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反应与能量
- 共8781题
(1)(4分)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点表示:______
C点表示:______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②图中△H=______kJ/mol.
(2)(4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热量(25℃、101kPa下测得)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若1mol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45kJ,则反应H2(g)+O2(g)=H2O(l)的△H=______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H=______kJ/mol.
正确答案
(1)①因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为活化能,反应热可表示为A、C活化能的大小之差,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
故答案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无;
②因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所以2molSO2(g)氧化为2molSO3的△H=-198kJ•mol-1,
则2SO2(g)+O2(g)=2SO3(g)△H=-198KJ•mol-1,故答案为:-198;
(2)①生成1mol水需要0.5mol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H=-241.8 kJ•mol-1,
故答案为:H2(g)+O2(g)=H2O(g)△H=-241.8 kJ•mol-1.
②1mol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45kJ,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H2(g)+O2(g)=H2O(l)的△H=-(241.8+45)=-286.8 kJ•mol-1,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为△H=-286.8 kJ•mol-1,故答案为:-286.8;-286.8.
(8分)(1) 在25℃、101 kPa下,1 g液态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7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为 。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热285.8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反应2H2(g) + O2(g) === 2H2O(g)的△H=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分)(1)2CH3OH(l)+3O2(g) ="==" 2CO2(g)+4H2O(l) ∆H=" -1452.8" kJ·mol-1
或者CH3OH(l)+
O2(g) ="=="
CO2(g)+
H2O(l) ∆H=" -22.7" kJ·mol-1
(本题3分,状态没注明,不给分,∆H符号,热值,单位错各扣1分,)
(2) H2(g)+O2(g)="==" H2O( l ) DH=-285.8 kJ·mol-1; △H= - 483.6 kJ·mol-1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反应热关系的方程式。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明确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②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固体有不同晶态时,还需将晶态注明,例如S(斜方),S(单斜),C(石墨),C(金刚石)等。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aq代表水溶液,(aq) 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
③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
④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反应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若在常温常压时可省略。
(1)1L1mol/LH2SO4溶液与2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由此推知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__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1L1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浓H2SO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关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57.3 kJ/mol;1/2H2SO4(aq) +NaOH(aq)=1/2Na2SO4(aq)+H2O(l)
(2)ΔH1>ΔH2>ΔH3
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C3H8 +5O2 = 3CO2+ 4H2O。
(1)已知: 2C3H8(g) + 7O2(g) =" 6CO(g)" + 8H2O(l) ∆H1
C(s) + O2(g) = CO2 (g) ∆H2
2C(s) + O2(g) = 2CO(g) ∆H3
则C3H8(g) +5O2((g) = 3CO2(g) + 4H2O(l) ∆H= (用∆H1、∆H2、∆H3表示)
(2)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电池工作时CO32-移向 ;用该电池电解1000 mL 1mol/L的AgNO3溶液,此电解池的反应方程式为 ;当电池消耗0.005 mol C3H8时,被电解溶液的pH为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
(1)1/2∆H1-3/2 ∆H3+3∆H2
(2)O2+2CO2+4e-2CO32-;负极;
4AgNO3+2H2O 4Ag+O2↑+4HNO3 ; 1
试题分析:(1)2C3H8(g) + 7O2(g) =" 6CO(g)" + 8H2O(l) ∆H1 ①
C(s) + O2(g) = CO2 (g) ∆H2 ②
2C(s) + O2(g) = 2CO(g) ∆H3 ③
则由盖斯定律 ①/2+3×②- 3/2×③ 得到C3H8(g) +5O2((g) = 3CO2(g) + 4H2O(l)
∆H=1/2∆H1-3/2 ∆H3+3∆H2;
(2)C3H8(g) +5O2((g) = 3CO2(g) + 4H2O(l)正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电池工作时CO32-阴离子移向负极。电解AgNO3溶液的方程式4AgNO3+2H2O 4Ag+O2↑+4HNO3;当电池消耗0.005 mol C3H8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已知4AgNO3+2H2O
4Ag+O2↑+4HNO3中,e-H+ ,生成H+的物质的量是0.1 mol,c(H+)=0.1 mol/L, pH=1
(6分)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SiH4是一种无色的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H2O,已知室温下2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在25℃、101kPa下,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mol 液态水放热57.3kJ。写出稀硫酸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
(3)已知60g C(s)与高温水蒸气反应制取CO和H2时吸收657.5KJ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有错无分)(1)SiH4(g)+2O2(g)=SiO2(s)+2H2O(l) ΔH=-1427.2kJ·mol-1
(2)H2SO4(aq)+NaOH(aq)=Na2SO4(aq)+2H2O(l) ΔH=-114.6kJ·mol-1[来源]
(3)C(s)+H2O(g)=CO(g)+H2(g) ΔH=+131.5kJ·mol-1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反应热关系的方程式。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明确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②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固体有不同晶态时,还需将晶态注明,例如S(斜方),S(单斜),C(石墨),C(金刚石)等。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aq代表水溶液,(aq) 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
③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
④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反应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若在常温常压时可省略。
(1)2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kJ,所以1molSiH4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9.2kJ×16=1427.2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是SiH4(g)+2O2(g)=SiO2(s)+2H2O(l) ΔH=-1427.2kJ·mol-1。
(3)60g C(s)与高温水蒸气反应制取CO和H2时吸收657.5KJ热量,则1mol碳吸收的热量是657.5KJ÷5=131.5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是C(s)+H2O(g)=CO(g)+H2(g) ΔH=+131.5kJ·mol-1。
Ⅰ.氨气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如图是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生成液态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由N2和H2合成1molNH3时可放出46.2kJ/mol的热量.从手册上查出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H-H键的键能是436.0kJ/mol,则N-H键的键能是______kJ/mol.
Ⅱ.已知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为:
(1)写出该条件下CH3OH(l)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根据盖斯定律完成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2H2(g)═CH3OH(l)△H=______.
(3)现有H2和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共放出热量3242.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A.1:1B.1:3C.1:4D.2:3.
正确答案
I(1)由图可以看出,断裂molN2(g)和
molH2(g)的吸收能量为akJ,形成1molNH3(g)的所放出的能量为bkJ,
所以,molN2(g)+
molH2(g)⇌NH3(g)△H=(a-b)kJ/mol,
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l)放出的热量为ckJ,
所以有:molN2(g)+
molH2(g)⇌NH3(l)△H=(a-b-c)kJ/mol,
即:N2(g)+3H2(g)=2NH3(1)△H=2(a-b-c)kJ•mol-1,
故答案为:N2(g)+3H2(g)=2NH3(1)△H=2(a-b-c)kJ•mol-1;
(2)N2和H2合成NH3的方程式为:N2+3H22NH3,由N2和H2合成1molNH3时可放出46.2kJ/mol的热量,则反应的△H=-2×46.2=-92.4kJ/mol,
1molN2和3molH2反应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mol×948.9kJ•mol-1+3×436.0kJ•mol-1=2256.9kJ,
N-H键的键能为x,形成2molNH3需要形成6molN-H键,则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6x,
则2256.9-6×x=-92.4kJ/mol,解得x=391.55kJ/mol,
故答案为:391.55;
II(1)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726.5KJ;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6.5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O2(g)═CO2(g)+2H2O(l)△H=-726.5 kJ•mol-1;
(2)依据题干写出物质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①CH3OH(l)+O2(g)=CO2(g)+2H2O(l);△=-726.5KL/mol;
②CO(g)+O2(g)=CO2(g)△H=-283KJ/mol;
③H2(g)+O2(g)=H2O(l)△H=-285.5KJ/mol;
依据盖斯定律③×2+②-①得到:CO(g)+2H2(g)=CH3OH(l)△H=-128.1KJ/mol;
故答案为:-128.1KJ/mol;
(3)有H2和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物质的量==5mol,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共放出热量3242.5kJ,设H2物质的量为X、CH4物质的量为5-X;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H2(g)+O2(g)=H2O(l)△H=-285.5KJ/mol;
1 285.5KJ
X 285.5XKJ
CH4(g)+2O2(g)=CO2(g)+H2O(l)△H=-890.3KJ/mol;
1 890.3KJ
5-X (5-X)×890.3KJ
285.5XKJ+(5-X)×890.3KJ=3242.5kJ
解得到:X=2mol,甲烷物质的量为3mol
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
故答案为:D.
已知H2 ( g ) + 1/2O2 ( g ) = 2H2O ( g )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H _________(填“< 0”或“> 0”)
正确答案
(1)活化能,反应热;
(2)放热,<0;
2011年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两天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成功对接。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是长征系列火箭的常规推进剂。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2H8N2+2N2O43N2+2X+4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O2 B.CO2 C.H2
(2)1 g液态偏二甲肼与足量的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Q kJ热量,则相同条件下0.1 mol偏二甲肼发生该反应能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kJ (选填下列编号字母)。
A.6Q B.30Q C.60Q
正确答案
(1)B (2)A
试题分析:(1)由质量守恒可知,X的化学式为CO2(2)1g偏二甲肼放出的热量为Q,0.1mol的偏二甲肼质量为6g,因此放出的热量为6Q。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
(1)500°C、50Mpa时,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 N2、3n mol H2,经过t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反应前与平衡时的比值
为 ; t min内用NH3表示的速率是
(2)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2kJ/mol(表示当生成2 mol NH3时放出92.2KJ的热)。有关键能:N≡N:945.6kJ/mol ;N-H:391.0kJ/mol,则H—H键能为 KJ/mol
正确答案
(6分)(1)(2分);2an / Vtmol·L-1·min-1(2分)
(2)436.1kJ/mol (2分)
试题分析:(1) N2(g)+3H2(g)2NH3(g)
起始量(mol) n 3n 0
转化量(mol) na 3na 2na
平衡量(mol) n-na 3n-3na 2na
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反应前与平衡时的比值为
t min内用NH3表示的速率是=2an / Vtmol·L-1·min-1
(2)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新化学键时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945.6kJ/mol+3×x-2×3×391.0kJ/mol=-92.2 KJ/mol,解得x=436.1kJ/mol。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的答题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速率的会议以及反应热的计算依据,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工业上可利用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生产甲醇(如反应④).已知:
①CO(g)+O2(g)=CO2(g)△H=-283.0kJ/mol
②H2(g)+O2(g)=H2O(l)△H=-285.8kJ/mol
③CH3OH(g)+O2(g)=2H2O(l)+CO2(g)△H=-761.7kJ/mol
④CO(g)+2H2(g)=CH3OH(g)
(1)反应④的△H=______,△S______(填“>”“<”或“=”).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④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维持H2浓度和容器的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将______(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判断
(3)工业上用反应④低压合成甲醇,在230℃~270℃最为有利.为研究合成气最合适的起始组成比,分别在230℃、250℃和270℃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30℃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______(填字母);工业生产适宜采用的合成气组成比n(H2):n(CO)的范围应是______.(填字母)
A.1:1~1.5:1 B.2.2:1~3:1 C.3.5:1~4.5:1
(4)原料气中含有少量CO2对CO合成甲醇的转化率有一定影响.科学家为研究这一影响,在同一容器中分别进行以下5组实验.
表中5组实验中,控制不变的实验条件是压强、催化剂、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
(1)反应④CO(g)+2H2(g)=CH3OH(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少的反应,熵变减少小于0;根据盖斯定律得到:
①+2×②-③: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H=-92.9KJ/mol
故答案为:△H<0;△S<0;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④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维持H2浓度和容器的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压强减小,平衡逆向进行,故答案为:B.
(3)工业上用反应④低压合成甲醇,在230℃~270℃最为有利.为研究合成气最合适的起始组成比,分别在230℃、250℃和270℃进行实验,结果如图.合成甲醇是放热反应,温度越低转化率越大,结合图象可知,230℃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 X,;工业生产适宜采用的合成气组成比n(H2):n(CO)的范围应反应中 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大,提高氢气的量会提高一氧化碳的转化率,所以n(H2):n(CO)>2:1,选项中氢气量过量多小号原料,故选B.
故答案为:X,B;
(4)表中5组实验中,根据数据分析判断,控制不变的实验条件是压强、催化剂、温度、CO和H2的体积分数之比等,故D答案为:温度、CO和H2的体积分数之比;
(6分)发射卫星用N2H4为燃料,NO2为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
N2(g)+2O2(g)=2NO2(g) ⊿ H1 = + 67.7kJ/mol;
N2H4(g)+O2(g)= N2(g)+2H2O(g) ⊿ H2 = - 534kJ/mol;
2H2(g)+ O2(g)= 2H2O(g) ⊿ H3 = - 484kJ/mol;
H2(g)+F2(g)=2HF(g) ⊿ H4 = - 538kJ/mol
写出N2H4与 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N2H4与F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N2H4(g)+2NO2(g)=3N2(g)+4H2O(g) ΔH=–1135.7 kJ·mol-1,
(2)N2H4(g)+2F2(g)=N2(g)+4HF(g) ΔH=–1126kJ·mol-1。
试题分析:若:(1) N2(g)+2O2(g)=2NO2(g) ⊿ H1 = + 67.7kJ/mol;
(2) N2H4(g)+O2(g)= N2(g)+2H2O(g) ⊿ H2 = - 534kJ/mol;
(3) 2H2(g)+ O2(g)= 2H2O(g) ⊿ H3 = - 484kJ/mol;
(4) H2(g)+F2(g)=2HF(g) ⊿ H4 = - 538kJ/mol
把(2)´2-(1),运用盖斯定律可得:
2N2H4(g)+2NO2(g)=3N2(g)+4H2O(g) ΔH=- 534kJ/mol´2-67.7kJ/mol= –1135.7kJ·mol-1
把(2)-(3)-(4)´2,运用盖斯定律可得:
N2H4(g)+2F2(g)=N2(g)+4HF(g)
ΔH=- 534kJ/mol-(- 484kJ/mol)-(- 538kJ/mol)´2= –1126kJ·mol-1
点评:本题考查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要求学生对盖斯定律掌握较好。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小题1:在农村推广建造沼气池,不仅能有效地利用 能,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的肥料。已知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请写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小题2:某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甲烷燃料电池。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是 (填a或b),正极反应为 。若以该电池为电源,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如右图乙所示),则Y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电解过程中共消耗标准状况下甲烷0.56L,则理论上可析出金属铜 g。
正确答案
小题1:生物质; 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小题2:a; O2+4H++4e-=2H2O ; 2Cl--2e-=Cl2 ↑ ; 6.4
小题1:考查能量的相互转化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可产生沼气,该过程利用的是生物质能。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是0.5mol,所以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小题2:在燃料电池中负极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甲烷在负极通入,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根据装置图的结构可判断,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O2+8H++8e-=4H2O,负极反应式为CH4-8e-+2H2O=CO2+8H+。Y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溶液中的阴离子氯离子在阳极放电,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阴极铜离子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0.56L甲烷失去的电子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的铜是
,质量是0.1mol×64g/mol=6.4g。
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H2(g)+
Cl2(g)的△H为______.
正确答案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 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H=-184.6kJ•mol-1,
改变方向,焓变变为正值,系数除以2,焓变也除以2,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HCl(g)=H2(g)+
Cl2(g)△H=+92.3kJ•mol-1,
故答案为:+92.3kJ•mol-1.
据报道,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悉尼奥运会火炬燃料为丁烷和丙烷混合气。
(1)常温、常压下,等体积的丙烷和丁烷完全燃烧恢复到原状态,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_______。
(2)已知丁烷的燃烧热为2880 kJ/mol,1 mol丙烷和丁烷(物质的量之比1∶1)的混合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550 kJ。写出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SO2(g)+O2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
。
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4
(2)C3H8(g)+5O2(g)==3CO2(g)+4H2O(l) △H=-2220kJ/mol
(3)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没有影响
已知各破坏1 mol N≡N键、H—H键和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 kJ、436 kJ、391 kJ。计算1 mol N2(g)和3 mol H2(g)完全转化为NH3(g)的能量变化理论值为 。
正确答案
放出了92 kJ的能量
N2(g)与H2(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
使1 mol N≡N键断裂需吸收946 kJ的能量,
使3 mol H—H键断裂共需吸收436 kJ·mol-1×3 mol="1" 308 kJ的能量,
因此使1 mol N2(g)和3 mol H2(g)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共需吸收的能量为
946 kJ+1 308 kJ="2" 254 kJ。
而2 mol NH3(g)中含6 mol N—H键,形成6 mol N—H键时放出的能量为
391 kJ·mol-1×6 mol="2" 346 kJ 。
因此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2 346 kJ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2 254 kJ之差为92 kJ,即放出了92 kJ的能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