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在我国,人们经常提到有关财政的“两个比重”是指( )。
A.全国财政收入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
B.全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C.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E.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我国通常用两个比重来间接地反映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程度。“两个比重”就是指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2006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注: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注: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2006年一季度,初步核实时,三大产业中国内生产总值比初步核算时,唯一数据变小的产业是什么产业,且小了多少()
A.第一产业,42亿元
B.第二产业,1亿元
C.第三产业,36亿元
D.第三产业,1亿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第二产业初步核实时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614亿元,初步核算时为21615亿元,前者比后者少了1亿元,故此题答案应该是D。
在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中,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宏观调控的能力的指标是( )。
A.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B.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D.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综合反映政府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程度,反映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用来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宏观调控的能力。
从收入方面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则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______。
A.工资+租金+利润+折旧+直接税
B.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
C.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
D.第一产业(企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企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企业)增加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方法。从收入方面统计GDP(收入法):统计经济中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总合,加上折旧和政府间接税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
用支出法核算GDP包括( )。
A.消费支出
B.政府购买
C.净出口
D.固定投资支出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用支出法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GDP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下面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材料。
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请根据材料回答:
概要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了重大调整和改善,已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不但没有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相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以下关于GDP的阐述,正确的有( )。
A.GDP是指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综合
B.GDP是指在本国领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综合
C.GDP的核算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
D.一般情况下,一国的GNP应大于GDP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析]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IX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问的区别就在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内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作为要素收入,既分配给本国居民,也分配给外国居民,相反,国外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也分配给本国居民,这两项的差额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是“领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生产要素”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概念。在经济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是两个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指标。
下列各项目属于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
A.净出口
B.消费支出
C.政府购买
D.劳动者报酬
E.固定资产折旧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选项DE属于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的项目。
[错因分析] 考生没有正确掌握GDP的核算方法。
2011年,我国的出口总额为1.9万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7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为7.3万亿美元。请计算我国2011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计算结果保留到百分数整数)
正确答案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对外贸易额或值÷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100%=(1.9+1.7)÷7.3×100%=49%
解析
暂无解析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包括( )。
A.剩余法
B.生产法
C.支出法
D.收入法
E.趋势法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D.国内生产总值仅具有价值形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是不同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国民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
A.投入形态
B.价值形态
C.收入形态
D.产品形态
E.使用形态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错因分析考生没有确切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 )。
A.折旧
B.财产收入.
C.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D.净出口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而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二者之间的差额是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因而,国民生产总值应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中不包括______。
A.生产法
B.收入法
C.倍数法
D.支出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GDP统计核算方法。三种GDP统计核算方法。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 )体现的是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
A.保险密度
B.保险深度
C.保险费
D.赔付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现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