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均是乙烯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C2H4(g)+3O2(g)=2CO2(g)+2H2O(l)△H=-1411kJ/mol

C2H4(g)+3O2(g)=2CO2(g)+2H2O(g)△H=-1329kJ/mol

C2H4(g)+2O2(g)=2CO(g)+2H2O(l)△H=-873kJ/mol

C2H4(g)+2O2(g)=2CO(g)+2H2O(g)△H=-763kJ/mol

由此判断,乙烯的燃烧热是(  )

正确答案

燃烧热的概念:在101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碳的氧化物的稳定状态是二氧化碳,即在101kPa时,lmol乙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故A表示的正确.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可产生表中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A、D焰色反应的火焰均为黄色;

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观察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请填写下列空白:

(1)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

(2)常温,将1 ml pH =12的C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所得溶液中=           

(3)常温下,0.15 mol·L-1的C溶液与0.20 mol·L-1盐酸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3,则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 _______________。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正确答案

(1)Na2CO3    NH4Cl    Ba(OH)2    Na2SO4

(2)10-6  

(3)3 : 2  

(4)c(OH)>c(Cl)=c(Ba2+)>c(NH4+)>c(H+)

试题分析: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说明A、C是碱或者是强碱弱酸盐,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说明A、B均含有弱根离子。A、D焰色反应的火焰均为黄色,说明A、D均含有钠元素。

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或者硫酸钡。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观察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综合以上信息可知A是Na2CO3,B是NH4Cl C是Ba(OH)2D是Na2SO4

(2)常温,将1 ml pH =12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下降1.则稀释后pH=10。c(H+)=10-10,c(OH-)=10-4,所得溶液中=10-6

(3)常温下,0.15 mol·L-1的Ba(OH)2溶液与0.20 mol·L-1盐酸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3。设C溶液的体积为V1与盐酸的体积为V2,则0.15mol/L*2 V1—0.02 mol/L* V2=0.1 mol/L*(V1+ V2)。解得V1/ V2=3 : 2。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NH4+和OH-结合生成氨水。导致NH4+和OH-的离子浓度下降。所以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OH)>c(Cl)=c(Ba2+)>c(NH4+)>c(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则100℃时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___mol·L-1。25 ℃时,向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

(2)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量。已知如表数据。

①25℃时,等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碱性,则c(Na) ________

c(CH3COO)(填“>”、“<”或“=”)。

②25℃时,有等浓度的①NaCN溶液、②Na2CO3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③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10-12促进  (2)>;②>①>③;②>③;NaCN+H2O+CO2=HCN+NaHCO3

试题分析:(1)100℃时根据图像可知,水的离子积常数等于10-12,所以100℃时1 mol·L-1的NaOH溶液中,OH浓度是1mol·L-1,则氢离子的浓度=1×10-12mol/L,因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氯化铵溶于水NH4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因此25 ℃时,向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促进。

(2)①25℃时,等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由于所得溶液显碱性,这说明溶液中CH3COO水解,因此溶液中则c(Na)>c(CH3COO)。

②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则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HCN>HCO3。又因为酸性越弱,相应的钠盐越容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因此25℃时,有等浓度的①NaCN溶液、②Na2CO3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

③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HCN>HCO3,则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的原理可知,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N+H2O+CO2=HCN+NaHCO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1的HCl溶液,丙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        

(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                               

(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                               

(4)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mL乙溶液和20.00mL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两条滴定曲线,请完成有关问题:

①甲溶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         (填“图1”或“图2”);

②a=         mL。

正确答案

(共10分)(1)13 (2分)(2)CH3COOHCH3COO-+H+    H2OOH-+H+(2分)

(3)丙>甲=乙 (2分) (4)①图2 (2分)   ②20.00 (2分)

试题分析:(1)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1×1013mol/L,则溶液的pH=13。

(2)醋酸和水都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所以电离方程式分别是CH3COOHCH3COO-+H+、H2OOH-+H+

(3)酸或碱都是抑制水的电离平衡的,且溶液中氢离子或OH-浓度越大,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越大。所以根据酸碱的浓度可知,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丙>甲=乙。

(4)①0.1mol/L溶液的pH大于1,所以图2表示甲溶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

②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所以根据酸碱的浓度以及盐酸的体积可知,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20.00ml,即a=20.00ml。

点评:该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电离平衡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第(2)问中学生有可能漏掉水的电离平衡方程式,要引起注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P2O3和P2O5,现将3.1g的单质磷(P)在3.2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kJ的热量。

(1)反应后生成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YkJ/mol,则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_____。

(3)若3.1g磷在3.6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ZkJ的热量,则X___________Z(填“<”“>”或“=”)

(4)磷的两种氧化物中,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P2O3、P2O5

(2)-(20X-Y)KJ/mol

(3)<

(4)P2O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3.1 g的单质磷(P)在3.2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

(1)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___________,其相应的质量(g)为_______。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ΔH=________。

(3)写出1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3.1g磷在3.6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zkJ热量,则x____(填“>”“<”或“=”)z。

(5)磷的两种氧化物中,___稳定。

正确答案

(1)P2O5、P2O3;2.75g、3.55g

(2)-(20X-Y)kJ·mol-1

(3)

(4)<

(5)P2O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H2(g)+O2(g)=2H2O(l) △H=-570 kJ·mol-1

②H2(g)+1/2O2(g)=H2O(l) △H=-285.6 kJ·mol-1

③C(g)+1/2O2(g)=CO (g) △H=-110.5 kJ·mol-1

④C(s)+O2(g)=CO2(g) △H=-393.5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

(3)燃烧10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

(4)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②③④

(2)285.6kJ·mol-1;393.5 kJ·mol-1

(3)1429kJ

(4)-283kJ·mol-1;CO(g)+1/2O2(g)=CO2(g) △H=-283kJ·mol-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学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样的维生素能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例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十二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了某品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他们的实验分析报告。

(一)测定目的:测定×××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

(1)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2)试剂:指示剂_________(填名称,1分),浓度为8.00×103mol·L-1的I2标准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过程

(3)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相关仪器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4)用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1分)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5)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____________(填部位,1分),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1分),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2分)。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6)若经数据处理,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____________mg/L(2分)。

(六)问题讨论

(7)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_______(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1分)。生产商最可能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填编号,1分):

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     B.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    C.橙汁已被浓缩

正确答案

(总计10分)

(2)淀粉溶液(1分)

(4)酸式滴定管(1分)

(5)活塞(1分)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1分)

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6)1056.00(2分)

(7)不是(1分)              B(1分)

试题分析:(2)试剂:由于碘能使淀粉变蓝色,所以,指示剂应选用淀粉试液;

(4)量取20.0ml待测橙汁,应用量筒量取;(5)由反应的原理,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直到滴定终点当出现溶液变蓝色时,维生素C已全部参加了反应;

(6)由变种的数据对比分析可知:明显存在读数错误的是第第三次次实验,在实验操作中存在很大误差的是第第五次次实验.经数据处理,取另三次实验的平均值,则在实验中消耗的标准碘溶液的体积应该是15ml.

15ml标准碘溶液碘的质量为:15mL×103(L/ mL)×8.00×103)mol·L-1)×254(g/mol)×1000(mg/g)="30.48" mg

设20.0mL待测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为x

C6H8O6+I2→C6H6O6+2H++2I-

176   254

x     30.48mg

176×30.48mg=254×X

解得:X=21.12mg

则1L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21.12mg×1000ml/20ml=1056.00mg,

所以,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1056.00mg/L;

(7)由于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1056.00mg/L,从数据分析来看,该牌子的橙汁不是天然橙汁;由于在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500mg/L,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990 mg/L,制造商可能将橙汁浓缩或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进行添加。

故答为:(2)淀粉溶液(4)酸式滴定管(5)活塞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6)1056.00

(7)不是   B。

点评:本题属于综合实验题,完成本题时要注意数据的处理,误差的分析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将0.15 mol·L-1稀硫酸V1 mL与0.1 mol·L-1 NaOH溶液V2 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则V1:V2=__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常温下,某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A、H、OH,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该水溶液由0.1 mol·L-1 HA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的pH________7。

②若溶液pH>7,则c(Na)________c(A),理由是________。

③若该溶液由pH=3的HA溶液V1 mL与pH=11的NaOH溶液V2 mL混合而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1:1 

(2)①大于或等于(或≥) 

②大于(或>);

根据电荷守恒c(H)+c(Na)=c(OH)+c(A),由于c(OH)>c(H),故c(Na)>c(A)

③AD

(1)首先判断过量关系,反应后pH=1,说明酸过量,因此有=0.1 mol·L-1,解得V1:V2=1:1。(2)①这里的HA酸有两种可能,假设它是强酸,则反应后溶液的pH=7,假设它是弱酸,则生成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pH>7,因此,混合溶液的pH大于或等于7。②若溶液pH>7,则c(Na)>c(A),因为c(H)+c(Na)=c(OH)+c(A),由于c(OH)>c(H),故有c(Na)>c(A)。③该条件是HA溶液中的c(H)和NaOH溶液中的c(OH)相等,如果两溶液混合呈中性,则c(H)=c(OH)=1×10-7 mol·L-1,A正确;由于HA也可能是弱酸,所以若V1=V2,反应后溶液pH可能小于7,B错误;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说明H过量,若HA是强酸,则V1>V2;若HA是弱酸,则酸的浓度肯定大于碱的浓度,浓度越大,则体积越小,V1、V2的大小关系不易确定,可能有V1≤V2,C错误;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碱过量,无论酸是强酸还是弱酸,碱的体积均必须大于酸的体积,D正确,故选A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5°C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 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

(1)a值可否等于3      (填“可”或“否”),其理由是                   

(2)a值可否等于5      (填“可”或“否”),其理由是                   

(3)a的取值范围是                                       

正确答案

(1)否,若a=3,则b=6,碱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

(2)否,若a=5,C(H+)=10—5 mol/L,则b=5,c(OH-)=10—4 mol/L,

Va/Vb= c(OH-)/ c(H+)>1,不合题意

(3)Va/Vb= c(OH-)/ c(H+)=10a+b-14<1 ,故(a+b-14)<0,而a=0.5b,即3a<14,a<14/3,pH=b=2a>7,所以3.5

考查pH的有关计算。

(1)如果a=3,则根据a=0.5b可知,b=6。由于在常温下碱溶液的pH一定是大于7的,因此假设是不能成立的。

(2)如果a=5,则根据a=0.5b可知,b=10。此时c(H+)=10—5 mol/L,c(OH-)=10—4 mol/L,

Va/Vb= c(OH-)/c(H+)>1,不合题意.因此假设是不能成立的。

(3)根据Va/Vb= c(OH-)/c(H+)可知,Va/Vb= 10a+b-14<1 ,故(a+b-14)<0。由于a=0.5b,因此3a<14,a<14/3,pH=b=2a>7,所以3.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g硫磺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的热量能量使500g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98.37kJ/mol; S(s)+O2(g)==SO2(g);△H=-298.37kJ/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浓度均为 0.l mol·L-1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如下表:

①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       

②浓度均为0.0l mol·L-1的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编号);将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     (填编号)

A.  HCN     B.  HClO     C.  C6H5OH     D.  CH3COOH      E.  H2CO3

③据上表数据,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填编号)

A.  CH3COOH + Na2CO3 = NaHCO3 + CH3COONa

B.  CH3COOH + NaCN = CH3COONa + HCN

C.  CO2 + H2O + NaClO = NaHCO3 + HClO

D.  CO2 + H2O + 2C6H5ONa = Na2CO3 + 2C6H5OH

④要增大氯水中HC1O的浓度,可向氯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已知常温下Cu(OH)2的Ksp=2×10—20。又知常温下某CuSO4溶液里 c(Cu2+)=0.02mol·L-1,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则应调整溶液pH大于_      

正确答案

(1)①CO32- ②D;C    ③D ④ Cl2+HCO3-=CO2+Cl-+HClO (分步书写参照给分)  (2)  5

试题分析:(1)①酸越弱,相应的酸根越容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则根据盐溶液的pH值可知,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CO32-

②根据相应盐溶液的pH值可知,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醋酸、碳酸、次氯酸、HCN、苯酚、碳酸氢钠。所以酸性最强的是醋酸,答案选D。将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应该是酸性最弱的苯酚,答案选C。

③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的酸可知,碳酸氢钠不可能制备苯酚,因此选项D是不可能的,生成物应该是苯酚和碳酸氢钠,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④ 由于酸性是盐酸强于碳酸的,碳酸强于次氯酸的,但次氯酸的强于碳酸氢钠的,则向氯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CO3-=CO2+Cl-+HClO。

(2)根据氢氧化铜的溶度积常数可知,此时溶液中OH的浓度==1×10-9mol/L,则溶液中pH=5。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难易适中,注重答题的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酸性强弱与盐类水解程度的关系以及溶度积常数的含义和应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H2O(l) △H1=-285.8kJ·mol-1

②H2(g)+1/2O2(g)=H2O(g) △H2=-241.8kJ·mol-1

③C(s)+1/2O2(g)=CO(g) △H3=-110.5kJ ·mol-1

④C(s) +O2(g)=CO2(g) △H4=-393.5kJ·mol-1

回答下列各问: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2) 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

(3)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

(4)写出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g)、H2 (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②③④

(2) 285. 8kJ.mol-1  ;393.5kJ. mol-1

(3)1 429kJ

(4)C(s)+ H2O(g)=CO(g) +H2(g) △H=+131. 3kJ. mol-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各小题:

(1)25℃时,某FeCl3溶液的pH=2,则由水电离产生的总c(OH-)=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Cl3溶液用于净水的原因                                                  

(2)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

在NaHSO4溶液中c(H+)          c(OH-)+c(SO42-)(填“>”、“=”或“<”下同);用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制取硫酸钡,若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

(3)将0.02mol/LNa2SO4溶液与某浓度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BaSO4沉淀所需原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已知Ksp(BaSO4)=1.1×10-10)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的硝化反应                        。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正确答案

(10分)

(1)10-2mol/L (1分)    Fe3++3H2OFe(OH)3(胶体)+3H+ (1分)   

(2) =(1分)    >(1分) 

(3) 2.2×10-8mol/L(2分) (4)2 C2H5OH + O2 2 CH3CHO + 2H2O(各2分)

试题分析:(1)FeCl3是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发生水解成酸性,即Fe3++3H2OFe(OH)3(胶体)+3H+,H+全部是由水电离生成的,pH=2,c(H+)=10-2mol/L,c(OH-)= c(H+)=10-2mol/L。胶体能吸附离子,达到净水的目的。(2)在NaHSO4溶液中的H+来自水的电离和NaHSO4在水中的电离, OH-是由水的电离,c(OH-)等于由水电离的c(H+)c(SO42-)等于由NaHSO4在水中的电离的H+c(H+),因此c(H+)=c(OH-)+c(SO42-)。若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NaHSO4+Ba(OH)2= BaSO4↓+H2O+NaOH,反应后溶质为NaOH,呈碱性,pH>7。(3)设所需原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x,Ksp(BaSO4)= c(Ba2+)* c(SO42-),1.1×10-10=(0.02/2)*(x/2),解得x=2.2×10-8mol/L。

点评:本题知识跨度较大,思考容量大。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乘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等于水滴离子积常数,而由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等于由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浓度。NaHSO4在水中是完全电离。Ksp的计算,对于物质AnBm(s)="n" Am+(aq)+ mBn-(aq), 溶度积(Ksp)=(C(Am+) )^n ( C(Bn-))^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正确答案

(1)①  ②③⑤  ④⑥⑦⑧  (2)质子 是

只属于酸的只能给出H+,不能结合H+,HCl符合;只属于碱的只能结合H+,不能给出H+,OH-、Cl-符合;两性化合物既能给出H+,又能结合H+、NH3(NH3+H+,NH3+H+)、H2O。++CO2↑+ H2O是把H+传给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与能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