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1949年增长20倍,上升到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000多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100位以后。1957~2005年48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10多倍,同期人均国民收入却只增长3.2倍(按可比价计算)。另外一组数字是:我国人口从1950年的55196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111026万人,增长1倍多。这些数字表明

A.经济基础决定人口发展
B.人多力量大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物质生产是人口生产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通过人及其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来表现其物质性。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题干数字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被人口快速增长抵消了,这反映了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所以,C项符合题干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用来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主要是( )。

A.GNP负担率和GDP负担率
B.GDP负担率和NI负担率
C.GNP负担率
D.NI负担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目前,衡量全社会经济活动总量较通行,可进行国际比较的指标一是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或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二是NI,即国民收入。因此,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主要是GNP(或GDP)负担率和NI负担率。故本题答案为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描述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托宾模型中,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的影响,进而对人们的消费或储蓄行为的影响实现的。

A.可支配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
D.税前利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托宾模型的相关知识。在托宾模型中,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进而对人们的消费或储蓄行为的影响实现的。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 ( )

A.国民生产总值以国民为计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以国土为计算范围
B.国民生产总值以工业生产为计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以全部产业为计算范围
C.国民生产总值以国家的净收入为计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以国家的毛收入为计算单位
D.国内生产总值以国家的毛收入为计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以国家的纯收入为计算单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国内生产总值的表现形态有( )。

A.资本形态
B.收入形态
C.产品形态
D.商品形态
E.价值形态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般趋势是( )。

A.产业结构一般不会发展到第三产业上
B.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并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C.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在各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总数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最小
D.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的态势,而非农产业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E.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398亿元,比2001年增长8%。与2001年相比,第一产业达148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长9.9%,达到52982亿元;第三产业增长率达到7.3%。据统计,去年工业增加值45935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43202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11亿元,增长8.8%。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9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分别增长13.4%和4.8%。
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多少( )

A.33.9%
B.33.7%
C.31.4%
D.30.8%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4813亿元,而2001年第三产业产值=2002年第三产业产值÷(1+7.3%)=34533÷(1+7.3%)=32184亿元,所以,所求比例=32184÷94813×100%=33.9%。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国民生产净值的相关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C.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D.个人可支配收人=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2年1—6月,我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218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增幅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其中,邮政完成247.4亿元,增长8.5%;电信完成1942.1亿元,增长16.6%。各项业务中,国内长途业务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0.1%;国际业务收入36.8亿元,下降17.6%;移动通信收入920.6亿元,增长24%;本地网通信收入565亿元,增长13.5%;数据通信收入84亿元,增长68%。以上各项业务分别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11.4%、1.9%、47.4%、29.1%和4.3%。各类新业务迅猛发展。上半年,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253.4亿分钟,同比增长21.3%。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326亿条。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6627.1亿元,同比增长24.7%。上半年,全国电话用户新增5126.6万户,平均每月增加854.4万户,用户总数达到3.7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1990.9万户,达到1.9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3135.7万户,达到1.76亿户。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1385.2万户,达到1.25亿户;农村电话用户新增605.7万户,达到 7411.4万户。电话用户中、东、西部地区各为1.95亿户、1.1亿户和0.7亿户,分别占 52%、29.3%和18.7%。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30.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4.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86部/百人,比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200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为()

A.6.5%
B.7.0%
C.7.8%
D.8.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称作( )。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民生产净值(NNP)
C.国民生产总值(GNP)
D.国民收入(NI)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的掌握。国内生产总值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经济活动,是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国民生产净值”(NNP)是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之后的余额。选项C“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从GDP中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再加上本国国民在国外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选项D“国民收入”是指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十一五”规划中,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 )。

A.12万亿元
B.13万亿元
C.14万亿元
D.15万亿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五年平均增长8.8%;财政收入将达3万亿元左右,比2000年增长1.3倍。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国民生产净值的相关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C.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D.个人可支配收人=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 )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A.等于
B.高于
C.略高于
D.明显高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与合作,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国民生产净值的相关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国民生产净值(NN=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C.国内生产净值(ND=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D.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