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总供给曲线的形成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1)长期总供给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a),表示产量和就业量关系的生产函数线,产量取决于劳动投入量,即就业量。图(b)表示劳动市场均衡的就业量和实际工资的关系,均衡就业量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图(c)表示实际工资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该图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先从图(c)看起,由于在长期,名义货币工资可以灵活变动,当价格水平上升(下降)时,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上升),将导致劳动市场上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从而使名义工资水平上升(下降),使实际工资水平上升(下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实际工资水平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时劳动市场才恢复均衡,也就是说,长期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由伸缩性的名义货币工资都会调整到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水平时为止,即实际工资不变,再由图(b)可知,实际工资不变意味着就业量不会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再由图(a)可知,就业量不变则产量不变。如图(d)所示的长期总供给不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总垂直的直线。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实际产出主要有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因而产出独立于价格水平,换句话说,当价格水平变化时,在经济中的价格和工资调整发生之后,长期的产量水平将不会发生变化。
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显示出这样的政策含义:即指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是价格水平变动,并不能对产量发生影响。
(2)短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为在较高的需求水平中,厂商愿意生产和出售更多的商品,但是一般说来,随着产出增加,厂商会多少提高一些价格,因为在成本暂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价格和出售额外产出是有利可图的,图略。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在短期,经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短期内的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仍然会给经济带来损失,因此,有必要执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以熨平萧条和过度繁荣所带来的经济波动,使经济处于稳定的充分就业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假设某商品的反需求曲线为P=11-0.15Q;其反供给曲线为P=1+0.05Q;试求:
(1)市场达到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2)如果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
(3)在这1.00元的税收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多少

正确答案

解:(1)联立求解反需求函数和公反供给函数:

可得:均衡价格P*=3.5,均衡产量Q*=4.5
根据消费者剩余定义,可得消费者剩余:CS=∫500(11=0.15Q)dQ-P*Q*=187.5。
(2)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后,此时有Pd=Ps+1,即消费者支付的

解得:Pd=4.25,即均衡价格P*=4.25,均衡产量Q*=45。
即如果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45。
(3)根据税收前后的均衡价格,在1.00元的税收中,消费者负担4.25-3.5=0.75;生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______。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从而其互补品的需求增加,在图形上表现为互补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供给与需求这两个术语是指人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时的行为。供给与需求是促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它们决定了市场经济中每种物品的产量以及出售的价格。其中,( )表示的是一种物品的市场价格和这种物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A.需求曲线
B.价格曲线
C.供给曲线
D.供需理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需求曲线的概念。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由于城市的不同功能活动对城市土地的空间位置的依赖程度不同,城市的零售商业、办公事务所、住宅、工业等用地各自存在着不同的( )。

A.土地供给曲线
B.土地需求曲线
C.土地分配曲线
D.地租竞价曲线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于城市的不同功能活动对城市土地的空间位置的依赖程度不同,城市的零售商业、办公事务所、住宅、工业等用地各自存在着不同的地租竞价曲线。

下一知识点 : 市场供给的含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