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共26089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0.1mol•L-1氨水中加入适量NH4Cl(s),一水合氨的电力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根据Kb=可知,温度不变、Kb不变,则混合液中c(NH4+)与c(NH3•H2O)之比=
的比值增大,故A正确;
B.25℃时,如果一水合氨是强电解质,则0.1 mol•L-1氨水和0.05mol•L-1 氨水中c(OH-)之比是2:1,实际上,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且溶液浓度越稀,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越大,所以0.1 mol•L-1氨水和0.05mol•L-1 氨水中c(OH-)之比小于2:1,故B错误;
C.0.1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H3COO-)+c(OH-)=c(H+),则c(CH3COO-)<c(H+),故C错误;
D.混合液中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都不反应,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K+)=c(NO3-),故D错误;
故选A.
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草酸氢钠(NaHC2O4)溶液显酸性.
(1)用电离方程式解释NaHC2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
(2)常温下,向10mL 0.01mol/L NaHC2O4溶液中滴加10mL 0.01mol/L NaOH溶液时,比较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用>连接:______;
(3)配平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4)称取6.0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 溶液.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 NaOH 溶液至20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②第二份溶液滴加0.10mol/L 酸性KMnO4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③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KHC2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NaHC2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HC2O4- H++C2O42-,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故答案为:HC2O4- H++C2O42-;
(2)向10mL 0.01mol/L NaHC2O4溶液中滴加10mL 0.01mol/L NaOH溶液时,二者恰好反应,所得溶液为草酸钠溶液,在该溶液中,直接电离出的钠离子和草酸根浓度最大,但是草酸根会水解,所以c(Na+)>c(C2O42-),草酸根水解生成草酸氢根和氢氧根,溶液显碱性,水电离会生成一部分氢氧根,所以c(OH-)>c(HC2O4-)>c(H+),
故答案为:c(Na+)>c(C2O42-)>c(OH-)>c(HC2O4-)>c(H+);
(3)反应中根据氧化剂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为:2MnO4-~5H2C2O4,在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写出反应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故答案为:2;5;6;2;10;8;
(4)①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知道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即0.25mol/L×0.02L=0.005mol,
故答案为:0.005mol;
②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为:2MnO4-~5H2C2O4,滴加0.10mol/L 酸性KMnO4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即消耗高锰酸根离子0.10mol/L×0.016L=0.0016mol,所以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4×10-3mol,
故答案为:4×10-3mol;
③设原样品中含有H2C2O4•2H2O的物质的量为x,含有KHC2O4的物质的量为y,则2x+y=5×10-3mol×,x+y=4×10-3mol×
,
解得x=0.01mol,y=0.03mol,所以×100%=64%,故答案为:0.01;64%.
常温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醋酸是弱酸,电离程度很小,pH=3的CH3COOH溶液的浓度大于pH=2的盐酸的浓度,故A错误;
B、NaOH能够中和NaHCO3,所以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使c(HCO3-)减小,故B错误;
C、将任意量的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其混合溶液只存在:Na+、H+、CH3COO-、OH-四种离子,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故C正确;
D、Na2CO3溶液氢氧根离子有碳酸根水解、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和水的电离三个来源,碳酸氢根离子只有碳酸根水解一个来源,所以c(OH-)>c(HCO3-),故D错误;
故选C.
常温时,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稀释醋酸时,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根据该温度下离子积不变,则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故A错误;
B、pH=4的盐酸和PH=1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铵和氨水,氨水的电离大于氯化铵中铵根离子的水解,
溶液显碱性,则C(OH-)>C(H+),C(NH4+)>C(Cl-),应为:C(NH4+)>C(Cl-)>C(OH-)>C(H+),故B错误;
C、因CO32-第一步水解远大于第二步水解,,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生成的C(OH-)大,
则碳酸钠溶液中的pH大,故C正确;
D、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硝酸和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则醋酸的物质的量大,故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多,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淮安校级期末)下列对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容量瓶和锥形瓶不需要润洗,若润洗一定有误差,而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不润洗相当于稀释,也存在误差,故A正确;
B、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加水稀释过程中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不能完全电离,所以pH相同的氢氧化钠和氨水,加水稀释至m倍、n倍后,若稀释后溶液的pH相等,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的水体积小于氨水,则m<n,故B错误;
C、冰醋酸是分子晶体,向冰醋酸中加水,促进冰醋酸电离,氢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向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浓度反而减小,故C错误;D、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2013秋•泰安期末)20℃时,有体积相同的四种溶液:①pH=3的CH3COOH溶液 ②pH=3的盐酸 ③pH=11的氨水 ④pH=11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醋酸和一水合氨都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氯化氢和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A.将这四种溶液加水稀释100倍,促进醋酸和一水合氨电离,导致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氧化钠,但酸仍然是酸,碱仍然是碱,所以这四种溶液的pH大小顺序是:③>④>②>①,故A错误;
B.pH相等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氨水浓度大于氢氧化钠,且二者都是一元碱,中和酸的能力与碱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等体积等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氨水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所以③和④分别用等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和,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③>④,故B正确;
C.C.①与②混合前氢离子浓度相等,混合后氢离子浓度不变,故C正确;
D.②中盐酸的浓度小于③氨水,二者混合时,等体积混合时,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A.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图示装好了实验装置,一支胶头滴管盛有盐酸,另一支胶头滴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醋酸.实验时同时完全捏扁a、b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
(1)装置A、B中用红墨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开始前两溶液的H+浓度的大小:盐酸______醋酸(填“>”“<”或“=”),证明______为弱电解质.
(3)实验刚开始时,发现装置A中的长导管液面上升的比装置B的要高,则胶头滴管a中盛的是______.
(4)两装置反应刚结束时(无固体剩余),发现装置A中的长导管液面比装置B中的高,静置一会后两装置中的长导管液面均有所下降,最终液面高度______(填“相同”“A中的高”或“B中的高”.
正确答案
解:(1)水是无色的,红墨水是红色的,红色颜色较明显,便于观察,所以装置A、B中用红墨水而不用水,
故答案为:便于观察;
(2)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反应开始时,盐酸反应速率大于醋酸,说明氢离子浓度:盐酸>醋酸,
则醋酸的弱电解质,故答案为:>;醋酸;
(3)反应刚开始时,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则盐酸反应速率大于醋酸,则盐酸中长导管液面上升的快,所以a中盛放的是盐酸,故答案为:盐酸;
(4)酸和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醋酸的电离过程是吸热反应,所以两装置反应刚结束时(无固体剩余),发现装置A中的长导管液面比装置B中的高,温度降低时,两装置中的长导管液面均有所下降,锌离子和醋酸根离子都水解,醋酸锌的水解程度大于氯化锌,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所以最终液面高度A中的高,
故答案为:A中的高.
解析
解:(1)水是无色的,红墨水是红色的,红色颜色较明显,便于观察,所以装置A、B中用红墨水而不用水,
故答案为:便于观察;
(2)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反应开始时,盐酸反应速率大于醋酸,说明氢离子浓度:盐酸>醋酸,
则醋酸的弱电解质,故答案为:>;醋酸;
(3)反应刚开始时,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则盐酸反应速率大于醋酸,则盐酸中长导管液面上升的快,所以a中盛放的是盐酸,故答案为:盐酸;
(4)酸和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醋酸的电离过程是吸热反应,所以两装置反应刚结束时(无固体剩余),发现装置A中的长导管液面比装置B中的高,温度降低时,两装置中的长导管液面均有所下降,锌离子和醋酸根离子都水解,醋酸锌的水解程度大于氯化锌,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所以最终液面高度A中的高,
故答案为:A中的高.
向CH3COOH⇌CH3COO-+H+的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pH都变小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醋酸中加入少量水,促进醋酸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故A错误;
B.向醋酸中加入醋酸钠固体,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醋酸根离子,抑制醋酸电离,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且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
C.向醋酸中加入氨水,氨水和氢离子反应,促进醋酸电离,且溶液的pH增大,故C错误;
D.向醋酸溶液中加入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同时抑制醋酸电离,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常温下,下列有关醋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H3COOH的电离大于CH3COO-的水解,所以(Na+)<(CH3COO-),故A正确;
B.在稀释过程中,由于(CH3COOH)减小,而(H+)增多,c(H+)减小,则c(OH-)不断增大,故B正确;
C.若a+b=14,则(H+)=(OH)-,醋酸会过量,所以a+b>14,故C错误;
D.浓度均为0.1 mol-1的CH3COOH溶液和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根据电荷守恒,(CH3COO-)+c(OH-)=c(H+)+c(NH4+),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HClO是弱电解质,但NaClO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所以NaClO属于强电解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C.O3和O2为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二者与水反应的产物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反应能自发进行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该反应能生成HCl,从而制备盐酸,故A正确;
B.氯气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加水稀释,溶液中c(H+)减小,抑制水电离程度减小,所以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故B正确;
C.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水的离子积常数一定,但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所以电解质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和c(OH-)的乘积与电解质有关,故C错误;
D.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冰醋酸中加入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相同条件下K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电离平衡常数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越弱,故A正确;
B、电离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常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故B错误;
C、电离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常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对于CH3COOH⇌CH3COO-+H+,当再加入量冰醋酸时,(K)值不变,故C错误;
D、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程度依次减小,所以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故D错误;
故选A.
(2015秋•包头校级期末)pH=4的醋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关系前者与后者比较(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0=H++OH-,加入酸或碱后,增大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导致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含有弱根离子的盐后,能促进水的电离,所以加入醋酸能抑制水的电离,加入氯化铵能促进水的电离,故选B.
能判断某酸一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酸易挥发,说明该酸不稳定,不能说明该酸的是否部分电离,则不能证明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
B.该酸的稀溶液中有一种分子存在,为水分子,说明该酸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故B错误;
C.该酸溶液导电能力比盐酸弱,只能说明该酸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小于盐酸,不能说明该酸部分电离,故C错误;
D.0.1mol/L的该酸溶液中c(H+)为0.001mol/L,说明该酸部分电离,则为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稀氨水中存在下述电离平衡:
NH3+H2O⇌NH3•H2O⇌NH4++OH-
试分析向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时,平衡如何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向氨水中加入氨气后,氨气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向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后,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向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向氨水中加入水,促进氨水电离,则平衡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向右、向左、向左、向右.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