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______。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C.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D.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针对目前的新形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从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增长、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觉自信,首先是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是一种观念,一种不仅看到物质财富的建设积累,而且看到价值观念、知识系统、生活方式与精神财富的眼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弘扬、汲取、创造史无前例的中华文明与文明中华的过程。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首要的是大家保持一根文化的弦。例如,在突飞猛进的城乡建设中,在动辄拆迁腾地以促开发的大潮下,许多城乡的文化标志与文化记忆被人为地抹去了。一些百年老店,奉命迁址后一蹶不振,直至关门歇业。有些特色民居已经所余无多,代替它们是千篇一律的、基本上无文化含量的公寓楼。在网络与电子书提供快捷方便的同时,在销量效益高于一切的驱赶中,文化的操守与成品的质量正在被马虎对待。在口口声声“传承文化”的同时,一些地方表现出来的是粗俗的急功近利,是对于文化的无知与粗暴,是浅薄的表面文章。他们只知道用文化吸引旅游,用文化鼓动招商投资,用文化包装“成绩”。如此种种,都不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更像是不自觉与盲目自吹自擂。
自觉与自信包含着对于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传统的熟悉与热爱,也包含着对于传统的创造性弘扬发展,将传统引导到现代。我们的文化从来是源远流长与互补共存的;文化上不搞零和,文化上不是不要传统只要新文化,也不是糊里糊涂地忽然膜拜传统回到封建的旧文化。
自觉与自信,包含着对于先进文化的自觉追求、自觉建设、自信宣扬、自信扩展。什么是先进文化,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先进,是与时俱进而不是腐朽没落的颓废,是科学昌明阔步前进而不是愚昧迷信自欺欺人,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开放心胸而不是抱残守缺的狭隘,是重在建设与积累的理性而不是动辄起哄破坏的砸烂。
自觉与自信还包括着文化上的创新精神。当然,文化创新与理论、制度、科技创新等相比,范围更广泛也需要更长的周期。百年来,中国的变化惊天动地,中国人民抚今思昔,甚至会有恍若隔世之感。但中华文化的一些基本素质,仍然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诸子的思路密切相连,与伏羲八卦与仓颉造字密切相衔接。我们 难于、 不应该简单地甩开孔子,我们仍然深切地感受到孔子的仁义教化有利于维护秩序与和谐,
又不是没有出息地照搬儒家的一套。
具体地看,文化有时候比人强,文化可以超越几代几世人。文化产品可以汗牛充栋,文化活动可以此起彼伏,它们对于文化的基调的影响却可能比较微小。关键在于一种文化的内容与走向能不能够给这种文化的受众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给尚未接受这种文化的人们以有益的启发与享受:益智、益心、益德、益生。
总体看来,文化的对象是人,文化的主体也是人,以人为本,人民以自身的利害好恶得失顺逆为标尺,人们以自身的智慧、自觉与自信为标尺,选择文化的走向,缔造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样也会抛弃糟粕和毒素,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 (《王蒙谈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8月3日,有删改)
根据文意,下面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保存传统文化。
B.发挥文化上的创新精神。
C.以人为本,把握文化的走向,实现文化的创新。
D.文化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文章第一段中就有体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题意来看,“以人为本,把握文化的走向,实现文化的创新”是最符合“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

A.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B.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C.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D.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是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深化了我们对新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D.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贯彻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 )。

A.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B.经济社会发展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实现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关系是

A.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B.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C.统筹个人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D.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是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深化了我们对新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D.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是因为( )。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证明了的一条真理
D.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领导全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中国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的伟大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胡锦涛《在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活动时的讲话》
请回答:
当前我国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正确答案

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加以继承和发扬。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抗震救灾等一系列伟大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后要继续发扬。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试述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在党内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率先示范,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
(2)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主要有:①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针、新政策;②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即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③提出了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关系的思想,提出走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农、轻、重三者的比例关系;④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重要思想;⑤提出“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经验;⑥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等等。
(3)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①它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想源泉,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②它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③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它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当然,这些成果还是初步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解析

暂无解析

百度题库 > 考研 > 考研政治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