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 共1760题
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它的用途遍布各个行业。
(1)工业上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生产髙锰酸钾分为两个步骤。
①步骤一将软锰矿与过量的固体KOH和空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步骤二以石墨为阳极,铁为阴极,电解锰酸钾(K2MnO4)溶液,在_______(填“阴极区”或“阳极区”)得到高锰酸钾。阴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某研究小组用工业生产高锰酸钾产生的废渣——猛泥(含K2MnO4、MnO2及Pb、Ca等元素)和乳钢废酸液制取工业级碳酸锰(MnCO3),其流程如下:
③轧钢废酸中Fe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④操作I、操作II、操作III的名称是_______。
⑤溶液C中除含有Ca2+、Mn2+、H+外,还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
⑥若固体C中不含CaCO3,则溶液D中<_______。
[已知:Ksp(MnCO3)=1×10—11,Ksp(CaCO3)=5×10—9]
正确答案
(16分)(1)① 2MnO2+4KOH+O2 2K2MnO4+2H2O(3分)
② 阳极区(2分) 2H2O+2e—=H2↑+2OH—(3分)(2H+ + 2e—= H2↑也给3分)
(2)③ 将高价的锰元素还原成Mn2+(2分)
④ 过滤(2分)
⑤ K+、Na+、NH4+(2分)
⑥ 500(2分)
试题分析:(1)①根据题意,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升高为+6,由此推断氧化剂为空气中的氧气,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原子守恒推断,该反应式为2MnO2+4KOH+O2 2K2MnO4+2H2O;②锰元素的化合价由+6升为+7,发生氧化反应,根据电解原理推断,该反应在阳极区发生;电解质溶液中的H+、K+移向阴极,氧化性较强的H+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即2H++2e—=H2↑或2H2O+2e—=H2↑+2OH—;(2)③④⑤根据工艺流程图的目标产物逆推可知,锰元素的化合价由+6降为+2,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轧钢废酸中Fe2+可以将锰泥中的MnO4—还原为Mn2+,Fe2+被MnO4—氧化为Fe3+,调节溶液pH至4时,Fe3+完全变为Fe(OH)3沉淀,则操作I为过滤,溶液A的主要成分为Mn2+、Fe2+、Pb2+、Ca2+、H+等,固体A的成分为Fe(OH)3;Na2S溶液能除去Fe2+、Pb2+、H+等,分别生成FeS、PbS沉淀和H2S气体等,则操作II为过滤,溶液B的主要成分为Mn2+、Ca2+、S2—、Na+等;Na2S是盐,水解导致其溶液呈碱性,NH4HCO3在碱性条件下变为NH4+、CO32—,由于Ksp(MnCO3)
MnCO3(s)+Ca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500。
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难溶于水的磷酸盐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3(PO4)2(s)+10C(s)=6CaO(s)+P4(s)+10CO(g) ΔH1=+3359.26 kJ·mol-1
CaO(s)+SiO2(s)=CaSiO3(s) ΔH1=-89.61 kJ·mol-1
2Ca3(PO4)2(s)+6SiO2(s)+10C(s)=6CaSiO3(s)+P4(s)+10CO(g) ΔH3
则ΔH3=________kJ·mol-1。
(2)白磷中毒后可用CuSO4溶液解毒,解毒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
60 mol CuSO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Na2HPO4和Na3PO4可通过H3PO4与NaOH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________;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②Na2HPO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则显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磷的化合物三氯氧磷()与季戊四醇(
)以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时,可获得一种新型阻燃剂中间体X,并释放出一种酸性气体。季戊四醇与X的核磁共振氢蛮如下图所示:
①酸性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821.6 (2)3 mol (3)①4~5.5(介于此区间内的任意值或区间均可) c(HPO42—)>c(H2PO4—)
②3Ca2++2HPO42—=Ca3(PO4)2↓+2H+
(4)①HCl
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相关问题,得出合理答案。
(1)2Ca3(PO4)2(s)+10C(s)=6CaO(s)+P4(s)+10CO(g) ΔH=+3359.26 kJ·mol-1①
CaO(s)+SiO2(s)=CaSiO3(s) ΔH2=-89.61 kJ·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①+②×6得ΔH3=+2821.6 kJ·mol-1。
(2)该反应中,Cu2+转化为Cu+,则60 mol CuSO4转移60 mol e-,,1 mol P4被CuSO4氧化时得20 mol e-,所以60 mol CuSO4可以氧化3 mol P4。
(3)根据图像可知获得纯净的NaH2PO4应控制pH在4~5.5之间。pH=8时溶质主要是Na2HPO4和NaH2PO4。此时c(HPO42—)>c(H2PO4—)。加入CaCl2后,Ca2+结合HPO42—电离出的PO42—生成沉淀,促进了HPO42—的电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3++2HPO42—=Ca3(PO4)2↓+2H+。
(4)根据元素种类可以判定酸性气体是HCl,根据元素守恒及反应物季戊四醇的核磁共振氢谱、生成物X的核磁共振氢谱推出反应为
点拨:知识:反应热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方程式等。能力: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较大。
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控制掺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B中所装试剂是 ,E中冷水的作用是 ,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3)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 。
(4)粗产品中常含有POC1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5)通过下面方法可测定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
①迅速称取1.00g产品,加水反应后配成250 mL溶液;
②取以上溶液25.00mL,向其中加入10.00 mL 0.1000 mol/L碘水,充分反应;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0 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
④重复②、③操作,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8.40ml
已知: ,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 。
正确答案
(1)MnO2+4H++2Cl-Mn2++Cl2↑+2H2O
(2)浓H2SO4;冷凝PCl3防止其挥发;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烧瓶中和PCl3反应
(3)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白磷自燃;
(4)蒸馏
(5)79.75%
试题分析:(1)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2)干燥氯气用浓硫酸;根据表中PCl3的沸点可得,用冷水可以将其冷凝;根据信息可得PCl3不能遇见水蒸气,还要考虑进行尾气处理,故碱石灰的作用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烧瓶中和PCl3反应;(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需要排尽装置内的空气;(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利用沸点的不同将混合物分离,故蒸馏;(5)根据碘单质和Na2S2O3的反应求出剩余的碘单质,根据总的碘单质减去剩余的碘单质求出与H3PO3的物质的量,根据磷原子守恒得PCl3的物质的量,从而求出其质量分数。
硝酸铈铵[(NH4)2Ce(NO3)6]广泛应用于电子、催化工业,其合成路线如下:
(1)已知(NH4)2Ce(NO3)6受热易分解,某科研小组认为反应原理如下,请补充完整:(NH4)2Ce(NO3)6CeO2·8OH + 8_____↑;CeO2·8OH
CeO2+ 4H2O↑+2O2↑。
在空气中加热(NH4)2Ce(NO3)6,除固体颜色有变化外,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步骤Ⅰ中,将Ce(NO3)3·6H2O配成溶液,保持pH到4~5,缓慢加入H2O2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得到Ce(OH)4沉淀。该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298K时,Ksp[Ce(OH)4]=1×10—29。Ce(OH)4的溶度积表达式为Ksp=___________。
为了使溶液中Ce4+沉淀完全,即残留在溶液中的c(Ce4+)小于1×10—5mol·L-1,需调节pH为______以上。
(4)为了研究步骤Ⅲ的工艺条件,科研小组测定了(NH4)2Ce(NO3)6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硝酸中的溶解度,结果如图。从图中可得出三条主要规律:
① (NH4)2Ce(NO3)6在硝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O ;产生红棕色气体 (4分,每空2分)
(2)1:2 (3分)
(3)c(Ce4+)•[c(OH—)]4 (3分) ;8 (2分)
(4)②其它条件相同时,S随c(HNO3)减小而增大 (2分)
③c(HNO3)越小,温度对S的影响越大或c(HNO3)越大,温度对S的影响越小 (2分)
试题分析:(1)根据原子个数守恒、质量守恒可知,(NH4)2Ce(NO3)6CeO2·8OH + 8NO↑;由于在此过程中有O2产生,常温下,NO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在配制过程中Ce由+3价升高到+4价,作还原剂,H2O2中O由—1价降低到—2价,作氧化剂,因H2O2中含有2个—1价的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3)沉淀Ce(OH)4存在的平衡为Ce(OH)4(s)
Ce4+(aq)+4OH—(aq),故Ksp[Ce(OH)4]=c(Ce4+)•[c(OH—)]4;c(OH—)=
=
=1×10—6,298K时,Kw=1×10—14,c(H+)=1×10—8,即pH=8;(4)根据图像中曲线的走势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NH4)2Ce(NO3)6随c(HNO3)减小而增大;根据图像中硝酸的浓度变化结合(NH4)2Ce(NO3)6的曲线,可知c(HNO3)越小,温度对(NH4)2Ce(NO3)6的溶解度的影响越大或c(HNO3)越大,温度对(NH4)2Ce(NO3)6的溶解度的影响越小。
Ⅰ.某溶液中仅含下表离予中的5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相等都为0.0lmol。
①若向原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③若向原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先向原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盐酸,再加入KSCN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后,用排水法收集所产生的气体并使气体恰好充满容器,将容器倒置于水槽中,再向容器中通入___________mLO2(气体体积均指标准状况),能使溶液充满该容器。
Ⅱ.amolCu2S和bmol FeS投入到v L c mol/L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生成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可以看作Cu(NO3)2、Fe(NO3)3和H2SO4的混合溶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mol(用同时含有a、b、v、c的表达式表示)。
Ⅲ.已知CH4(g)+2O2(g)CO2(g)+2H2O(l) △H1=a kJ/mol欲计算反应CH4(g)+4NO(g)2N2(g)+CO2(g)+2H2O(l)的焓变△H2,则还需要查找某反应的焓变△H3,当反应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时△H3=b kJ/mol,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此计算出△H2=_____________kJ/mol(用含a和b的式子表示)。
正确答案
I.(1)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血)红色(2分)(只要给出溶液变成(血)红色即得分)
3Fe2++4H++NO3-=3Fe3++NO↑+2H2O、Fe3++3SCN-= Fe(SCN)3(写成可逆符号给分)(2分)
(2)Fe2O3、CuO(2分)(漏写一种得一分,有错写不给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56(2分)
Ⅱ. (2分)
Ⅲ. N2(g) + O2(g)=2NO(g) △H3 =" b" kJ/mol (2分) a - 2b(2分)
或2NO(g)=N2(g) + O2(g) △H3 =" b" kJ/mol a +2b
试题分析:依题意可以推出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种类应有Fe2+,NO3-,Cu2+ ,SO42-,Cl-。可以回答问题(1)。(2)应考虑Fe(OH)2在加热时生成Fe(OH)3,Cu(OH)2和Fe(OH)3在灼烧时生成Fe2O3、CuO。(3)因为4NO + 3O2 + 2H2O = 4HNO3,利用Fe2+的量为0.01mol,可以算出O2的体积。Ⅱ利用电子得失守恒可以推出被氧化的硝酸为,用硝酸的总量减去被氧化的硝酸可以求出。Ⅲ可以利用盖斯定律,欲计算反应CH4(g)+4NO(g)2N2(g)+CO2(g)+2H2O(l),我们还需要知道N2与NO的关系。带入N2(g) + O2(g)=2NO(g) △H3 =" b" kJ/mol,△H2=△H1-2△H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