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能穿达大气层到达地表和海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太阳能的利用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1)目前人类可开发利用的能源分为两类: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按此分类法,太阳能属于________。

(2)科学家为研究太阳能电池发电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我国北方某建筑物的南北层顶分别铺设两块同

         样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测试。下表为一年中月发电量统计数据。通过分析可知,太阳能电池的发电

         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有关。

(3)据估计,若把我国“戈壁滩”的一半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都铺上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电能

         可以满足目前全世界的用电需求。有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全球太阳能光伏统一电网”计划:将太阳

         能光伏电站分散布置在世界各地的沙漠地区,用电缆各个光伏电站连接起来,形成全球供电网络。

         请你对这一计划作简单评价。

         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新型能源

(2)气温;光照强度

         评分说明:第一空若答“月份;季节;日期”酌情给分。第二空若答“光照时间;光照角度;朝

         向”也给分。

(3)优点:在该方案可以解决夜半球的太阳能供电;沙漠地区日照充足;不占用耕地且不影响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有利于大面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缺点:全球电网输电损耗较大;沙漠电站人工维护成本高;直流电输送技术目前不太成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_________ (填字母),其中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____________ 基地(填字母),该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能与煤炭相比,该种能源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南方地区的“电荒“反映了水能作为能源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缺点。

(2 )图中属于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______ (填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输送能源的工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B 、C 、D 、E 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_______ 。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主要意义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调节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 )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答出4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BDE ;E ;水量大、落差大、水流急;清洁、可再生;受气候的影响大,尤其是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大

(2 )A ;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D

(3 )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很不平衡;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技术改造;节约能源,减少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努力开发新能源,进口能源;积极进行矿物能源的勘探等。(答出4 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地,经济发展对煤炭依赖非常强,山西省围绕煤炭将打造成我国能源基地和工业强省。山西省以前在区域发展中主要依靠采煤卖煤,经济效益较低,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近几年改变发展思路,山西省建立起一批坑口电站,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源源不断的送往东部地区,解决了以前晋煤外运的困难,实现了区域经济新的发展。

材料二:该图为“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属于我国三大经济区哪个区?其在区域开发中面临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有那些?(4分)

(2)山西省改变发展思路,建立一批坑口电站,变“晋煤外运”为“晋电东送”这一变化有哪些好处?(4分)

(3)山西省区域发展中由以前采煤卖煤向煤炭综合开发利用转变,这一变化会给山西省区域发展带来怎样益处?(4分)

(4)近些年,东部地区一些产业竞相向山西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给区域发展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中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污染严重,水土流失,荒漠化,地面塌陷。

(2)缓解我国铁路运输压力;减少资源运输途中浪费;节约成本;缓解东部地区大气环境压力;减少运输途中环境污染;延长产业链有利于山西经济发展等。

(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

(4)对于山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山西产业结构调和经济发展;给山西省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东部地区:有利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东部经济进一步发展;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1)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山西位于中部经济地带。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生态严重,环境脆弱。(2)煤转化电的优势从交通、经济、环境等方面分析。(3)煤炭的综合开发,从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4)产业移入对区域的积极影响从工业化进程速度、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鲁尔区产业人数的变化图”(甲)和“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图”(乙)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鲁尔区的第二产业的主导工业是___________等(任答2个),其最早形成工业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_______。其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图,分析20世纪80~90年代鲁尔区的环境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德国鲁尔区的莱茵河曾遭受严重污染,鱼虾难觅,今日却清澈洁净,成为欧洲人度假休闲胜地之一,试分析该河得到成功治理的有效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答出其中2个工业部门即可);能源(煤炭);世界经济结构的调

整;钢铁、煤炭等工业的衰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加重等。

(2)大气污染物含量呈波状下降,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原因:产业结构调整,重污染企业规模减小,轻

污染或无污染的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采取了减轻和消除污染的相关技术措施;绿化、美化环境。

(3)调整工业布局;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开

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为能源基地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势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

(2)电力工业,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锂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21世纪的能源金属。扎布耶盐湖位于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北部,距拉萨公路里程1050km,湖面海拔4421m,属于寒冷干燥的高原气候。盐湖总面积247km2,是当今世界上锂资源量超过百万吨级的三大超大型盐湖之一,极低的镁锂比是扎布耶盐湖卤水的重要优势。

材料二:扎布耶盐湖区位图

(1)以锂电池为动力已经成为世界电动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我国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发展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反映扎布耶盐湖水系特征的是

[     ]

    A、A

    B、B

    C、C

    D、D

(3)评价扎布耶盐湖的开发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石油的消费;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

    缓全球变暖;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B

(3)有利条件:锉资源丰富,且品位高。不利条件: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

    脆弱;冬季漫长,可开工时间短;缺少资金、技术、人才。(任答三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下图是我国黄河沿岸某区域及黄河支流R流域简图,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中斜纹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

材料二:R河流域面积8706km2,水土流失面积达8305km2,实测多年平均输沙量0.916亿吨,是黄河粗沙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水土保持的治理重点地区。

(1)图中斜纹阴影区域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跨________、________    和内蒙古三省区,该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            _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8分)

(2)在图示区域主要能源外运方式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运输,请列举其中一条东西向干线名称,如:________线。(4分)

(3)图中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甲所在的省份炼铝工业地位较为突出,该省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下图为该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请说明理由。(4分)

(5)据研究,近10年来R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81mm,且各年变化不大,而输入黄河的水沙却锐减,请简析其人为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煤炭(2分)  山西(2分)  陕西(2分)(不分顺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不分顺序,答其中两点均可满分2分)(8分)

(2)铁路  大秦线、神黄线等(其他答案合理的可酌情给分)(4分)

(3)多沿河分布(2分)  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廉价;铝土矿资源丰富。(4分)

(4)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废弃物,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答一点得2分,其中两点可得满分4分)

(5)水土保持工作加强,(2分)流域内工矿业、农业的发展迅速,水资源的消耗大量增加,(2分)导致入河径流量减少,河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减弱。(2分)(其他答案如河道采砂、取土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区域为黄土高原去,图中斜纹阴影区域的主要能源是煤炭,该区域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该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2)在图示区域主要能源外运方式中最主要的是铁路运输,请列举其中一条东西向干线名称,如大秦线、神黄线。

(3)根据图中城市多靠近河流,所以图中城市多沿河分布,甲所在的省份炼铝工业地位较为突出,结合图例信息,可知该省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是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廉价;铝土矿资源丰富。

(4)根据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主要包括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废弃物,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

(5)据研究,近10年来R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81mm,且各年变化不大,自然条件没有明显变化,输入黄河的水沙却锐减是人为作用的结果,说明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工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入河径流量减少,河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减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正确答案

(1)剥离表土及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3)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试题分析:本题以我国内蒙古东部煤炭基地的建设为背景,考查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第(1)题,煤炭的开采不可避免地造成地表表土的被剥离,也有容易造成植被的破坏,形成地下采空及矿石的堆放占用大量的土地等,进而引发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甚至造成污染环境等。第(2)题内蒙古东部的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炭通过火力发电的形式把电力以清洁能源的形式输入到东部对电力需求量大的地区,对输入地来说得到了清洁能源,可煤炭燃烧的废弃物对输出的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第(3)题 为了降低煤炭的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尽可能地要对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点评:本题的材料(图)完全源于教材之中“活动”课的内容,试题设问紧紧扣住教材的案例的相关知识,真是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读我国某区域地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说明图中由A→B→C地年降水量变化特点,并简述其原因。(4分)

(2)比较黄河在A、C两测量站的水量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

材料一  20年来,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其模式”,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奖。下图为“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体系发展格局示意图”,读图同答问题。

(3)读“库布其沙漠边缘的资源开发的景观图”,说出该资源的名称,并简述该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10分)

(4)读“库布其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模式”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其特点。(6分)

材料二 库布其地区的企业依托沙漠自然景观和20多年创造的绿色空间,发展了沙漠旅游产业。在库布其大漠腹地建成了七星湖旅游区、沙漠博物馆和世界沙生植物博览园,预计今年旅游接待中外高端游客将达到20万人次。

(5)依据材料,简述该地区吸引中外高端游客的原因。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应进一步采取哪些措施?(8分)

正确答案

(1)(4分)特点:A到C降水量增多(2分)。原因:由A到C地距海越来越近,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2分)。

(2)(8分)差异:A测量站水量大于C测量站(2分)。原因: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2分);A到C无大的支流汇入(2分);流经河套平原,农业引水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大(2分)。

(3)(10分)名称:太阳能资源(2分)特点:清洁或无污染(2分)、可再生(2分)、数量大(2分) 优势自然条件:气候干旱,云量少,光照强(2分)

(4)(6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2分);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或资源利用率高(2分);延长了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2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分)答出三点即可。

(5)(8分)原因:沙漠旅游的独特性强(非凡性强)(2分);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2分);措施:改善交通条件(2分),完善基础设施(2分)

试题分析:

(1)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读图可以看到, A、B、C,三地的纬度基本相同,地形状况也相似,只是A→B→C距离海洋越来越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降水的特点是:A→B→C降水量增多。

(2)读图可以看到,A、B、C三地均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从图中也可以看到 ,从A到C无大的支流汇入,期间河流流经河套平原,沿线的工业生产,农业引水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大。因此, A测量站水量大于C测量站。

(3)读材料一可知,库布其沙漠边缘发展的是生态经济体系,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奖。所以可以考虑到这种能源是清洁能源,没有环境污染。我们接触到的清洁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风能。从图片中看不到风车的形状,却有许多闪闪发光的东西,想来应该是太阳能的集热板在反光。所以这种能源是太阳能资源。

特点:太阳能非常丰富,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清洁或无污染、可再生。

优势自然条件:这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云量少,光照强,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

(4)读库布其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模式图,可以看到,这里因地制宜发展了耐旱的沙漠植被,种植了药材,并且对产品进行了深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也被重新利用起来,成了有机肥料,整个生产过程做到的废弃物的0排放,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生态效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产业链延长,也增加了就业机会 ,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原因: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景观的独特性,沙漠旅游景观具有独特性强(非凡性强)的特点。这里建立的生态体系,建设的沙漠博物馆和世界沙生植物博览园,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所以能吸引高端游客到来。

措施:除了景观的独特性外,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优质的服务水平。所以要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

(1)这里的“乌金”是指____________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基地。

(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_____ ________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遭受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

(3)根据材料二,“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煤炭;能源(煤炭、重化工业)

(2)①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暖温带向中温带季风、森林向草原);流水;风力(不分先后);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3)降水集中,以暴雨为主;流量大,含沙量大(成正相关关系)

(4)煤炭丰富;临近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

(5)开发煤炭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产业结构偏重,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D省南部的山脉名称_________,C是______煤矿。

(2)B河谷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充分发挥A省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当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产业链。

(4)制约A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5)A省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该省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A省煤炭的开发给该省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秦岭;大同

(2)地壳断裂下陷和流水堆积作用

(3)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4)水土流失

(5)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造成大气污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甲、乙两工业基地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同区位因素是:甲工业基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乙工业基地具有_______

__________。

(3)乙工业基地当前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你认为今后应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才能实现重新振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路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

(2)发达的内河航运;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丰富,海运便利

(3)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②进一步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③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⑤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中国光照资源图

 (1)按照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可再生太阳能与风能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

(3)有利: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不利:成本高,施工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德国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为德国重要的传统工业区_____区。

(2)简述该工业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发展陷入困境,逐步走向衰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中,_______工业基地应该借鉴该工业区的经验。从该工业区的发展经验中,你能为我国该类工业基地提出哪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鲁尔

(2)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较近;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广阔的市场等。(至少答四点)

(3)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恶化等(至少答四点)

(4)辽中南;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至少答两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日益重视能源结构调整。读图回答问题。

(1)核能在能源各项分类中,属于____________①常规能源②可再生能源③新能源④清洁能源⑤来自地球内部能源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④⑤

(2)我国"西电东送"的北路,把____地区的水电和山西、内蒙的________电站火电输送到京津唐地区,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3)根据《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我国确定了13个新建核电站站址,简要分析这些核电站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

(2)黄河上游,坑口

(3)分布特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呈带状分布。区位因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大,但各类能源储量和牛产量小,能源不能自给;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东部沿海地区铁路运输紧张,不能满足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运输;核能具有能量密集,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核电站可以接近工业中心。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经济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