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场
- 共10557题
如图所示,A、B为两个带电小球,其中B固定在绝缘水平地面上,A放置在距地面0.96m高的水平绝缘薄板上.它们的带电量均为8×10-7C,其中A的质量为2g,现令薄板从静止开始以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过了一会小球A便会脱离薄板,试求从开始下落起需要经多长时间小球A才能脱离薄板以及小球A刚刚脱离绝缘薄板时的下落速度有多大?(取g=10m/s2 k=9.0×109Nm2/C2).
正确答案
解:设小球A即将离开水平薄板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2,此时薄板对A的支持力恰好为零,于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a
解得 a=2m/s2
h2=q=0.6m
于是已下落高度 h1=H-h2=0.36m
已下落时间t==0.6s
离开薄板时的速度v=at=1.2m/s
答:从开始下落起需要经过0.6s时间小球A才能脱离薄板,小球A刚刚脱离绝缘薄板时的下落速度是1.2m/s.
解析
解:设小球A即将离开水平薄板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2,此时薄板对A的支持力恰好为零,于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a
解得 a=2m/s2
h2=q=0.6m
于是已下落高度 h1=H-h2=0.36m
已下落时间t==0.6s
离开薄板时的速度v=at=1.2m/s
答:从开始下落起需要经过0.6s时间小球A才能脱离薄板,小球A刚刚脱离绝缘薄板时的下落速度是1.2m/s.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处于场强按E=E0-kt(E0、k均为大于0的常数,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变化的电场中,物块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擦因素为μ,当t=0时刻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电场空间和墙面均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由题意:E=E0-kt,物体所受的电场力 F=qE.
电场改变方向之前,物体沿竖直墙运动,由于水平方向支持力与电场力相等,电场强度E减小,所以支持力减小,故摩擦力减小,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增大,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
电场改为水平向右时,物体受互相垂直的重力和电场力,而电场力随电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合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因此,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N=0时,物体将要离开墙壁,它在墙壁上运动的位移达到最大,此时qE=0,则得:E=0,即E0-kt=0,所以t=,故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增大,且速度不断增大,故D错误.
故选:B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公式E=采用比值定义法,E反映电场本身的强弱和方向,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F和电荷量q无关,故A错误.
B、由公式E=可知,Q是场源电荷,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Q成正比,E与r的平方成反比,点电荷Q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大小都相等.故B正确.
C、某两点电势差为零,由公式W=qU知:把电荷从这两点中的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但在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不一定始终为零,故C错误.
D、公式U=采用比值定义法,可知U与W、q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取O点为圆心,r为半径作一圆周,在O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a、b、c、d为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和圆周的交点.当把一试探电荷+q放在d点恰好平衡(如图所示,不计重力)
(1)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方向如何?
(2)试探电荷+q放在点c时,受力Fc的大小、方向如何?
(3)试探电荷+q放在点b时,受力Fb的大小、方向如何?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检验电荷+q放在d点恰好平衡,则有:
Q对+q的库仑力 F1=k ①
匀强电场对+q的电场力 F2=qE ②
由平衡条件得 F1=F2,所以qE=k,得:E=
,匀强电场方向沿db方向(竖直向下).
(2)检验电荷放在c点:匀强电场的作用力大小为F2=qE,方向竖直向下;Q对+q的库仑力大小为F1,方向水平向左,则:
所以Fc=qE=
,方向与ac方向成45°角斜向下.
(3)检验电荷放在b点:同理可得,Eb=E2+E=2E=2k,
所以Fb=qEb=,方向沿db方向.
答:
(1)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为,方向沿do方向向下;
(2)试探电荷+q放在点c时,受力Fc的大小为,方向斜向左下方与ac成45°角;
(3)试探电荷+q放在点b时,受力Fb的大小为,方向沿ob方向向下.
解析
解:(1)由题意:检验电荷+q放在d点恰好平衡,则有:
Q对+q的库仑力 F1=k ①
匀强电场对+q的电场力 F2=qE ②
由平衡条件得 F1=F2,所以qE=k,得:E=
,匀强电场方向沿db方向(竖直向下).
(2)检验电荷放在c点:匀强电场的作用力大小为F2=qE,方向竖直向下;Q对+q的库仑力大小为F1,方向水平向左,则:
所以Fc=qE=
,方向与ac方向成45°角斜向下.
(3)检验电荷放在b点:同理可得,Eb=E2+E=2E=2k,
所以Fb=qEb=,方向沿db方向.
答:
(1)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为,方向沿do方向向下;
(2)试探电荷+q放在点c时,受力Fc的大小为,方向斜向左下方与ac成45°角;
(3)试探电荷+q放在点b时,受力Fb的大小为,方向沿ob方向向下.
如图所示,一个挂在绝缘细线下端的带正电的小球B,静止在图示位置,若固定的带正电的小球A的电荷量为Q,B球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θ=30°(tan30°=
),A和B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静电力常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带电小球A在B点处产生的场强;
(2)A、B两球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A、B两球都受力平衡,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据平衡可知:F=mgtanθ
据 场强公式得:
,场强方向由A指向B
(2)两球之间库仑力: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答:(1)带电小球A在B点处产生的场强;
(2)A、B两球间的距离.
解析
解:(1)根据题意,A、B两球都受力平衡,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据平衡可知:F=mgtanθ
据 场强公式得:
,场强方向由A指向B
(2)两球之间库仑力: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答:(1)带电小球A在B点处产生的场强;
(2)A、B两球间的距离.
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电场强度与电势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高,电场强度不变电势也可能改变,故A错误.
B、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而电场线是人为引入的、假想的曲线,并不存在.故B正确.
C、电动势的定义式E=,采用比值法定义,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与非静电力做的功多少无关,由电源本身决定,故C错误.
D、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得最快,故D正确.
故选:BD
将电量为q2的点电荷放在电量为q1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的P点,q2所受静电力的大小为F,则P点的场强大小为______;若将点电荷q2从P点取走,q1的位置不变化,则q2取走后P点的场强大小______(填“变化”或“不变化”).
正确答案
不变化
解析
解:由题,电量为q1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的P点的场强大小为E=.若将点电荷q2从P点取走,q1的位置不变化,q2取走后P点的场强大小不变化,因为P点的场强只与q1及P点的有关,与点电荷q2无关.
故答案为:,不变化.
如图所示,A、B、C为匀强电场中的三点,构成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方向平行于ABC平面,已知电子从A运动到B时,动能增加Ek;电子从A运动到C时动能减少Ek,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为______,方向沿______.已知元电荷为e.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根据动能定理得:
电子从A到B过程中有:-eUAB=Ek,则得:A、B间的电势差UAB=-,φB>φA.
从A到C过程中,-eUAC=0-Ek,得 UAC=,φA>φC.
所以φB>φA>φC.
则B、C间的电势差UBC=(φA-φC)+(φB-φA)=UAC-UAB=,φB>φC.
设B、C的中点为D,则B、D点间的电势差为 UBD==
则得:UBD=UBA,所以AD电势相等.
因为电场为匀强电场,所以AD连线为等势面,与AD垂直的直线为电场线,所以BC是一条电场线,方向从B→C.
则场强大小为 E==
故答案为:,B→C.
假设有一电荷量为5×10-8C的点电荷q在某电场中A点,受到的电场力为400N,则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与q的受力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正确答案
8×109N/C
相同
解析
解: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
=8×109N/C,该电荷带正电,A点的场强方向与q的受力方向相同.
故答案为:8×109N/C,相同.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表达式中,不属于比值法定义式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导体的电阻R=,属于比值定义法,电阻与电压及电流均无关,故A错误;
B、加速度中a取决于力的大小,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正确;
C、电场强度E=;属于比值定义法,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及电量均无关,故C错误;
D、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中,I与两板间的电量及时间均无关,属于比值定义法,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