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共3383题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共3383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

[ ]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其中不属实的是

[ ]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项规定出自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 ]

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请问此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抚台,老是同敝国人作对。从此任接手以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部小说可能以下列哪个事件作为背景

[ ]

A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

B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

C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

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2年的某一天,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他们聊天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甲:“当年我曾经和康有为一起参加公车上书。”

B乙:“我和义和团一起在廊坊打过八国联军。”

C丙:“我家住在东交民巷,那里有洋人保护着."

D丁:“我读过梁启超草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

A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辛亥革命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