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进大别山
- 共348题
(34分)西南地区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地区之一。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重庆作为西南重镇,在近代历史上也曾发生了许多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大事。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与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图12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成果和意义是什么?(8分)
正确答案
历史事件:重庆谈判。
成果和意义:签署《双十协定》,使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在人民面前表现了争取和平的诚意;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方针,它再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8分)
略
解放战争中南京的解放,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胜利和结束( )
正确答案
错
略
以下两图取自课本插图“南线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示意图”和“三大战役示意图”。
解读以上两图,可从当时的战略形势、形成的条件、结果及影响等角度进行设问命题。
请回答:
(1)图1反映了什么战略形势?这一形势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有何战略意义?
(2)图2反映了怎样的战略形势?这一形势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概括其历史影响。
正确答案
(1)形势: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条件: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意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三军进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御体系,威胁着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
(2)形势:三大战役。条件:解放军经过一年的战略反攻,使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解放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为战略决战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兵力不足,被迫实行重点防御。影响: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解答此题关键是确认两图的战争形势。图一是战略反攻的开始。图二是辽沈、平津、淮海战役。其他设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中共80 年历程,80 年辉煌,历史实践证明了一条真理:中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请回答:
(1)中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
(2)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什么?
(3)遵义会议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含义是什么?
(4)指出中共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
(3)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4)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矛盾的正确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世界形势发展正确判断和认识。
第(1)问注意“革命和建设”两个方面。第(2)问从城市到农村。第(3)问是独立自主。第(4)问从实际出发。答题时要审清题眼“理论成果”“光辉典范”“成熟标志”“原因”等重要词语,切不可互相交叉。分析题目时需要联系到三个领导人物: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比较1945年的重庆谈判和1949年的北平谈判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同:(1)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2)都是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两手策略。(3)中共在和谈中都占据了有利地位,同国民党作斗争。(4)都由中共提出和平方案(5)和谈结果都被国民党破坏。
异:(1)背景不同:重庆谈判是国民党为准备内战争取时间;北平谈判是国民党在军事上失利,为赢得喘息时间以伺机反扑而提出的。(2)两次谈判最主要不同是中共政权地位发生了变化。
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主要从背景、过程、内容、特点、影响或意义等方面进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