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工程监理概述
- 共2454题
(四)背景材料:某火力发电厂工程由A施工单位承包施工,B监理单位承包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经建设单位同意,A施工单位将该电厂烟囱工程的施工分包给C施工单位施工。
为了保证烟囱工程的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准备阶段,C施工单位制订了烟囱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规定,其包括:
(1)参加施工的人员应经体格检查合格,并取得高处作业证,在烟囱施工中必须持证上岗;
(2)烟囱入口通道的上方必须搭设防护隔离层,施工人员必须经由通道出入;
(3)施工中所使用的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水泵等设备,应设有可靠的防雷接地措施;
(4)高30m以上的筒身顶部应设航空指示灯;
(5)施工平台上的多余钢筋、模板必须隔日清理干净;
(6)砖砌烟囱施工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允许施工人员在筒身上行走,但应设监护人。
在该烟囱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某日上午10时左右,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慎,一把灰铲从工作平台上滑落,将一名在筒身附近搬运材料的工作砸成重伤。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按规定向有关单位作了报告,并对事故作了处理。
事件2:部分机械设备系由A施工单位提供给C施工单位使用,在对这部分机械设备办理保险的问题上,以及为C施工单位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的责任问题上,A施工单位与C施工单位发生了纠纷。
问题:请分别指出C施工单位制订的烟囱工程各条施工安全工作规定是否正确。如果存在不正确之处,请说明应如何改正。
正确答案
第(1)条、第(2)条、第(3)条正确,第(4)条、第(5)条、第(6)条不正确。
第(4)条应改为高100m以上的筒身顶部应装设航空指示灯;
第(5)条改为施工平台上多余的钢筋、模板等杂物必须在交接班前清理干净;
第(6)条改为砖砌烟囱施工时,严禁人员在筒身上站立或行走。
解析
暂无解析
[背景材料]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监理机构对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应做如下处理:
(1)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因为是分包企业未经监理单位审核签认。
(2)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要求总承包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进行审查。
(3)审查分包单位资质等级如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复工令》,如不合格,要求总包单位撤换此分包单位。
解析
暂无解析
[背景材料]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事件5中,单机无负荷试车由谁组织?其费用是否包含在合同价中?因试车验收未通过所增加的各项费用由谁承担?
正确答案
事件5中的单机无负荷试车由承包人、即施工单位组织试车。试车费用已包含在合同价中。本次试车没有通过的原因是由于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应由没备采购一方负责重新购置或修理,承包人负责拆除或重新安装。本设备由发包人采购,因此发包人应承担上述各项追加合同价款,工期相应顺延。因此,各项费用均由建设单位承担。
解析
暂无解析
【背景材料】
建筑工程由于建设周期持续时间长,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多,所以工程风险很大。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加强对工程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图1-7所示为某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过程图。
【问题】 1.简述风险识别的特点。
2.风险识别的结果是什么
3.建设工程风险可以按哪几种途径进行分解
4.简述风险识别的方法。
5.建设工程风险识别过程中的核心工作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风险识别的特点是:个别性、主观性、复杂性、不确定性。 2.风险识别的结果是建立初始风险清单。 3.建设工程风险的分解途径有:目标维、时间维、结构维、因素维。 4.风险识别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财务报表法、流程图法、初始清单法、经验数据法、风险调查法。 5.建设工程风险识别过程中的核心工作是:建立建设工程风险分解、识别建设工程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及后果。 [考点]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 [案例分析] 本案例的背景材料基本上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无太大的关联,所以考生不必对背景材料进行细致的理解。
解析
暂无解析
[背景材料]某监理公司承担了某房地产开发的“山水如画花园”的全过程监理任务,该项目拟建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年建成。在该项目决策阶段,监理机构与业主经广泛的市场调整和分析研究得到有关投资决策的数据如表5。
表5
序号 项目 实施阶段
0 1 2 3 注
1
2
3 现金流入(售房收入)
现金流出
净现金流量
4000
-4000 5000
15000
-10000 25000
15000
10000 20000
1000
19000 单位:万元
[问题一]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内部基准收益率为20%,试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为业主进行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正确答案
NPV(20%)=-4000-10000×(P/F,20%,1)+10000(P/F,20%, 2)+19000(P/F,20%,3)=5606.3(万元)
因为NPV(20%)>0
所以该项目是可行的。
解析
暂无解析
[背景材料]某多层框架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经招投标委托某监理公司负责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该公司副总工程师亲自出任该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
该公司副总工程师责成该监理公司技术部组织人员编制了项目的监理规划,并且技术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送给建设单位,该公司副总工程师从公司各部门中抽调人员组成监理机构。并亲自主持了设计技术交底会、第一次工地会议和每旬召开的工地例会。
1. [问题一]上述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为什么
正确答案
第一次工地会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
2.建设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3.建设单位介绍工地开工准备情况;
4.承包商介绍施工准备情况;
5.建设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6.总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7.研究确定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第一次工地会议目的有:
1.澄清组织,熟悉人员及分工;
2.检查开工准备,为下达开工令服务;
3.熟悉总监权力及今后的工作程序、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背景资料
某实施施工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甲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08年3月1日,工期为302d,建设单位负责施工现场外道路开通及设备采购,设备安装工程可以分包,甲施工单位通过筛选与乙施工单位签订了安装分包合同。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d)。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道路没有及时开通,使开工日期推迟到2008年3月4日,并造成施工方经济损失3万元,为此,施工单位于2008年3月10日向监理单位提出延长工期的索赔。
事件二:在基础工程施工中,由于遭遇特大暴雨,土方工程发生滑坡,造成人员、机械损失共计5万元,导致C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2d,为此提出经济补偿与工期的延期。
事件三: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甲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质量,改进了混凝土泵浇筑的施工工艺,延误F工作时间10d,为此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延期10d的申请。
事件四:设备安装工程完工后进行验收,第一次试车验收结果不合格,经检查分析,是由于设备本身质量有问题造成的,为此乙施工单位提出将已安装的设备拆除,重新安装,并重新组织试车验收。为此造成J工作持续时间延长24d,费用增加6万元,甲施工单位就此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问题事件一中,监理单位应如何答复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一中,监理单位的答复:同意推迟3d开工(或同意2008年3月4日开工),同意赔偿损失3万元。
理由:场外道路没有开通属建设单位责任,且甲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提出了申请。
解析
暂无解析
[背景材料]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指出事件1和事件2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事件1中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监理机构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不妥。
理由:每项工程在开工之前,必须办理好施工许可证,否则不能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这是法规和规范的规定。
(2)事件2中有两处不妥。
①建设单位认为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须经其认可不妥。
理由:经过发包人同意的分包工程,承包人选择的分包人需要提请工程师同意。工程师主要审查分包人是否具备实施分包工程的资质和能力,未经工程师同意的分包人不得进入现场参与施工。
②建设单位提出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不妥。
理由:因施工承包合同中已约定将该分项工程分包,建设单位这样做违反了合同的约定。
解析
暂无解析
[背景材料]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监理机构对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应做如下处理:
(1)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因为是分包企业未经监理单位审核签认。
(2)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要求总承包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进行审查。
(3)审查分包单位资质等级如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复工令》,如不合格,要求总包单位撤换此分包单位。
解析
暂无解析
背景:某深基坑基础施工项目位于城市市区,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该工程由监理单位实施监理。施工单位项目部配备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技术员兼任。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包括了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及基坑支护等专项施工方案,该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即开始施工。施工用的塔吊向设备租赁公司租赁,由施工单位现场工人自己安装后即投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坑支护失稳,造成边坡倒塌,导致1人死亡,1人重伤,工程停工5天。
根据背景,作答下列16-20题。
本项目中,施工用的塔吊向设备租赁公司租赁,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出租的塔吊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
B.设备租赁公司应对出租塔吊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
C.设备租赁公司在签订塔吊租赁协议时,应出具检测合格证明
D.塔吊安装后,应由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进行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