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的检验
- 共3564题
(2013秋•翁源县校级月考)工业上用铝士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Fe2O3、SiO2)提取、冶炼氧化
铝,然后电解氧化铝生产铝.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原料A的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滤液1中要加入稍过量原料B,原料B的化学式是______,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步骤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由工艺流程可知步骤③通入的为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铝,所以滤液②含有AlO2-.步骤②应加入氢氧化钠,所以滤液①中含有Al3+,步骤①应为加入盐酸,除去SiO2.
(1)由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①加入盐酸,除去SiO2,所以原料A为盐酸,故答案为:盐酸;
(2)氧化铝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故答案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
(3)步骤①加入过量盐酸,滤液①中含有Al3+、Fe3+、H+等,应加入氢氧化钠,除去铁离子,将铝离子转化为AlO2-,反应为Al3++4OH-=AlO2-+2H2O,Fe3++3OH-=Fe(OH)3↓,故答案为:NaOH;Al3++4OH-=AlO2-+2H2O、)、Fe3++3OH-=Fe(OH)3↓;
(4)滤液②含有AlO2-,步骤③通入二氧化碳,与AlO2-反应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铝,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2-+2H2O+CO2=Al(OH)3↓+HCO3-.
故答案为:AlO2-+2H2O+CO2=Al(OH)3↓+HCO3-.
解析
解:由工艺流程可知步骤③通入的为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铝,所以滤液②含有AlO2-.步骤②应加入氢氧化钠,所以滤液①中含有Al3+,步骤①应为加入盐酸,除去SiO2.
(1)由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①加入盐酸,除去SiO2,所以原料A为盐酸,故答案为:盐酸;
(2)氧化铝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故答案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
(3)步骤①加入过量盐酸,滤液①中含有Al3+、Fe3+、H+等,应加入氢氧化钠,除去铁离子,将铝离子转化为AlO2-,反应为Al3++4OH-=AlO2-+2H2O,Fe3++3OH-=Fe(OH)3↓,故答案为:NaOH;Al3++4OH-=AlO2-+2H2O、)、Fe3++3OH-=Fe(OH)3↓;
(4)滤液②含有AlO2-,步骤③通入二氧化碳,与AlO2-反应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铝,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2-+2H2O+CO2=Al(OH)3↓+HCO3-.
故答案为:AlO2-+2H2O+CO2=Al(OH)3↓+HCO3-.
制取碘盐的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母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的方法是______.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3)国家标准GB54606192规定碘盐含碘量(以碘计),出厂产品≥40mg/Kg.销售品≥30mg/Kg.某次实验时向一干净的坩埚中放入5g精盐,加入1mL0.001mol/L标准KIO3溶液搅拌均匀,在100℃恒温烘干1h,即得碘盐产品,该碘盐的含碘量约为:______mg/Kg(保留一位小数),是否是合格产品______(填:合格、不合格).
(4)检验碘盐是否加有碘酸钾,定性检验方法是在酸性介质中加还原剂KCNS,其反应如下:6IO3-+5CNS-+H++2H2O=3I2+5HCN+5SO42-,检验时,除需用KCNS外,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最好是______.
(5)碘盐中的碘酸钾在560℃开始分解产生无色气体,剩余固体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黄色沉淀请.写出碘酸钾在56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检验SO42-时,加入氯化钡之前要先加盐酸以排除CO32-离子的干扰.即先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42-.
故答案为:取少量母液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有SO42-离子;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烧杯;
(3)根据碘盐的含碘量==
=25.4mg/Kg,故答案为:25.4;不合格;
(4)反应生成碘,淀粉遇碘变蓝,则检验时,除需用KCNS外,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最好是淀粉;故答案为:淀粉;
(5)根据碘盐中的碘酸钾在560℃开始分解产生无色气体即氧气,剩余固体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黄色沉淀说明有碘离子产生,所以方程式为:2KIO32KI+3O2↑,故答案为:2KIO3
2KI+3O2↑.
解析
解:(1)在检验SO42-时,加入氯化钡之前要先加盐酸以排除CO32-离子的干扰.即先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42-.
故答案为:取少量母液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有SO42-离子;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烧杯;
(3)根据碘盐的含碘量==
=25.4mg/Kg,故答案为:25.4;不合格;
(4)反应生成碘,淀粉遇碘变蓝,则检验时,除需用KCNS外,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最好是淀粉;故答案为:淀粉;
(5)根据碘盐中的碘酸钾在560℃开始分解产生无色气体即氧气,剩余固体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黄色沉淀说明有碘离子产生,所以方程式为:2KIO32KI+3O2↑,故答案为:2KIO3
2KI+3O2↑.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退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气体很快变为红棕色.肯定有( )气体.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氯气为黄绿色气体,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该混合气体无色,则说明不含有Cl2和NO2气体,故A、C错误,此无色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一定含有SO2,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气体NO,因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共存,则一定没有O2,故D错误;
故选B.
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可知,黑色固体为CuO,亮红色的固体为Cu,Y为氢气或者一氧化碳,X则可能为水蒸气或者二氧化碳,结合选项可知,只有B.X是CO2,Y是CO符合,
故选B.
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应采取的措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钡都会产生白色沉淀:CO2+Ba(OH)=BaCO3↓+H2O,SO2+Ba(OH)=BaSO3↓+H2O,再通过石灰水不会出现现象,无法检验,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酸性KMnO4溶液,二氧化硫会和高锰酸钾反应而使之褪色,KMnO4酸性溶液将SO2完全吸收,再通过石灰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CO2+Ca(OH)=CaCO3↓+H2O,能验证有无CO2,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碳酸氢钠溶液都会发生反应,无法检验,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石灰水都会产生白色沉淀:CO2+Ca(OH)=CaCO3↓+H2O,SO2+Ca(OH)=CaSO3↓+H2O,氢氧化钙会将气体全部吸收,不能验证有无CO2,故D错误.
故选B.
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稀硫酸、氢氧化钠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产生一定量氧化铁.
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如下:
①______,③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式:C______,D______.
(3)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根据流程图知,向废水中加入Fe,发生反应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然后过滤得到B中成分为Fe、Cu、Au,A中成分为FeSO4;
向B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Fe+2H+=Fe2++H2↑,Cu、Au不反应,过滤得到固体Cu、Au;
硫酸亚铁中加入物质生成C,C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Fe2O3,加入的③为NaOH,发生反应
Fe2++2OH-=Fe(OH)2↓,再利用空气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最终受热分解为铁红(氧化铁),
(1)通过以上分析知,①、③的物质分别是Fe、NaOH,
故答案为:Fe;NaOH;
(2)通过以上分析知,C、D的化学式分别为Fe(OH)2、Fe(OH)3,
故答案为:Fe(OH)2;Fe(OH)3;
(3)通过以上分析知,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
故答案为: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
解析
解: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根据流程图知,向废水中加入Fe,发生反应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然后过滤得到B中成分为Fe、Cu、Au,A中成分为FeSO4;
向B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Fe+2H+=Fe2++H2↑,Cu、Au不反应,过滤得到固体Cu、Au;
硫酸亚铁中加入物质生成C,C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Fe2O3,加入的③为NaOH,发生反应
Fe2++2OH-=Fe(OH)2↓,再利用空气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最终受热分解为铁红(氧化铁),
(1)通过以上分析知,①、③的物质分别是Fe、NaOH,
故答案为:Fe;NaOH;
(2)通过以上分析知,C、D的化学式分别为Fe(OH)2、Fe(OH)3,
故答案为:Fe(OH)2;Fe(OH)3;
(3)通过以上分析知,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
故答案为: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
大型钢铁企业酸洗钢材时产生的废液主要成分为Fe2+、H+、Cl-,可用下述方法处理该废液,回收盐酸,制备氧化铁涂料.
(1)单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
(2)氯化亚铁溶液经高温喷雾焙烧时转化为氯化氢气体和氧化铁粉末.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某种铁红涂料的成分中,除含有Fe2O3外,还添加有CuO或FeO中的一种.请设计实验探究该铁红涂料中添加的物质.
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添加了CuO.假设2:添加了FeO.
②基于假设______(填“1”或“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铁粉、3mol•L-1H2SO4、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10%NaOH溶液、10%H2O2、KSCN溶液
(4)用水吸收“高温喷雾焙烧”时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可得到盐酸.请计算:用1000g水需吸收标准状况下多少升氯化氢气体可得到36.5%的浓盐酸?(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不必化简).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除去盐酸获得亚铁盐,所加的金属只能是金属铁,故答案为:Fe;
(2)氯化亚铁溶液中亚铁离子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即FeCl2+2H2O⇌Fe(OH)2+2HCl,氢氧化亚铁不稳定,会被氧化为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 Fe(OH)3,氢氧化铁可以分解,即2Fe(OH)3 Fe2O3+3H2O,
故答案为:FeCl2+2H2O⇌Fe(OH)2+2HCl,4Fe(OH)2+O2+2H2O=4 Fe(OH)3,2Fe(OH)3 Fe2O3+3H2O;
(3)氧化铜可以溶解于强酸溶液中,得到含有铜离子的盐,加入足量铁粉可以将金属铜置换出来,据此可以检验固体是氧化铜,氧化亚铁可以和强酸反应生成亚铁盐,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据此可以检验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铁,
故答案为:
假设1
或:假设2
(4)设所需的HCl体积为V,则溶质质量是:g,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0g+
g,所以
g=(1000g+
g)×36.5%,解得V=
L,
故答案为:设所需的HCl体积为V,则溶质质量是:g,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0g+
g,所以
g=(1000g+
g)×36.5%,解得V=
L.
解析
解:(1)除去盐酸获得亚铁盐,所加的金属只能是金属铁,故答案为:Fe;
(2)氯化亚铁溶液中亚铁离子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即FeCl2+2H2O⇌Fe(OH)2+2HCl,氢氧化亚铁不稳定,会被氧化为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 Fe(OH)3,氢氧化铁可以分解,即2Fe(OH)3 Fe2O3+3H2O,
故答案为:FeCl2+2H2O⇌Fe(OH)2+2HCl,4Fe(OH)2+O2+2H2O=4 Fe(OH)3,2Fe(OH)3 Fe2O3+3H2O;
(3)氧化铜可以溶解于强酸溶液中,得到含有铜离子的盐,加入足量铁粉可以将金属铜置换出来,据此可以检验固体是氧化铜,氧化亚铁可以和强酸反应生成亚铁盐,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据此可以检验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铁,
故答案为:
假设1
或:假设2
(4)设所需的HCl体积为V,则溶质质量是:g,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0g+
g,所以
g=(1000g+
g)×36.5%,解得V=
L,
故答案为:设所需的HCl体积为V,则溶质质量是:g,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0g+
g,所以
g=(1000g+
g)×36.5%,解得V=
L.
有一种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H4、NH3、H2、CO、CO2和HCl.进行如下实验:①此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不变;②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气体体积变小但无混浊现象;③剩余气体在空气中引燃,燃烧产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色.
(1)根据实验①,可推断混合气体中没有______,原因是______.
(2)根据实验③,可推断混合气体中没有______,原因是______.
(3)混合气体中肯定有______.
(4)上述实验______(填“有”或“没有”)不能肯定或否定的气体.若有.则是______气体.
正确答案
解:(1)混合气体中氨气具有碱性,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总体积基本不变说明没有氨气,故答案为:NH3;混合气体可能有的气体中只有NH3能被浓硫酸吸收;
(2)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说明没有甲烷和氢气,故答案为:H2、CH4;H2、CH4燃烧产物中有
H2O,而无水CuSO4未变色;
(3)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气体体积变小但无混浊现象,说明含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沉淀又被盐酸溶解,一定同时含有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二氧化碳可能是一氧化碳的燃烧产物,不一定存在,故答案为:HCl;
(4)根据实验结果表明:不能肯定或否定的气体是一氧化碳,故答案为:有,CO.
解析
解:(1)混合气体中氨气具有碱性,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总体积基本不变说明没有氨气,故答案为:NH3;混合气体可能有的气体中只有NH3能被浓硫酸吸收;
(2)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说明没有甲烷和氢气,故答案为:H2、CH4;H2、CH4燃烧产物中有
H2O,而无水CuSO4未变色;
(3)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气体体积变小但无混浊现象,说明含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沉淀又被盐酸溶解,一定同时含有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二氧化碳可能是一氧化碳的燃烧产物,不一定存在,故答案为:HCl;
(4)根据实验结果表明:不能肯定或否定的气体是一氧化碳,故答案为:有,CO.
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H2S、CO2、HBr、S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把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以下结论正确的是…______
①原气体中肯定有SO2,②原气体中可能有SO2,③原气体中肯定没有H2S、HBr,④不能肯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HCl,⑤原气体中肯定无CO2,⑥原气体中肯定有HCl.
A、①③④B、②④C、①③⑥D、①③⑤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通入氯水得无色溶液,一定无H2S、HBr,因若有这两种气体会发生反应:H2S+Cl2=HCl+S↓、HBr+Cl2=HCl+Br2,会看到浑浊或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将溶液分两份一份加HCl酸化的BaCl2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2,因SO2已被氯气氧化成SO42-;另一份加HNO3酸化的AgNO3有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HCl,
因第一步反应后溶液中已经存在Cl-,第二步中也加入了HCl.CO2不能确定是显而易见的,因二氧化碳与加入试剂不反应.故①③④是正确的,
故选A.
(2015秋•吉林校级月考)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HBr、NO2、HCl、S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此气体通入足量稀氯水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无色透明溶液,把此溶液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和硝酸酸化了的AgNO3溶液,均出现白色沉淀,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是无色气体,所以一定没有红棕色的气体NO2;将气体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由于溴离子能够被氯气氧化成有色的溴单质,一定不存在HBr气体;加入酸化的BaCl2溶液,结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有SO2,沉淀为硫酸钡;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氯化银,但氯水中含有氯元素,不能确定原气体含氯化氢,所以一定存在的气体为:SO2;一定不存在的气体为:HBr、NO2;可能存在的气体为:HCl、CO2,
A.根据分析可知,原气体中一定SO2,故A错误;
B、由于通入了氯水,引进了氯离子,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氯化氢,故B错误;
C、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是否含有CO2,故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定有SO2,一定不存在的气体为:HBr、NO2,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