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共63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一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和建立时期,“一五”时期末主要经济表现是:①在所有制方面,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对小工业、小商业、手工业合并过多。②在工业管理方面,中央直接管的企业过多,中央直属企业由1953年的2 800个增加到1957年的9 300个。③在财力支配方面,中央支配的比例偏高,地方的财政和企业的奖励基金超额分成比较少。④在计划管理方面,直接计划的比重大大增加。⑤在物资分配方面,集中太多,由国家计委统分的物质1952年为55种,1957年达230种。⑥在劳动工资管理方面,用工形式逐渐向单一化发展,形成“大锅饭”“铁饭碗”的劳动制度。
读完上述料,你有何感想?
正确答案
材料反映了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第一,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第二,政企不分、中央管得过死,表现在直属企业数量、财务分配和计划管理等方面。第三,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果继续坚持这一体制,就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结合教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及影响理解材料,主要表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弊端,及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在一定时期和范围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强调私有化和自由经济,这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最终造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衰退。所以,只要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解决,无论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中国决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应从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其中合理的成分。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弥补市场的不足。
材料一: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有两次重大的改革调整,一次是美国于1933年实施的罗斯福新政,一次是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
材料二: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罗斯福新政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材料三:面对近年来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如今,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一,请简要说明这两次重大的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为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历史上凯恩斯曾主张采取什么措施?请分析凯恩斯理论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并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可以起决定作用,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通过改革,建立并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特别是不断健全了宏观调控体系。
【经济学常识】(选做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结合经济学常识,在①—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上表反映了我国以_____③_______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确立这一导向是为了发挥_____④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或有计划商品经济)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市场(或市场化)
④市场在资源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作答的各项内容顺序不能颠倒。)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