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国民生产净值的相关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国民生产净值(NN=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C.国内生产净值(ND=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D.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 )的增长。

A.经济产出
B.居民收入
C.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
D.经济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它不仅要求经济产出增长,并且要求这一产出增长使得居民收入也增加。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要实现的四个基本目标之一。其衡量标准是GDP(国内生产总值)。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比。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美元,增长16.4%,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进口4246亿美元,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1亿美元,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A.139862亿元
B.147953亿元
C.148632亿元
D.151429亿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 139862亿元,A项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国民生产净值的相关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C.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D.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收入和产出的扩大,它可以用( )或( )的变动来衡量。

A.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D.人均收入,国民收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试题解析]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收入和产出的扩大,它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的变动来衡量。如果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商品和服务增加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可以把这一提高看作“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货币表示的、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全部经济活动的成果,亦即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 )的增长。

A.经济产出
B.居民收入
C.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
D.经济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它不仅要求经济产出增长,并且要求这一产出增长使得居民收入也增加。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要实现的四个基本目标之一,其衡量标准是GDP(国内生产总值)。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

A.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B.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
D.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中间同时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类 别 产值(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13.26 15.1%
工业总产值 7.9 19.2%
农业总产值 6.33 8.6%
乡镇总产值 35.15 31.2%
财政收入 0.3198 19.46%
2000年某区与去年同期增长最快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工业总产值
C.乡镇总产值
D.财政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比较“比上年同期增长”的百分比,结果发现乡镇总产值的31.2%最大,因此其增长最快。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江苏沿江八市,包括苏南的苏、锡、常、宁、镇五市和苏中的通、扬、泰三市,土地面积4.84万平方公里,人口3932.6万人,大致分别占江苏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半壁江山”。江苏沿江八市所处长江段433公里,岸线总长1175公里,其中主江岸线861公里。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沿江八市一直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先发区域,在江苏省、长江三角洲和全国地位十分重要。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江苏沿江八市经济发展境况如下表所示。
2002年长江三角洲、江苏沿江八市经济发展一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长江三角洲 江苏沿江八市
指标值 占沪苏浙比重(%) 占全国比重(%) 指标值 占江苏比重(%) 占长江三角洲比重(%)
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10.01 47.5 1.0 4.84 47.2 48.4
年末总人口 万人 7570.6 57.1 5.9 3932.6 53.3 51.9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9 01 80.5 18.7 8210 77.2 43.0
第一产业 亿元 1119 59.1 7.5 580 51.7 51.8
第二产业 亿元 9894 82.2 18.7 4384 79.0 44.3
第三产业 亿元 8088 82.6 23.4 3246 81.8 40.1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752.1 94.7 28.2 682.3 97.0 38.9
出口 亿美元 920.1 92.0 28.3 371.0 96.4 40.3
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182.9 98.6 34.7 98.0 94.5 53.6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6247.7 76.9 15.3 2462.6 76.6 39.4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1639.8 77.3 16.1 590.89 70.8 36.0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亿元 12359 80.1 14.2 5102 81.3 41.3
2002年江苏沿江八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 )。

A.18.7%
B.25.6%
C.12.6%
D.8.04%

正确答案

D

解析

[命题提示]
本题考查表格资料的比例分配问题
[解题要点]
所要求的比重=江苏沿江八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长江三角洲的比例×长江三角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解析]
分析表格资料可知,江苏沿江八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长江三角洲的比例为43.0%,而长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8.7%,所以,2002年江苏沿江八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8.7%×43.0%=8.041%。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国际上通常采用负债率即( )来衡量一国在某一时点上的外债负担。

A.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
B.外债余额/出口外汇收入
C.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
D.外债还本付息额/出口外汇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1985-1998年期间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收入/GDP)比上年减少的年份共计有:

A.5年
B.7年
C.8年
D.10年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1986、1987、1988、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这10年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减少。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商品流通企业进行战略分析时,重点关注服务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储蓄情况和就业程度等因素。该商品流通企业关注的是______环境。

A.政治法律
B.经济
C.技术
D.社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流通企业战略分析的宏观环境分析中的经济环境。在众多经济环境中,首先分析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即商品流通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其次关注微观经济状况,即商品流通企业所在地区或者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近80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正稳步迈向全面小康,已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财政收入增长约1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万多倍,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贸易比重迭7.9%。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模式。
请你指出能够体现“中国模式”的我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即政体;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坚持和发展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总收入
C.外汇储备
D.货币总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货币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货币的职能是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因此货币仪是经济的一个表现形式,而货币总量也只是经济总量的表现形式而非衡量指标。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