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维生素C的组成和有关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704 g,置于铂舟并放人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样品逐渐消失最后无任何残留物,将生成物(仅有两种物质)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288 g和1.056 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

②将少许研碎的维生素C样品和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混合后,溶液颜色变红。

请解答下列问题:

(1)称取的试样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1;碳元素的质最是          g。

(2)维生素C中      (填“含”、“不含”或“无法确定是否”)有氧元素,理由是根据实验数据可知                                                      

如你回答“含”有,请计算称取的试样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并填入下一空格中;如你回答“不含”等,则下一空格不必填写。称取试样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如果要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认为还需要知道的信息是                          

(4)维生素C和紫色石蕊试液混合后,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        (填“酸”、“碱”或“中”)性。查阅有关资料显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请以淀粉溶液、碘水为试剂,写出验证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正确答案

(1)0.032(2分)    0.288(2分)

(2)含(1分)

氢、碳的质量之和小于所取样品的质量(合理答案均可)(1分)    0.024(2分)

(3)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2分)

(4)酸(1分)   取少许淀粉溶液,加入数滴碘水呈蓝色,再加入维生素C,振荡后溶液蓝色褪去(合理答案均可)(2分)

试题分析:(1)生成物通过无水硫酸铜吸收水,通过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变化计算出水和二氧化碳的量,n(H)=2n(H2O)=0.288÷18×2=0.32mol,n(C)=n(CO2)=1.056.÷44=0.024mol  m(C)= 0.024×12=0.228g;(2)根据水和二氧化碳的量计算出维生素C含有的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和,与样品质量比较,即可得出,m(H)+ m(C)= 0.32×1+0.288=0.608g<0.704g,所以确定含有氧元素,并能计算出氧元素的物质的量,得出C、H、O元素的物质的量比,再结合维生素C摩尔质量得出分子式;(4)石蕊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酸性;验证其还原性利用碘的氧化性即可,取少许淀粉溶液,加入数滴碘水呈蓝色,再加入维生素C,振荡后溶液蓝色褪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标准状况下1.68 L气态烃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15.0 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 g。

(1)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   

(2)通过计算推断气态烃的分子式。

正确答案

(1)2.7g  (2分) (2)C2H4(3分)

试题分析:(1)白色沉淀是碳酸钙,物质的量是15g÷100g/mol=0.15mol

所以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CO2的物质的量也是0.15mol

CO2的质量是0.15mol×44g/mol=6.6g

所以生成物水的质量是m(H2O)=9.3g-6.6g=2.7 g                                                                             

(2)

所以分子中C:H=1:2

由于n(无色可燃气体)=

所以分子中C原子数=

分子中H原子数=2×2=4

因此该气体的分子式是C2H4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的答题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原子守恒以及质量守恒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为测定维生素C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352克置于铂舟并放入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将生成物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144克和0.528克,生成物完全被吸收。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通过计算确定维生素C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②如果需要你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还需要哪些信息?

③维生素A也是一类重要的维生素,它的结构简式可写为,式中以线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数补足4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1 mol维生素A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可与_________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正确答案

①硫酸铜增重0.144g,所以生成物水的质量是0.144g,物质的量是0.144g÷18g/mol=0.008mol。碱石灰增重的质量是CO2,所以CO2的物质的量是0.528g÷44g/mol=0.012mol。因此生成物中氧原子的质量是(0.008mol+0.012mol×2)×16g/mol=0.51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氧气的质量是0.144g+0.528g-0.352g=0.32g<0.512g,所以分子中含有氧元素。

②还需要知道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C20H30O    5

考查有机物的计算。

①硫酸铜增重0.144g,所以生成物水的质量是0.144g,物质的量是0.144g÷18g/mol=0.008mol。碱石灰增重的质量是CO2,所以CO2的物质的量是0.528g÷44g/mol=0.012mol。因此生成物中氧原子的质量是(0.008mol+0.012mol×2)×16g/mol=0.51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氧气的质量是0.144g+0.528g-0.352g=0.32g<0.512g,所以分子中含有氧元素。

②根据①可得出维生素C的最简式,所以要计算分子式,还需要知道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有1个碳原子,称为键线式。所以根据键线式的特点可知,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根据结构简式可知,维生素A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所以1 mol维生素A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可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测定有机物中碳和氢等元素的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燃烧分析法。即把已知量的样品置于氧气流中,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760℃左右,样品全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时,装置a、b中通常装入的物质分别是              

(2)开始加热之前,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      ;停止加热后,也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        

(3)某次实验中,取用样品烃的含氧衍生物A的质量为2.3g,经测定a装置增重2.7g,b装置增重4.4g。请推算出A物质的实验式: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经进一步测定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A的分子式为        

(5)实验发现A物质遇金属钠可以放出氢气,则A物质中具有的官能团为       。同样取2.3g的A,与足量的钠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量取放出的氢气。量取气体时操作水准管的注意事项为      。将量取的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体积为cmL,则一个A分子中有      个氢原子被置换了(用含c的表达式表示)。

正确答案

(1)浓硫酸  碱石灰 (各1分)

(2)排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彻底排出 (各2分)

(3)CH6O (过程略)(2分。不带推算过程扣1分)   

(4)CH6O (2分)

(5)羟基(1分)   使其中水的液面与量气管中水的液面相平(2分)   ÷(2分)

试题分析:(1)这两个装置分别是用来听取收二氧化碳和水的,U形管中只能装固态的物质,所以装置a、b中通常装入的物质分别是:浓硫酸  碱石灰

(2)因为装置中原来的二氧化碳和水影响实验结果,开始加热之前,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也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彻底排出,以便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全部吸收,使测定结果准确。

(3)a装置增重2.7g的是水,物质的量为0.15 mol ;b装置增重4.4g是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1mol。m(C)=1.2g  m(H)=0.3g 因此一定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质量为:m(O)=2.3-1.2-0.3=0.8g

n(O)=0.05mol  

N(C)︰N(H)︰N(O)=0.1︰0.3︰0.05=2:6:1

所以实验式为:CH6O;

(4)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确定其分子式为:CH6O (2分)

(5)氢原子数在这个分子式中已达到饱和,其中的氧只能形成羟基;为了使测得的气体体积准确,要使温度和压强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使其中水的液面与量气管中水的液面相平,以确保压强和原来保持一致。

氢气中所含有的氢原子为:mol,2.3g试样的物质的量就是其中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为:mol

则一个A分子中有÷个氢原子被置换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某含氧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震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含C的质量分数为68.2%,含H的质量分数为13.6%。(要有计算及解释说明过程)。

(1)请写出有机物分子式。

(2)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正确答案

有机物中含有的碳、氢原子的个数分别是

所以含有的氧原子数是

所以分子式为:C5H12O

因为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

所以结构简式为(CH3)3C—OCH3

考查有机物分子式及结构简式的判断。要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首先需要通过计算确定其分子式。题目给出了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及C、H的质量分数,则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及C、H的质量分数直接求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

下一知识点 : 聚合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烯烃的通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