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近年来,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支出法构成中的商品和劳务净出口一项为( )

A.负数
B.正数
C.时正时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解析

近年来,美国一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赤字,因此商品和劳务净出口一项为负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

正确答案

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着重要的资源挑战。整个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由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由单纯注重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扩张,注重数量和规模,而转向注重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注重质量和效益,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改变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也是适应现代文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是面对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问题的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给定资料,请你根据我国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实;
(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3)800~10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范文]
正视企业的“民贷依赖症”
从温州到鄂尔多斯再到江苏泗洪县石集乡,全国各地频频曝出的高利贷链条断裂个案,把“民间借贷”推到风口浪尖,更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风险问题浮出水面。
中小企业被称为“最活跃的经济细胞”。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75%的城镇就业机会。因此,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富裕,经济是否有活力,都与中小企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同时,中小企业又因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等,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当前,受原材料和燃料涨价、汇率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外部需求明显减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生产经营出现困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中央领导同志于2011年多次实地调研、考察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在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六点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进小额担保贷款,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调增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等等一系列财政和金融的政策,将对增强中小企业活力发挥巨大作用。
应当看到,中小企业的困难,与一些地方对中小企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服务不及时、管理不科学等有直接关系。各地政府及金融服务业也应当提高认识,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当前应着力在拓展融资渠道、提供技术支持、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减免不合理收费等方面,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具体困难。
所谓的“民间借贷热”,一方面折射出实体经济投资机会的匮乏,另一方面反映出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生存空间的逼仄,不利于中小企业发挥吸纳就业的“社会稳定器”作用,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背后隐藏的巨大金融风险更令人担心。
当务之急,不在于否定民间借贷,而应给予必要的制度规范、适度的风险控制。尤为重要的是,在宏观调控既定方向不变的条件下,应尽快出台审慎灵活、针对性强的具体措施,依靠“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传统着力解决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解析

[解题指导]
中论考试大都是自拟题目,但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却是由给定资料限定的。在拟定题目论证问题时必须充分利用给定的资料,紧紧抓住主题或主要问题,突出主旨进行论证,切不可天马行空。应试者在确定论题时必须明确。写好给文章点睛的题目则是文章出众的前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倍数法的公式是( )。

A.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X投资率
B.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C.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D.在建投资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 )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即投资率),从而测定年度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

A.投资率
B.融投率
C.产投率
D.A投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投资率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 (即投资率),从而测定年度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从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来看,支出法GDP的组成部分包括( )。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利息支出
D.政府需求
E.净出口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解析]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整个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来计量GDP。从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来看,支出法GDP的组成部分包括:消费支出或消费需求(C)、投资支出或投资需求(I)、政府支出或政府需求(C)和净出口(NX)。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 )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即投资率),从而测定年度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

A.投资率
B.融投率
C.产投率
D.A投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投资率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 (即投资率),从而测定年度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2,在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根据图2,2009年以来,第三产业的累计增速最快,但这不能确定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有的比重,D项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根据资料,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09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超过265亿元
B.2010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第二高的行业是医药制造业
C.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投入R&D经费超过480亿元
D.2010年R&D经费未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投入经费之和不足全国总量的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A项,由文字第二段可知,2009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是324.5÷(1+20.1%)=27X>265亿元,A正确;B项,由文字第四段知,2010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第二高的行业是医药制造业,B正确;C项,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投入R&D经费为597.3÷(1+27.6%)<600÷(1+25%)=480亿元,C错误;D项,由最后一段知,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投入经费之和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则未超过300亿元的不到45%,D正确。综上,答案选C。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人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分执行部门看,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约是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的______。

A.2.9倍
B.2.6倍
C.2.5倍
D.2.2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为5185.5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为1186.4+597.3=1783.7亿元,前者是后者的5185.5÷1783.7≈5200÷1800≈2.88倍,最接近的是A。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企业生产10万件产品,每件5元,然而只卖掉了8万件产品,那么应该计入该国GDP的数僮为()万元。

A.50
B.40
C.10
D.30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包含以下概念: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价值。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以下关于常用经济术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GDP),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B.国民收入在价值构成方面,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只计算净产值
C.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D.内向型经济指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的国家的经济,即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本国制成品生产,用本国产品替代原进口商品以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消费者物价指数一样,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故C项说法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长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42.8亿元,增长29.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687.9亿元,增长21.3%;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14.7亿元,增长13.7%。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2.3%、18.5%和8.5%。
分产业部门看,八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市)。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相较上一年增加了( )。

A.706亿元
B.872亿元
C.882亿元
D.902亿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可知,2006年的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是:3710.2÷(1+23.5%)≈3004.2(亿元),因此2007年相较上一年增加了3710.2-3004.2=706(亿元),本题选A。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1985~1998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额最大的年份是()。

A.1992年
B.1994年
C.1996年
D.1998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比较计算类。截位法并口算四个选项,可知1994年GDP增长额最大。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倍数法的公式是( )。

A.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
B.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C.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D.在建投资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