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进大别山
- 共348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基础上进行和平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注意……你们丝毫不应当松懈你们的战斗努力。
———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
请回答:
1.中共提出的谈判对象包括哪些?举例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
2.中共对国民党采取了哪两种政策?目的是什么?
3.材料反映出中共制定政策的什么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对象:南京政府: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效果:同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北平谈判,结果破裂,但中共却因此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2.政策:一手进行和谈,另一手为渡江战役作准备。目的: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3.根据实际情况作两手准备,既坚持原则,又灵活运用策略,充满必胜信心。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再认再现基本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中“迅速结束结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等信息,可知这次谈判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北平谈判,根据所学知识即可作出回答
材料一 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在我们力图保持安宁的键后的日子里,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的世界。第一是言论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二十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证其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谅解--遍及世界各地。第四十不虞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出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遍及世界各地。”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摘自《中共党史参看资料》)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的自由”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的时代背景。
(2)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正确答案
(1)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世界人民奋起反抗法西斯侵略。
(2)历史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国共重庆谈判。
意义:有利于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国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取得国际支持;有利于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和平建国的目标。
第(1)问在解答时要注意材料一的时间----1941年1月,当时正处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阶段,然后根据这一突破口解答;第(2)问在解答时要注意历史背景要从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形势进行分析。
图一到图五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几个时期革命的发展情况。观察下列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一至图五反映的历史时期中,中国民主革命的指挥中心分别在哪里?
(2)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形成了怎样的形势?
(3)上述两个时期,民主革命的斗争特点有何显著不同?
(4)图三中革命大本营的转移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图四中的民主革命指挥中心在以后的革命进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6)从图四到图五,中国民主革命指挥中心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7)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完成了哪些重大历史任务?
(8)与时俱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分别指出图片所反映的五个历史时期中,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最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1)广州、武汉、瑞金、延安、西柏坡。
(2)国民大革命兴起;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3)革命阵营不同;工作重心不同。
(4)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中国共产党广泛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5)延安所在的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6)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出。
(7)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进行国共合作;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妥善解决党内矛盾;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抓住时机进行战略决战。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进而总结经验教训。
简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中共对国民党采取的不同政策,并分析其历史依据和对当时政局的影响。
正确答案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①政策:同国民党合作。②依据: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③影响: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使中国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①政策: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②依据: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反革命恐怖政策。③影响: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使党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中共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抗日战争时期:①政策:国共合作,共同抗日。②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③影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①政策:打倒蒋介石,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②依据:美、蒋勾结,撕毁《双十协定》和停战协定,于1946年6月向我中原解放区进攻,挑起全面内战。③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本题首先应划分出不同时期有哪几个,然后再逐一概括中共的政策。依据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当时的形势及主要矛盾,二是国民党对中共的态度。影响也就是这些政策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此题要回答的项目很多,所以特别应注意文字要简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