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反应与能量
- 共8781题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以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也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
(1)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下图I是合成氨反应的能量与反应过程相关图(未使用催化剂);图D是合成気反应在2L容器中、相同投料情况下、其它条件都不变时,某一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反应的影响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E.图II是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图,且TA>TB;
F.该反应的平銜常数KA
G.在曲线A条件下,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消耗N2的平均速率为mol/(L·min)
(3) —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N2和7 mol H2,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的压强为起始时的倍,则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在同一温度,同一容器中,将起始物质改为amol N2 b molH2 c mol NH3 (a,b,c均不为零)欲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与原平衡相同,则a,b,c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用含a,b,c的表达式表示),且欲使反应在起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4)已知H2(g)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试写出表示NH3(g)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以氨气为燃料可以设计制氨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经測定,该电作过程中每放出1molN2实际提供460kJ的电能,则该燃料电池的实际效率为_____(燃料电池的实标效率是指电池实际提供的电能占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出的全部能量的百分数)
正确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分) (2)AEFG (2分)
(3)0.25L2·mol-2(2分,平衡常数不带单位也给分);
a+0.5c=2、b+1.5c=7(2分);2<c<4(2分)
(4)NH3(g)+O2(g)=
H2O(l)+
N2(g) △H=-382.5kJ/mol(2分)
2NH3-6e-+6OH-=6H2O+N2(2分) 60.1%(1分)
试题分析:(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根据图像I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ΔH=312.4kJ/mol=404.8kJ/mol=-92.4kJ/mol,A正确;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所以使用催化剂会使E1的数值增大,B不正确;为了提高转化率,工业生产中反应的浓度并不是越低越好,C不正确;根据图像Ⅱ可知,曲线A首先达到平衡状态,这说明曲线A的反应速率快。但平衡时曲线A表示的氨气物质的量低,由于正方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所以曲线Ⅱ中表示的条件是升高温度,所以选项D不正确,E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常数减小,因此选项F正确。根据图像Ⅱ可知,反应进行到t1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是n1mol,所以消耗氮气的物质的量是2n1mol,所以在曲线A条件下,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消耗N2的平均速率为mol/(L·min),G正确,答案选AEFG。
(3) N2(g)+3H2(g)2NH3(g)
起始浓度(mol/L) 1 3.5 0
转化浓度(mol/L) x 3x 2x
平衡浓度(mol/L) 1-x 3.5-3x 2x
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的压强为起始时的倍
所以×4.5=1-x+3.5-3x+2x
解得x=0.5
所以该温度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0.25L2·mol-2
对于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即△n≠0的体系):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即可,据此可知欲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与原平衡相同,则a,b,c满足的关系为a+0.5c=2、b+1.5c=7。由于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是2mol,所以要欲使反应在起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的取值范围是c>2。当起始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0时,氨气的物质的量最大,所以根据a+0.5c=2、b+1.5c=7可知,c=4或4.7,因此c的取值范围是2<c<4。
(3)H2(g)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0.5O2(g)=H2O(l) △H=-285.8 kJ/mol…①,所以根据N2(g)+3H2(g)2NH3(g) △H=-92.4kJ/mol…②可知,②÷2-①×
即得到热化学方程式NH3(g)+
O2(g)=
H2O(l)+
N2(g) △H=-382.5kJ/mol。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在该燃料电池中氨气失去电子,在负极通入,其电极反应式是2NH3-6e-+6OH-=6H2O+N2。根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N2放出765kJ能量,而实际提供460kJ的电能,所以该燃料电池的实际效率为
×100%=60.1%。
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①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 ΔH1=+489.0 kJ·mol-1
C(石墨)+CO2(g)=2CO(g) ΔH2=+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燃烧反应可设计成CO/O2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将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
②曲线Ⅰ、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________KⅡ(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投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3)用0.10 mol·L-1盐酸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和20.00 mL 0.10 mol·L-1氨水所得的滴定曲线如下:
请指出盐酸滴定氨水的曲线为________(填“A”或“B”),请写出曲线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Fe2O3(s)+3CO(g)=2Fe(s)+3CO2(g) ΔH=-28.5 kJ·mol-1
②CO+4OH--2e-=CO32—+2H2O
(2)①CD
②大于
③0.4<c≤1
(3)B c(NH4+)>c(Cl-)>c(OH-)>c(H+)
(1)①根据盖斯定律,第一个方程式减去3乘以第二个方程式得Fe2O3(s)+3CO(g)=2Fe(s)+3CO2(g) ΔH=ΔH1-3ΔH2=489.0 kJ·mol-1-3×172.5 kJ·mol-1=-28.5 kJ·mol-1。②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O+O2+4OH-=2CO32—+2H2O……①,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②,(①-②)÷2得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O32—+2H2O。
(2)①A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使比值减小;B项,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平衡不移动,比值不变;C项,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平衡正向移动,使比值增大;D项,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使比值增大。②曲线Ⅱ优先达到平衡且平衡时生成物CH3OH的物质的量小,说明曲线Ⅱ对应的温度高,升高温度放热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③甲、乙为等效平衡,甲起始时n(CO2)=1 mol,所以c≤1;利用三段式法可求得甲达到平衡时n(CH3OH)=n(H2O)=0.4 mol,要维持乙中反应起始时逆向进行,需使c>0.4。
(3)NH3·H2O是弱碱,浓度均为0.10 mol·L-1的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pH小,故盐酸滴定氨水的曲线是B;a点pH>7,说明该点氨水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NH4Cl和NH3·H2O,故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H4+)>c(Cl-)>c(OH-)>c(H+)
2013年12月15日4时搭载长征系列火箭的“玉兔号”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实现了五星红旗耀月球的创举。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燃料,通常用肼(N2H4)作燃料,N2O4做氧化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 + 2O2(g) ="=" 2NO2(g) ΔH= + 67.7kJ·mol-1
N2H4(g) + O2(g)="=" N2(g) + 2H2O(g) ΔH= - 534.0kJ·mol-1
2NO2(g) N2O4(g) ΔH=" -" 52.7kJ·mol-1
写出气态肼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工业上用次氯酸钠与过量的氨气反应制备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上可以用下列反应原理制备氨气:
2N2(g)+6H2O(l)4NH3(g)+3O2(g) ΔH= Q kJ·mol-1
①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则此反应的 Q 0 (填“>”“<”或“=”)。
②若起始加入氮气和水,15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H3的浓度为0.3mol/L,则用氧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③常温下,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选填编号).
E.若向容器中继续加入N2,N2的转化率将增大
(4)最近华南理工大提出利用电解法制H2O2并以此处理废氨水,装置如图。
①为不影响H2O2的产量,需要向废氨水加入适量硝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5,则所得废氨水溶液中c(NH4+) c(NO3-)(填“>”“<”或“=”);
②Ir—Ru惰性电极有吸附O2作用,该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
③理论上电路中每转移3mol电子,最多可以处理NH3·H2O的物质的量为 。
正确答案
(1)2N2H4(g) + N2O4(g)=3N2(g) + 4H2O(g) ΔH=-1083.0 kJ·mol-1(3分)
(2)NaClO + 2 NH3 =N2H4 + NaCl + H2O (2分)
(3)① >(2分)② 0.015mol·L-1·min-1(2分)
③ ABC(3分,少选一个扣1分,错选不得分)
(4)①< ②O2+2H++2e- =H2O2 ③1mol (毎空各2分)
试题分析:(1)①N2(g)+2O2(g)═2NO2(g)△H=+67.7kJ•mol-1
②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1
③2NO2(g)═N2O4(g)△H=-52.7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②-(①+③)得到2N2H4(g)+N2O4(g)═3N2(g)+4H2O(g)△H="-1" 083.0 kJ•mol-1。
(2)次氯酸钠与过量的氨反应制备肼氨气被氧化为肼,本身被还原为氯离子,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写出化学方程式为:NaClO+2NH3═N2H4+NaCl+H2O
(3)①根据图中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逐渐增大,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0。
②v(O2)=3/4v(NH3)=3/4×0.3mol/L÷15min= 0.015mol·L-1·min-1。
③A、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正确;B、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所以v(N2)/v(O2)=2∶3,正确;C、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再变化,所以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正确;D、因为密闭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所以通入稀有气体,原气体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错误;E、若向容器中继续加入N2,N2的转化率将减小,错误。
(4)①,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c(H+)=C(NO3‾)+c(OH‾),因为溶液的pH为5,则c(H+)>c(OH‾),所以c(NH4+)
②因为溶液的pH为5,含有较多H+,根据题意和图可知O2在H+存在的情况下得电子生成H2O2,电极方程式为:O2+2H++2e- =H2O2
③根据示意图可知NH3·H2O被氧化为N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NH3·H2O ~ 3e‾,所以理论上电路中每转移3mol电子,最多可以处理NH3·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
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
以上反应达到平衡后,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以下措施有利于提高H2O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已知:C(s)+CO2(g)2CO(g) ΔH=+172.5 kJ·mol-1,则CO(g)+H2O(g)
CO2(g)+H2(g)的焓变ΔH=________。
(3)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作电极,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该电池提供的电能电解60 mL NaCl溶液,设有0.01 mol CH3OH完全放电,NaCl足量,且电解产生的Cl2全部逸出,电解前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
(4)将一定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通过计算求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________。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反应进行到t 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若用200 mL 5 mol/L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生产是把水煤气中的混合气体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较纯H2用于合成氨。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实验室模拟化工生产,分别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N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实验Ⅰ比较,实验Ⅱ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比实验Ⅰ的温度要高,其他条件相同,请在图乙中画出实验Ⅰ和实验Ⅲ中NH3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正确答案
(1)AD
(2)-41.2 kJ·mol-1
(3)CH3OH(g)+H2O-6e-=CO2+6H+ 14
(4)K==0.17 3CO2+5OH-=2CO32—+HCO3—+2H2O
(5)①使用催化剂
②
(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反应物平衡转化率升高,A项正确;增加固体反应物的量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B项错误;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C项错误;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平衡转化率升高,D项正确。(2)根据盖斯定律,方程式C(s)+H2O(g)CO(g)+H2(g)与C(s)+CO2(g)2CO(g)相减可得CO(g)+H2O(g)CO2(g)+H2(g),则ΔH=+131.3 kJ·mol-1-172.5 kJ·mol-1=-41.2 kJ·mol-1。(3)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酸性条件下,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总反应减去正极反应可得负极反应为CH3OH(g) +H2O-6e-=CO2+6H+;0.01 mol CH3OH完全放电可提供0.06 mol电子,则电解NaCl溶液时电路中流过的电子为0.06 mol,生成OH-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溶液中c(OH-)=1 mol/L,pH=14。
(4)由题目所给数据可知:
CO(g) + H2O(l)CO2(g) + H2(g)
起始量 2.0 mol 1.0 mol 0 0
转化的量 0.4 mol 0.4 mol 0.4 mol 0.4 mol
平衡量 1.6 mol 0.6 mol 0.4 mol 0.4 mol
平衡浓度 0.8 mol/L 0.3 mol/L 0.2 mol/L 0.2 mol/L
则K=≈0.17;由题意可知,CO2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可知产物中CO32—和HCO3—共存。(5)①与实验Ⅰ比较,实验Ⅱ中反应速率加快且反应物平衡转化率没有改变,故改变的条件为使用了催化剂;②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则在曲线中早到达拐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生成物浓度降低
化学反应变化过程及结果的研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研究:
则:2CO(g)+O2(g)=2CO2(g)△H= kJ·mol-1。
(2)关于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研究:
工业生产尿素的原理是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 (g)+ CO2 (g) CO(NH2)2 (l) + H2O (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温度(T / ℃)关系如下:
①焓变ΔH _______0 (填“>”、“<”或“=”)。
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原料气中的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氨碳比),下图(1)是氨碳比(x)与CO2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α随着x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
③上图中的B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
(3)关于电化学的研究:
铝是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图为Al-AgO电池的构造简图,电解质溶液为NaOH,它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该电池中铝电极反应式为 。用该电池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图(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关于电离平衡的研究:
人体血液里存在重要的酸碱平衡:,使人体血液pH保持在7.35~7.45,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其pH随c(HCO3-)∶c(H2CO3)变化关系如下表:
试回答:
正常人体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 电离程度(填“大于”、“小于”、“等于”);
②人体血液酸中毒时,可注射缓解 (填选项);
A.NaOH溶液 B.NaHCO3溶液 C.NaCl溶液 D.Na2SO4溶液
③ pH=7.00的血液中,c(H2CO3) c(HCO3-) (填“<”、“>”、“=”)
正确答案
(1)-a+2b-4c(2分)
(2)① < (2分) ②c(NH3)增大,平衡正向移动(2分) ③32% (3分)
(3)Al+4OH-―3e-=AlO2-+2H2O(2分) CO(NH2)2+8OH--6e-=CO32-+N2↑+6H2O (2分)
(4)①大于(1分); ②B(1分) ③<(1分)
试题分析:(1) 运用盖斯定律,可得要求化学反应的∆H=∆H1-2∆H2+4∆H3。
(2)①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逐渐减少,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②c(NH3)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
③B点氨碳比为4.0,设氨的物质的量为4n,CO2的物质的量为n,则转化的CO2为0.64n,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转化的氨为1.28n,则氨的转化率为:1.28n÷4n×100%=32%
(3)Al在OH‾存在条件下失去3e‾, 生成AlO2-,根据图(3)可以看出阳极产生N2,CO(NH2)2中的C转化为CO32‾,H与OH‾转化为H2O,配平可得电极方程式。
(4)正常人体血液pH保持在7.35~7.45,所以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HCO3‾能调节pH,起到缓冲作用,所以选B NaHCO3溶液,因为等浓度的H2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血液的pH为7.00,则H2CO3的程度小于H CO3‾的程度。
“神七”登天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的燃料,通常用肼(N2H4)作为燃料,N2O4做氧化剂。
(1)已知:N2(g) + 2O2(g) =2NO2(g) △H=+67.7 kJ·mol-1
N2H4(g) + O2(g) =N2(g) + 2H2O(g) △H=-534.0 kJ·mol-1
2NO2(g) N2O4(g) △H=-52.7 kJ·mol-1
试写出气态肼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工业上可用次氯酸钠与过量的氨反应制备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起始投入2 mol NH3和4 mol O2发生反应:
4NH3(g)+5O2(g)4NO(g)+6H2O(g) ΔH<0
测得平衡时数据如下:
①在温度T1下,若经过10min反应达到平衡,则1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v(NH3)= 。
②温度T1和T2的大小关系是T1 T2(填“>”、 “<”或“=”)。
(4)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O2↑+2H2O,则阴极反应为 。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上述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并说明理由 。
(5)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溶液为电解液。
如果某段时间内氢氧储罐中共收集到33.6L气体(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该段时间内水电解系统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正确答案
(14分)
(1)2N2H4(g) + N2O4(g)=3N2(g) + 4H2O(g) △H=-1083.0 kJ·mol-1 (2分)
(2)NaClO + 2 NH3 =N2H4 + NaCl + H2O (2分)
(3)0.08 mol•L—1 •min—1 (2分) < (2分)
(4)2CO2+4e—+2H2O=2CO+4OH—(或CO2+2e—+H2O=CO+2OH—)(2分)
不能,因为该反应的△H>0,△S
(5)2 (2分)
试题分析:⑴由盖斯定律:①N2(g) + 2O2(g) =2NO2(g) △H1=+67.7 kJ·mol-1
②N2H4(g) + O2(g) =N2(g) + 2H2O(g) △H2=-534.0 kJ·mol-1
③2NO2(g) N2O4(g) △H3=-52.7 kJ·mol-1
②×2―①―③得:△H=2△H2―△H1―△H3=-534.0 kJ·mol-1×2―67.7 kJ·mol-1 +52.7 kJ·mol-1=-1083.0 kJ·mol-1,答案: 2N2H4(g) + N2O4(g)=3N2(g) + 4H2O(g) △H=-1083.0 kJ·mol-1;⑵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思想,分析出氧化剂为NaClO,还原产物为NaCl,还原剂为NH3,氧化产物为N2H4,答案:NaClO + 2 NH3 =N2H4 + NaCl + H2O;⑶①由4NH3(g)+5O2(g)4NO(g)+6H2O(g) 的计量数关系得速率:v(NH3)=v(NO)=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NO在T2时物质的量少,说明进行的程度小,T2高于T1,答案:0.08 mol•L—1 •min—1, <;⑷用总反应2CO2=2CO+O2,减去阳极反应式
=O2↑+2H2O,得2CO2+4e—+2H2O=2CO+4OH—,答案:2CO2+4e—+2H2O=2CO+4OH—;2CO2=2CO+O2,△S小于0,△H大于0 ,△G=△H―T△S>0,所以反应不能自发,答案:不能自发,因为该反应的△H>0,△S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燃烧产物为SO2和Fe2O3。
(1)已知1g 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则表示FeS2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0.050molSO2(g)和0.030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则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____,S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
(3)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欲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4)反应:2SO2(g)+O2(g)2SO3(g) △H<0 , SO2的转化率在起始温度T1=673K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起始温度为T2=723K,请在图中画出温度T2下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正确答案
(1)4FeS2(s)+11O2(g)2Fe2O3(s)+8SO2(g) △H=-3408kJ/mol (2分)
(2)K=1.6×103(2分) 80% (2分) (3)B(1分,多选不得分)
试题分析:(1)FeS2完全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FeS2+11O22Fe2O3+8SO2,由于1g 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则4molFeS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7.1kJ×120×4=3408kJ,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FeS2(s)+11O2(g)
2Fe2O3(s)+8SO2(g) △H=-3408kJ/mol。
(2) 2SO2(g)+O2(g)2SO3(g)
起始浓度(mol/L) 0.050 0.030 0
转化浓度(mol/L) 0.040 0.020 0.040
平衡浓度(mol/L) 0.010 0.010 0.040
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600
SO2的平衡转化率=×100%=80%
(3)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Ar,容器容积不变,浓度不变,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不变,A不正确;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O2,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改变反应的催化剂平衡状态不变,C不正确;降低反应的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速率降低,D不正确,答案选B。
(4)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到达平衡的时间减少。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温度高不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SO2的转化率降低,因此正确的图像是。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意义。
(1) 工业生产可以用NH3(g)与CO2(g)经两步反应生成尿素,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则NH3(g)与CO2(g)反应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
(2)工业生产中用CO可以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ΔH=-90.1 kJ·mol-1 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100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 ____(mol·L-1)-2;
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和2a 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工业生产中用SO2为原料制取硫酸
①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O2和H2O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它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 ____________。
②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NaHSO3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可制得硫酸。电解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写出开始时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 ______。
(4)工业生产中用氨水吸收SO2
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与NH3溶于水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所得溶液呈 性。
正确答案
(1)2NH3(g)+CO2(g)=CO(NH2)2(s)+H2O(l) ΔH=-134 kJ·mol-1
(2)①小于 ②(V/a)2 ③增大
(3)①SO2+2H2O-2e-=4H++SO42- ②HSO3-+H2O-2e-=SO42-+3H+
(4)SO2 + NH3+H2O= NH4++HSO3— 酸性(1分)
试题分析:(1)由图示可知,两步反应的完成的热效应与一步完成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将两个反应相加可得2NH3(g)+CO2(g)=CO(NH2)2(s)+H2O(l) ΔH=-134 kJ·mol-1。
(2)①根据化学方程式CO(g)+2H2(g) CH3OH(g),正反应方向为气体系数减小的方向,所以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右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所以p1小于p2。
②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CO(g)+2H2(g) CH3OH(g)
初始浓度(mol•L‾1) a/V 2a/V 0
转化浓度(mol•L‾1) a/2V a/V a/2V
平衡浓度(mol•L‾1) a/2V a/V a/2V
所以K=a/2V÷[a/2V×(a/V)2]= (V/a)2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和2a molH2,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
(3)①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SO2失去电子生成SO42‾,配平得电极方程式:SO2+2H2O-2e-=4H++SO42-
②HSO3‾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转化为SO42‾:HSO3-+H2O-2e-=SO42-+3H+
(4)等物质的量的SO2与NH3溶于水充分反应,生成NH4HSO3,离子方程式为:SO2 + NH3+H2O=NH4++HSO3— ,NH4HSO3为酸式盐,在溶液中电离出H+,使溶液显酸性。
氨有着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化肥、硝酸、合成纤维等工业生产。
(1)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可生成氨气:
该反应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字母)。
(2)液氨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汽车燃料已越来越被研究人员重视。它在安全性、价格等方面较化石燃料和氢燃料有着较大的优势。氨在燃烧试验机中相关的反应有:
①
②
③
请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
、
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_________。
(3)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是:
=
①升高温度,反应的K值减小,则Q______(填“>”、“<”或“=”)0。
②若反应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系图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③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反应在第2 min到第4 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正确答案
(1)CD(2分)
(2)△H3=(3△H1+2△H2)/5(2分)
(3)①<(2分) ②AC(2分)
③0.75 mol·L-1·min-1(2分) 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2分) 3.0(2分)
试题分析:(1)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与c(NH3)·c(O2)和c(NO)·c(H2O)是否相等无关;反应达到平衡后,则一定有3v正(NH3)=2v逆(H2O);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总压不变,可说明反应已达平衡;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2)第三个反应中无NO,①×3+②×2可消去NO,然后除以5就可由①②两式得到③式。即:△H3=(3△H1+2△H2)/5。(3)①反应的K值减小,证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因而正反应放热,Q<0。②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H3的含量增大,H2O的含量降低,A、C错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NO的含量降低,B正确;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D正确。③第2 min到第4 min,NH3的浓度变化了1.2 mol·L-1,因而O2的浓度变化了1.2mol·L-1 ×5÷4=1.5 mol·L-1,其平均反应速率为0.75 mol·L-1·min-1。根据物质之间的浓度关系,不可能是加入了物质或减小了体积,但反应速率确实加快了,因而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升高了温度。由于第4 min到第6 min,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因而已经达到平衡,将相关数据代入K=,得K=3。
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 (l)+ H2O (l)+ CO2 (g)(NH4)2CO3 (aq) △H1
反应Ⅱ:NH3 (l)+ H2O (l)+ CO2 (g)NH4HCO3 (aq) △H2
反应Ⅲ:(NH4)2CO3 (aq) + H2O (l)+ CO2 (g)2NH4HCO3 (aq) △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1与△H2、△H3之间的关系是:△H3= 。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气体效率的影响,在温度为T1、T2、T3、T4、T5的条件下,将等体积等浓度的(NH4)2CO3溶液分别置于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并充入等量的CO2气体,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得趋势图(下图1)。则:
①△H3______0 (填“>”、“=”或“<”)。
②温度高于T3,不利于CO2的捕获,原因是 。
③反应Ⅲ在温度为K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下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K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趋势曲线。
(3)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写出1个) 。
(4)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 。
A.NH4Cl B.Na2CO3 C.HOCH2CH2OH D.HOCH2CH2NH2
正确答案
(1)2△H2—△H1 (3分)
(2)① < (3分)
②T3时,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温度高于T3,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3分)
③(3分)如图
(3)降低温度(或增加CO2浓度或压强) (2分)
(4)BD (2分,选对1个得1分,错选1个得0分)
试题分析:(1)根据已知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反应III的方程式可由②×2—①得,所以△H3 =2△H2—△H1 。
(2)①图1表示的是反应物CO2的浓度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出的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由于温度不同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不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所以达到平衡的的时间缩短。因此在该测定的反应时间内,部分达到平衡部分未达到平衡。图中温度高于T3 时,CO2的浓度开始上升,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再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导致反应物CO2的浓度增大。温度升高是反应逆向移动,说明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3<0。
②根据上述分析,T3 时,在该测定时间内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温度高于T3,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③图2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逐渐下降,平衡时趋于不变。由此可以得出正反应会使PH值降低,若反应逆向进行,则PH升高。所以若反应时间到达t1时升高温度,则反应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PH值会升高,重新达到平衡后PH值趋于不变,该图像如图所示。
(3)据上述分析,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可以适当降低温度,是平衡你正向移动,提高CO2的吸收量。而CO2是反应中唯一的气体,也可以通过增大压强或是CO2气体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增大CO2的吸收量。
(4)要能做CO2的捕获剂,则要能够和CO2反应,所以选项中可以和CO2反应的物质只能选BD。
Ⅰ:工业上用CO2和H2在一定条件发生如下反应合成甲醇并放出大量的热:CO2(g)+3H2(g)CH3OH(g)+H2O(g) ΔH1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H2(g)+O2(g)=2H2O(g) ΔH2
则反应2CH3OH(g)+3O2(g)=2CO2(g)+4H2O(g) ΔH= (用含ΔH1、ΔH2表示)
(2)若反应温度升高,CO2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写出在酸性环境中,甲醇燃料电池中的正极反应方程式
Ⅱ:生产甲醇的原料H2可用如下方法制得:CH4(g) + H2O(g) CO(g) + 3H2(g),一定温度下,将2 mol CH4和4 mol H2O通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反应室中,反应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4)反应进行到4分钟到达平衡。请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刚刚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H2)为 ;并求此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在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写出计算过程)。
(5)在第5分钟时将容器的体积瞬间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CO的浓度约为0.25 mol·L—1 ),请在图中画出第5分钟后H2浓度的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19(除指定外,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Ⅰ(1) 3ΔH2-2ΔH1 (2)减小 (3)O2 + 4e- + 4H+ = 2H2O
Ⅱ(4)0.075 mol·L-1·min-1
(此空4分) CH4(g) + H2O(g) CO(g) + 3H2(g)
起始(mol·L-1) 0.2 0.4
变化(mol·L-1) 0.1 0.1 0.1 0.3
平衡(mol·L-1) 0.1 0.3 0.1 0.3
(5)(3分,起点标对得1分,拐点、平台标对得1分、走势对得1分。5分钟时不画垂直连接线不扣分)
试题分析:(1)根据已知的两个方程式和所求方程式可知,所求方程式可由3×②-2×①所得,所以ΔH=3ΔH2-2ΔH1
(2)因为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温度升高,平衡左移,所以CO2 的转化率减小。
(3)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已经给出,根据总反应式2CH3OH(g)+3O2(g)=2CO2(g)+4H2O(g),O2 做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所以正极发生的是3个O2 得12个e-。由于是酸性介质,所以不能有OH- 参与反应,所以参与的是H+ ,同时生成水,所以反应式为3O2 + 12e- + 12H+ = 6H2O,化简后为O2 + 4e- + 4H+ = 2H2O。
(4)图像中的纵坐标是CO的浓度,所以要求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需要根据方程式进行变形,所以v(H2)=" 3v(CO)=3ΔC/Δt=0.3" mol·L-1/4 min ="0.075" mol·L-1·min-1 。
平衡常数的计算过程为:
CH4(g) + H2O(g) CO(g) + 3H2(g)
起始(mol·L-1) 0.2 0.4
变化(mol·L-1) 0.1 0.1 0.1 0.3
平衡(mol·L-1) 0.1 0.3 0.1 0.3
(5)体积缩小一半后,压强增大且各组分的浓度瞬间增大1倍,所以图像的起点由0.1 mol·L—1瞬间增大到0.2 mol·L—1;又压强增大平衡往系数减小的一边移动,所以CO的浓度增大到约为0.25 mol·L—1 为终点。
(1)已知:
①Fe(s)+O2(g)=FeO(s) ΔH=-272.0 kJ·mol-1
②2Al(s)+O2(g)=Al2O3(s) ΔH=-1675.7 kJ·mol-1
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上图所示)。
①根据图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_____(选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催化剂
(3)1000 ℃时,硫酸钠与氢气发生下列反应:Na2SO4(s)+4H2(g)Na2S(s)+4H2O(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1000 ℃
(4)常温下,如果取0.1 mol·L-1 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混合液的pH=8。
①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与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之比为________;
②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盐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
a.NH4HCO3 b.NH4A c.(NH4)2CO3 d.NH4Cl
正确答案
(1)3FeO(s)+2Al(s)=Al2O3(s)+3Fe(s) ΔH=-859.7 kJ/mol
(2)①增大 ②D
(3)K= 减小
(4)①107 ②> c>a>b>d
(1)方程式②-①×3可得:3FeO(s)+2Al(s)=Al2O3(s)+3Fe(s),该反应的ΔH=-1 675.7 kJ/mol+3×272.0 kJ/mol=-859.7 kJ/mol;(2)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3)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平衡常数越大,则反应进行的越完全,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但质量增加的反应,降低体系温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分子数不变但质量减小,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减小;(4)①混合液中c(H+)=10-8 mol/L,c(OH-)=10-6 mol/L,其中OH-全部由水电离;0.1 mol/L NaOH溶液中c(OH-)=10-1 mol/L,c(H+)=10-13 mol/L,其中水电离出来的OH-浓度等于溶液中H+浓度,则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与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之比为=107;②NH4A为中性,可知A-与NH4+水解程度相等;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可知H2CO3酸性比HA弱,则HCO3—水解程度比A-大,而CO32—水解程度比HCO3—大,故NH4HCO3溶液、(NH4)2CO3溶液均显碱性且碱性NH4HCO3<(NH4)2CO3;NH4Cl为强酸弱碱盐,显酸性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 。
A.电解水制氢:2H2O2H2↑+O2↑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2H2↑+O2↑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2H2↑+O2↑
D.天然气制氢:CH4+H2OCO+3H2
(2)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3 min到9 min,v(H2)= mol/(L·min)。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 H2,同时生成1 mol H2O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3)工业上,CH3OH也可由CO和H2合成。参考合成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在升高温度时,CH3OH(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v正(CH3OH)减小,v逆(CH3OH)增大
C.在T ℃时,1 L密闭容器中,投入0.1 mol CO和0.2 mol H2,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为50%,则此时的平衡常数为100
D.工业上采用稍高的压强(5 Mpa)和250 ℃,是因为此条件下,原料气转化率最高
正确答案
(1)C(3分) (2)①0.125(2分) ②D(3分)
(3)AC(4分)
(1)电解和高温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最节能。(2)①根据图像可知,从3 min到9 min内CO2减少了0.25 mol/L,所以H2减少了0.75 mol/L,故v(H2)=0.125mol/(L·min)。②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故D对;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故A错;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故B错;选项C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由于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C中的关系始终成立,不正确。(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是逐渐减小的,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升高温度,v正(CH3OH)和v逆(CH3OH)均增大,选项B不正确;平衡时CO、氢气、甲醇的浓度分别是(mol/L)0.05、0.1、0.05,所以平衡常数K==100,选项C正确;由于正反应是放热的,因此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物的转化,故D错,答案选AC。
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
I.已知反应 Fe2O3(s)+ CO(g)
Fe(s)+ CO2(g) ΔH=-23.5 kJ·mol-1,该反应在
1000℃的平衡常数等于4。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 0mol,反应经过l0min后达到平衡。
(1)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_
(2)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促进Fe2O3的转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提高反应温度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选取合适的催化剂
d.及时吸收或移出部分CO2
e.粉碎矿石,使其与平衡混合气体充分接触
Ⅱ.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CO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制备甲醇:
CO(g)+ 2H2(g)CH3O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2)若在温度和容器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c1=c2 B.2Q1=Q3 C.2α1=α3 D.α1+α2 =1
E.该反应若生成1mol 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
Ⅲ.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100mL 1mol/L的硫酸铜溶液,当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时,理论上消耗的甲烷的体积为 (标况下)。
正确答案
I.(1)60%(2分) (2)d(2分)
Ⅱ.(1)0.15mol/(L·min) (2分)(单位出错给1分)
(2) A D E (3分,有错选不得分)
Ⅲ.(1) CH4 + 4O2— —8e—= CO2+ 2H2O;(2分)
(2) 1.12 L(2分)
试题分析:I.(1)令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mol,则:
Fe2O3(s)+ CO(g)
Fe(s)+ CO2(g)
开始(mol):1 1
变化(mol):n n
平衡(mol):1-n n+1
所以n+1/(1-n)=4,解得n=0.6,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0.6mol/1mol×100%=60%,故答案为:60%; (2)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减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d.移出部分CO2,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e.粉碎矿石,使其与平衡混合气体充分接触,平衡不移动,故e错误;故选d; III(1)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为:0.75mol/L,则消耗的c(H2)=2×0.75mol/L=1.5mol/L,v(H2)=△c/△t=1.5mol/L/10min=0.15mol/(L min)(2)A、甲、乙相比较,把乙等效为开始加入1mol CO和2mol H2,和甲是等效的,甲乙是等效平衡,所以平衡时甲醇的浓度c1=c2,故A正确;B、甲、丙相比较,丙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甲的2倍,压强增大,对于反应CO(g)+2H2(g) CH3OH(g),平衡向生成甲醇的方向移动,故2Q1<Q3,故B错误;C、甲、丙相比较,丙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甲的2倍,压强增大,对于反应CO(g)+2H2(g)=CH3OH(g),平衡向生成甲醇的方向移动,故a1<a3 ,故C错误;D、甲、乙处于相同的平衡状态,而且反应方向相反,则α1+α2="1" ,故D正确;E、甲、乙处于相同的平衡状态,而且反应方向相反,两个方向转化的和恰好为1mol,所以该反应若生成1mol 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故E正确;故答案为:ADE;Ⅲ.(1)通入燃料甲烷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负极发生的电极式为CH4 + 4O2——8e—= CO2+ 2H2O。(2)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4OH— —4e—= O2↑+ 2H2O,阴极的反应式是: Cu2++2e-=Cu;2H++e-=H2↑。N(Cu)=0.1mol.若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设其物质的量为X。则4X=0.1×2+2X。解得X=0.1.在整个反应过程转移电子相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由于每摩尔甲烷失去电子8摩尔,所以需要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05摩尔。V(CH4)=0.05摩尔×22.4升/摩尔=1.12 升 。实际上消耗的甲烷体积比理论上大,可能原因是甲烷不完全被氧化,生成C或CO 或 电池能量转化率达不到100%。
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均为可逆反应):
①CO(g)+ 2H2(g) = CH3OH(g) △H1=—90.1 kJ·mol-1
②CO2(g)+ 3H2(g) = CH3OH(g)+H2O(g) △H2=—49.0 kJ·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③CO(g) + H2O (g)=CO2(g)+H2(g) △H3=—41.1 kJ·mol-1
二甲醚合成反应④2CH3OH(g)=CH3OCH3(g)+H2O(g) △H4=—24.5 kJ·mol-1
(1)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下列描述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CH3OH(g)浓度保持不变
d.CH3OH(g)的消耗速率等于H2 (g)的消耗速率
(3)一定温度下,将8mol CH3OH(g)充入5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④,一段时间后到达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共放出49kJ热量,则CH3OH(g)的平衡转化率为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该温度下,向容器中再充入2mol CH3OH(g),对再次达到的平衡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CH3OH(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b.CH3OCH3 (g)的体积分数增大
c.H2O(g)浓度为0.5mol·L-1
d.容器中的压强变为原来的1.25倍
(4)二甲醚—氧气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燃料电池,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氧气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消耗2.8L(标准状况)氧气时,理论上流经外电路的电子 mol
正确答案
(1)2CO(g)+4H2(g)=CH3OCH3(g)+H2O(g)△=-204.7 kJ/mol,
(2)ac (3)50% 0.25 cd (4)CH3OCH3+3H2O-12e-=2CO2+12H+, 0.5
试题分析:由已知的方程式①×2+④得2CO(g)+4H2(g)=CH3OCH3(g)+H2O(g)△=-204.7 kJ/mol,
(2)由反应①可知ac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3)根据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H4=—24.5 kJ·mol-1当放热为49k J时消耗甲醇
4mol 4mol 2mol 2mol
结合平衡常数k=c(CH3OCH3)c(H2O)/
C2(CH3OH)得0.25,当再冲入2mol甲醇时化学平衡不会移动且平衡常数不变,确定C对,压强为原来的1.25倍。
(4)电解质为酸性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OCH3+3H2O-12e-=2CO2+12H+,正极反应式为
4H++O2+4e-=4H2O,消耗2.8L氧气时转移电子为0.5mol。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