4的溶液可能呈橙色

DHln呈黄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当pH<3.1时抑制甲基橙电离,导致甲基橙溶液呈红色,说明Hln呈红色,故A正确;

B.当pH>4.4时促进甲基橙电离,导致甲基橙溶液呈黄色,说明ln-呈黄色,故B正确;

C.当pH值介于3.1~4.4时,溶液的颜色处于红色和黄色之间,可能呈橙色,故C正确;

D.根据A知Hln呈红色,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有等体积的Ba(OH)2、KOH和NH3•H2O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V1 L、V2 L、V3 L等浓度的盐酸混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混合前三种溶液pH相等,将它们同等倍数稀释后,则KOH溶液pH最大

B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V1>V2>V3

C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则V1>V2>V3

D若混合前三种溶液pH相等,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则V1>V2>V3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的PH相等,NH3•H2O是弱电解质,Ba(OH)2、KOH是强电解质,稀释相同的倍数,促进NH3•H2O电离,所以溶液NH3•H2O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最大,但Ba(OH)2、KOH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则NH3•H2OpH最大,故A错误;

B.若三种溶液浓度相等,等体积的三种溶液,Ba(OH)2中n(OH-)最大,NH3•H2O是弱电解质,KOH是强电解质,所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时,需要盐酸体积V1>V2>V3,故B正确;

C.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等体积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Ba(OH)2中n(OH-)最大,所以Ba(OH)2需要的HCl体积最多,KOH和NH3•H2O的物质的量相等,需要的盐酸体积相等,所以其体积大小顺序是V1>V2=V3,故C错误;

D.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的pH相等,则氨水浓度大于氢氧化钾,氢氧化钾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和氢氧化钡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恰好中和时,需要盐酸的体积V1=V2<V3,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电化学基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