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共3383题
1
题型:
单选题
|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监督”之下,以下条约内容能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19世纪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年代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在中国近代史上德国、俄国、法国三国最早采取联合行动是因为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从现代化的角度研究以下事件,评价最低的是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但这个体制内却没有产生它所需要的人才,原因就是这个体制本身有个过滤机制,把有新思想的人都排除出去了。”这段话不能说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这一规定折射出日本的实际目的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在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引用了台湾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他“春愁”、“泪欲潸”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辛亥革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