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以下关于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公式,正确的是( )。
A.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B.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C.GNP=GD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D.GNP=C+I+C+(X-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总收入
C.外汇储备
D.货币总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货币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货币的职能是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因此货币仅是经济的一个表现形式,而货币总量也只是经济总量的表现形式而非衡量指标。故选D。
下列各项中,( )属于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
A.加强税收调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B.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C.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
D.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
E.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财政收入分配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加强税收调节;(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BE选项属于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
下列关于国民生产净值的相关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C.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D.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 )的增长。
A.经济产出
B.居民收入
C.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
D.经济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它不仅要求经济产出增长,并且要求这一产出增长使得居民收入也增加。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要实现的四个基本目标之一,其衡量标准是GDP(国内生产总值)。
下列各项等式描述正确的有 ( )
A.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外国从本国获得的收入-从外国获得的收入
C.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D.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转移支付
E.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折旧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理解,正确的有( )。
A.本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指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C.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D.以不变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E.一般情况下,其值高于国民生产总值(GNP)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项,区分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的标准是“常住居民”(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不适用“公民”这一概念.“常住居民”与是否具有该国国籍无关;D项,产品、劳务的计价采用市场价而非不变价格;E项,GDP与GNP的高低取决于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劳务的收入与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劳务的收入的高低。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 )最终使用价值之和。
A.最终消费
B.中间投入使用
C.资本形成总额
D.净出口
E.净进口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之和。
某咨询单位受当地政府委托,研究制定当地《宏观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规划》。咨询工程师在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过程中,拟采用收入法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该咨询工程师收集到2011年该地区的所有生产要素收入和间接收入数据如下:工资176亿元,利息5亿元,租金20亿元,利润83亿元,折旧18亿元,间接税96亿元。
咨询工程师根据“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首先对人口资源环境类指标进行量化,具体包括:森林覆盖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耕地保有量(亿公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城镇化率(%)等指标。
问题
该咨询工程师对人口资源环境类指标量化有哪些不妥之处如有,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该咨询工程师对人口资源环境类指标量化的不妥之处及理由。
(1)不妥之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指标不妥。
理由:该指标应属于人民生活类指标。
(2)不妥之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指标不妥。
理由:该指标应属于科技教育类指标。
(3)不妥之处:城镇化率(%)指标不妥。
理由:该指标应属于经济发展类指标。
解析
暂无解析
通常把一国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称之为( )。
A.国债依存度
B.财政偿债率
C.国民经济偿债率
D.国债负担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国债依存度是当年国债发行总额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比率;财政偿债率是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总额的比率;国债负担率是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题干所述的概念即为国民经济偿债率。故本题答案为C。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B.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
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A.保险密度
B.保险深度
C.保险费
D.赔付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保险密度是指按照一个国家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原本以弄稻侍桑闻名天下的浙江开始突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市场经济的启蒙者、拓荒者和先行者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
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13.1%,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从331美元增加到了244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首次超过广东名列各省区之首,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位。2004年吏是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中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
20余年后,浙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尤其是近些年来,频频陷入痛苦之中。不久前浙江统计部门一份《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的报告显示,2002年浙江每亿美元GDP的能源消费量为7.11万吨标准煤当量,而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48万吨标准煤当量,高收入国家只有2.9万吨标准煤当量。这份报告同时还指出,2003年浙江省每生产1亿元GDP排放28.8万吨废水,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2.3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这几个指标分别比1990年增长84.8%;3倍和1.3倍。环境污染的加剧,不断加大治理污染的费用支出。近几年来,污染治理环境投资年增长率明显大于GDP年增长率,2003年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2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33%,支出占当年GDP的2.5%。这份报告还透露,由于难以建立资源环境统计与估价制度,更多的资源耗减与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目前还无法用价值量核算2003年浙江省GDP总额为()亿元。
A.9267.4
B.9167.9
C.9267.2
D.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2003年浙江省GDP总额为(亿元)
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美元,增长16.4%,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进口4246亿美元,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1亿美元,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
A.139862亿元
B.147953亿元
C.148632亿元
D.151429亿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之和,即12025+70070+57767=139862亿元,故选A。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重点核算产业部门间的中间产品流量,由此详细表现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核算表是()。
A.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
B.投入产出表
C.资金流量表
D.国际收支平衡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A项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是对一时期国民经济最终产品生产、分配和使用总量的核算;C项包括两张表:①收入与分配表,是对国民经济范围内收入分配和消费过程的核算;②金融交易表,主要反映各部门所参与金融交易的状况,表现一时期的资金运动;D项集中反映一国的对外经济往来,表现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收支平衡状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