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烯烃的通性
- 共2045题
下列物质属于卤代烃的是__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CH2Cl2 ④CCl4
正确答案
②③④
卤代烃指烃上的氢原子被卤原子所替代而得到的有机物。
烯烃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由于C=C键断裂,转化为醛、酮,如:
(1)若在上述类似条件下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烃(C7H12)在上述条件下反应后,生成两种有机物,
,试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CH3—CH=CH—CH2—CH=CH—CH3
本题是“信息给予题”,此类题主要是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其特点就是给出新的信息,并根据给出信息的设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读懂信息,不仅注重信息的形式,还要注意信息的规律及本质。本题所给信息为烯烃被氧化的规律。要注意对此反应物与生成物在组成与结构上的区别和内在联系,即双键断裂后在双键上又各连结一个氧原子形成,而其他部位保持不变,
通常烷烃可以由相应的烯烃经催化加氢得到.但是,有一种烷烃A,分子式C9H20,它却不能由任何C9H18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而另有A的三个同分异构体B1,B2,B3 却分别可由而且只能由一种自己相应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
试写出A,B1,B2,B3的结构简式.A是:______;B1,B2,B3的结构简式是(没有顺序):______.
正确答案
烷烃A,分子式C9H20,它却不能由任何C9H18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则A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不都含有H原子,故A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CH3)3;另有A的三个同分异构体B1,B2,B3 却分别可由而且只能由一种自己相应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则A同分异构体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位置只有1种情况,符合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为:CH3)3C-C(CH3)2-CH2-CH3、(CH3)2CH-C(CH3)2-CH(CH3)2、C(CH2-CH3)4,
故答案为:(CH3)3C-CH2-C(CH3)3;(CH3)3C-C(CH3)2-CH2-CH3、(CH3)2CH-C(CH3)2-CH(CH3)2、C(CH2-CH3)4.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CO2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例如将CO2和H2以1:4或1:3的比例混合,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H2O的同时可分别获得重要的气态能源物质A和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B.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不必写反应条件)
(2)某小组做了如下三组对照实验来证实有机物B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实验序号:①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在空气中盖上玻璃片.
实验序号:②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通入一定量的有机物B.
实验序号:③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瓶底放少量KMnO4 固体.
该三组实验中,水果成熟的先后顺序为______.(填实验序号)
(3)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4)试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丙烯与氯化氢反应只有一种产物
b.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丙烯可使溴水褪色
d.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
正确答案
将CO2和H2以1mol:4mol的比例混合,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H2O的同时可分别获得重要的气态能源物质A,由原子守恒可知生成H2O为2mol,故A中C、H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mol:(4mol×2-4mol)=1:4,故A为CH4,
将CO2和H2以1mol:3mol的比例混合,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H2O的同时获得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B,B为乙烯,
(1)二氧化碳与氢气按1:4反应生成甲烷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O2+H2=CH4+2H2O,故答案为:CO2+H2=CH4+2H2O;
(2)②中通入乙烯,对水果具有催熟作用,最先成熟,水果成熟过程中会产生乙烯,对水果具有催熟作用,乙烯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③中产生的乙烯被氧化,成熟最慢,故成熟先后顺序为:②①③,故答案为:②①③;
(3)A是甲烷,甲烷是正四面体构型,故答案为:正四面体;
(4)a.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氯原子有两种不同的连接位置,有2种产物,故a错误;
b.丙烯具有C=C双键,具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
c.丙烯具有C=C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c正确;
d.丙烯具有C=C双键,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6分)某种白色粉末状物质A,难溶于水,在热水中形成糊状物,滴入碘液即呈蓝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作用生成B。经测定已知B分子中氢氧原子数之比为2∶1,碳原子比氢原子数少10个,B的式量为342,B能溶于水并能发生银镜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C,C也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判断A、B、C各是什么物质?
正确答案
A.淀粉 B.麦芽糖 C.葡萄糖
由题意:A难溶于水但在热水中形成糊状物,滴入碘水呈蓝色,说明A为淀粉;而B的分子式为CmH2nOn且:2n-m="10 " m=2n-10
12×(2n-10)+1×2n+16n=342
n=11
所以m=2n-10=12
所以,B的分子式为C12H22O11,又由于B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为麦芽糖,由于麦芽糖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则C为葡萄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