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B.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它反映了一国的生产水平
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
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坐标的纵轴代表总需求,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45°线表示了( )之间的等量关系。
A.实际产出和均衡产出
B.总需求和国民收入
C.国民收入和总产出
D.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从原点出发的45°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A项45°线与总需求线相交下决定的国民收入才代表实际产出和均衡产出之间的等量关系。
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 )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A.等于
B.高于
C.略高于
D.明显高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与合作,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属于非生产要素收入的项目是( )。
A.工资
B.利息收入
C.租金收入
D.企业间接税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用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收入主要是指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提供一部分非生产要素(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的收入。
关于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B.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C.CNP=GD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D.GNP=C+I+G+(X-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以下重要经济指标,依次反映通货膨胀水平、收入分配差异程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指标是( )。
A.生产者物价指数、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
B.消费者物价指数、恩格尔系数、人类发展指数
C.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收入水平、国民总收入
D.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文化程度、人均国民收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恩格尔系数,即居民消费支出中生活必需品所占比例,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指标,排除B。人均GDP(而不是国民总收入)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指标,排除C。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不包括D项的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排除D。故本题选A。
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个人收入渠道的多元化,我国目前个人收入总量庞大,据报道,在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分配中,个人收入已占69.1%。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发展,但不是向个人整体性倾斜,而是不均衡地、过多地向社会少部分人倾斜,致使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出现了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个人拥有的财富相当可观,这就为我国征收遗产税提供了税源。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发展
B.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他们成为我国征收遗产税的税源
C.通过征收个人遗产税来均衡社会财富势在必行
D.我国已经具备了征收遗产税的经济基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原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个人收入的状况,最后得出结论,即这种状况为我国征收遗产税提供税源。A项只是文章提到的内容,不是原文的论点。B、C两项都失之偏颇,不完全符合文意,故选D。
中 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报告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 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加倍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大报告提出,纵观国际 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 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 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 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 各层次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 体制,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又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 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C.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D.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正确答案
C
解析
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量化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故正确答案为C。
债务依存度是指()。
A.当年国债累计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B.当年债务收入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C.当年债务收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当年债务收入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正确答案
B
解析
债务依存度,即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
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______。
A.价值形态
B.收入形态
C.产品形态
D.支出形态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存在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 )的增长。
A.经济产出
B.居民收入
C.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
D.经济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它不仅要求经济产出增长,并且要求这一产出增长使得居民收入也增加。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要实现的四个基本目标之一。其衡量标准是GDP(国内生产总值)。
1985-1998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税收收入/GDP)三者比上年同方向增减的年份共计为
A.1年
B.3年
C.5年
D.6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1989、1997、1998年,三者都增加。
在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中,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宏观调控的能力的指标是( )。
A.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B.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D.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用来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宏观调控的能力。
[错因分析] 对于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的相关知识点不能灵活运用。
实现增加值 29356亿元,比1989年增长13.1倍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0.5%
完成工业增加值 20315亿元,比1989年增长12倍 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7.7%
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 9599亿元
营业收入 116585亿元
实现净利润 6001亿元
实交税金 2308亿元 占全国财政收入14%
从业人员数 13085万人 占全国农村社会动力的26.66%
200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
A.98249亿元
B.96249亿元
C.100249亿元
D.108249亿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2002年1~6月,我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218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增幅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其中,邮政完成247.4亿元,增长8.5%;电信完成1942.1亿元,增长16. 6%。各项业务中,国内长途业务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0.2%,国际业务收入36.8亿元,下降 17.6%;移动通信收入920.6亿元,增长24%;本地网通信收A.565亿元,增长13.5%;数据通信收入84亿元,增长68%。以上各项业务分别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11.4%、1.9%、47.4%、29. 1%和4.3%。各类新业务迅猛发展。上半年,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253.4亿分钟,同比增长 21.3%。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326亿条。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6627.1亿元,同比增长24. 7%。上半年,全国电话用户新增5126.6万户,平均每月增加854.4万户,用户总数达到3.7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1990.9万户,达到1.9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3135.7万户,达到1.76亿户。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1385.2万户,达到1.25亿户;农村电话用户新增605.7万户,达到7411.4万户。电话用户中,东、中、西部地区各为1.95亿户、1.1亿户和 0.7亿户,分别占52%、29.3%和18.7%。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30.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4. 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8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
200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为( )。
A.6.5%
B.7.0%
C.7.8%
D.8.8%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据资料,通信业务增长15.6%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两倍,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为15.6%÷2=7.8%,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