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鲁迅先生曾经对中国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48年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详尽地介绍了欧美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说明()

A当时西学东渐发展到了新水平

B要求改变中国政治体制成为知识界的主流意识

C徐继畲是中国早期维新派代表之一

D徐继畲是鸦片战争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家的杰出代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主流思想这样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日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主流思想的是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激进派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是( )

①创办新式学堂 ②鼓励建厂开矿 ③实行君主立宪 ④建设海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原来,中国人在书写西方国家名称时,总加上偏旁(通常是犬字旁),但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情况就显著减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夷”字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是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称为“洋”了。这些变化反映出

①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观念的转变②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挑战

③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历程④中国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材料中的“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

A注重经典考证

B针砭社会时弊

C学习西方文化

D批判理学旧论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据此可以认为魏源:

A推动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B引发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学习西方的热潮

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然抱持文化优越感

D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之所以“新”是因为它的代表人物主张

A关心时局

B抵抗外敌入侵

C向西方学习

D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材料中所说的“道”是什么?

A中国传统思想道德

B科学技术

C民本思想和制度

D自然规律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