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特别之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凤凰网(2010.11.19)

材料二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中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 -—据《中共党史》选编

材料三 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能否合办活动?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社记者分别采访了10位正在此间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众委员无一例外,均赞同国家隆重纪念。有委员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机;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2010年3月11日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和武汉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2分)辛亥革命曾得到海外华侨和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城市作为备选项,根据课本知识,你会选择哪座城市?阐述你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确定7月1日为建党节的参考因素。(4分)在中国共产党90周岁诞辰来临之际,某中学准备在党的诞生地举办一次纪念活动。你认为他们可能会选择在什么地方?为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政协委员们为什么一致认为两岸、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2分)

正确答案

(1)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故乡。(1分)

武汉: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所在地。(1分)

备选城市(任答一):东京,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地点。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地点。(4分)

(2)当时处于战争环境,缺乏档案资料;参加过中共“一大”的同志的回忆;党的领袖的提议。(4分)

答上海和浙江嘉兴均可。因为中共“一大”最初是在上海召开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4分)

(3)原因: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理念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国共两党都认同的;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祖国统一的心愿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2分,其它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第(1)问,结合相关史实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第(3)问,主要从孙中山功绩来回答即可。其它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观察下列图片并阅读材料:

《楚天都市报》2010年9月16日报道:湖北武汉举办“辛亥革命百年论坛”。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进入倒计时之际,百余名辛亥革命志士后裔及专家学者昨日聚会在首义之地武汉,参加辛亥革命百年论坛,追忆辛亥首义历史,探讨辛亥首义的传承。

据了解,这是全国为纪念辛亥百年首个实质性活动。当天,孙中山、黄兴、黎元洪、吴殿英、吴兆麟、熊秉坤等辛亥革命名人的后裔,首次齐聚江城,他们一起参观了武昌起义门、辛亥革命博物馆、鄂军都督府等历史遗址和纪念场馆建设工地。

在论坛上,章开沅、冯天瑜等知名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在辛亥革命即将迎来百年纪念之时,重新挖掘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意义重大。

省政协副主席李佑才介绍,湖北省及武汉市决定隆重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相关筹备工作正积极展开。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将极大地提高湖北武汉在世界的知名度、美誉度,对促进湖北武汉的发展意义深远。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说,辛亥首义的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和骄傲,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首义精神。他表示,首义精神过去缔造了武汉的神奇,今后也必将继续激励武汉实现新的腾飞。

请回答:

(1)依据图1、图2所获历史信息,谈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什么在武昌起义后获得了胜利?其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3、图4“辛亥革命百年论坛”能取得的主要共识,你认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先生所讲的“首义精神”是什么?以图4为代表的辛亥后裔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最关键的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长期努力奋斗。②清政府的腐败。③全国人民反封建专制的合力。④武昌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意义:开始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行动。

(2)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②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是中国近代百年第一次历史性巨变。④为推进中国的近代化、民主化、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3)首义精神: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首创精神。②敢于斗争、敢于战斗的牺牲精神。③敢于变革、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④热爱祖国、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精神。关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大体上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其中前两次是:19世纪60年代到1911年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1911年到1913年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萧功秦教授评价晚清的开明专制化模式是“旧瓶装新酒”,其中“旧瓶”是指什么?“新酒”又是指什么?(6分)

(2)概括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有哪些内容?(4分)

(3)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主要借鉴了美国的经验。美国的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其基本原则有哪些?(6分)

正确答案

(共16分)

(1)“旧瓶”:君主专制政体;纲常礼教。【任答1点得满分2分】“新酒”: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每点2分,任答2点得满分4分】(2)内容: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每点2分,任答2点得满分4分】(3)标志:《1787年宪法》。(2分)原则:分权制衡、民主共和原则、联邦制原则。【每点2分,任答2点得满分4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做本题一定要注意: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的时间是在19世纪60年代到1911年,严格按照这个时间去做题,就不难发现“旧瓶”当然是指维护封建制度和三纲五常之类的。新酒就是指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到1911年这个时间段做了哪些新的事情,自然就会答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本题关键要牢牢抓住“19世纪60年代到1911年”这个时间段。

(2)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有哪些内容?就是要回答《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因为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就是通过《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来体现的。所以此问的答案要点应该包括:国家的权力属于国民全体,建立中华民国;总统制,参议院 、众议院,还有针对袁世凯而实行责任内阁制。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主要是借鉴美国的政治模式。

(3)美国的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当然是:《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是伟大的妥协,它很好的解决了美国建国初期的三对很大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南方和北方的矛盾。《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例如,三权分立原则、分权制衡、民主共和原则、联邦制原则,特别是《1787年宪法》率先实践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打了一个用血和铁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的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下放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

材料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遗训

请回答:

(1)广州、武汉、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城市,并说明你选的理由。(2分,注意多答不加分,以第一个答案为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道,请你列举二项辛亥革命除旧布新、创立新时代的意义。(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华民国政策的一个什么特点?请你分析它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4)材料四“革命尚未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同志”们遵照孙中山遗训“努力”的表现是什么?请你分别举例说明。(2分)

正确答案

(1)(2分,任选一项,多答不得分,取第一项给分)

广州:广州起义发生地,黄花冈起义发生地,孙中山成长和战斗的地方;

武汉:武昌起义发生地,湖北军政府所在地;

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民国首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法律文件制定地,孙中山先生陵寝所在地。

(2)(任答两点,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多答不给分)

政治: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并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为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3)(4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承认清政府对外不平等条件及借款、特权;

对外妥协,(失去群众基础,)导致革命失败。

(4)(4分,每点2分)

国民大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迅速发展(北伐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 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四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呜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3分)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3分)

正确答案

(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报刊的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以办报的方式来救亡图存(办报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3分)原因:社会时势的需求(民族危机的加深);外国人办报的影响(外情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3分)

(2)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 (3分)

(3)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史料并归纳概括史料的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概括回答,材料一中的文字“汉口”“上海”“广州”可以说明办报地点集中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而“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说明办报与民族危机结合在一起,中国人办报的原因可以结合时代背景从内部和外部原因分析作答。第(2)问结合材料归纳报纸的主要功能,解题关键是读懂史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比如材料二中的文字“新闻事实之报道”说明报纸的新闻报道功能,“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指的是传播知识等功能。第(3)问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影响,要解读材料,材料三主要介绍的是《民报》,这是辛亥革命舆论宣传的工具,材料四说明的是武昌起义之后对革命的宣传作用,材料中文字“报纸之力为多焉”说明报纸在宣传革命反面的作用之大。

下一知识点 : 同盟会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武昌起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