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共751题
正式向外界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是在( )。
A.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有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
B.2005年2月7日,温家宝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C.2004年11月21日至25日,曾庆红在江苏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上提出
D.2005年2月6日,贾庆林到北京牛街考察时提出
正确答案
A
解析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首次全面阐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涵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涵:①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墓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即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矛盾双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这些不相适应而相矛盾的方面,不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②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来说,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来说,除了对抗性的一面,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还有可能转化。因此,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因此,对前者要采用专政的方法,对后者要采用民主的方法。③为什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及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 (但阶级斗争没有完全结束),我国社会大量表现出来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等等。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及提出的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今天仍有指导作用。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直接目的就是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十大关系),以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基本方针,对我们今天统筹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试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是指,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考虑子孙后代的需要,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5)和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国际战略理念。中国的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和平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力保证,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6)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理论;它是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南;它是保证我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导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 )。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D.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体系
正确答案
-1
解析
暂无解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 )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A.评价
B.使用
C.交流
D.激励
E.培养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有()。
A.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B.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C.大限度增加社会财富
D.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故本题答案为ABD。
联系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谈谈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正确答案
法治理念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法治理念,是体现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法治国家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以及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内涵。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①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②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③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才能使宪法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④服务大局。
政法工作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⑤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体到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就要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解析
暂无解析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涵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涵:①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墓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即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矛盾双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这些不相适应而相矛盾的方面,不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②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来说,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来说,除了对抗性的一面,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还有可能转化。因此,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因此,对前者要采用专政的方法,对后者要采用民主的方法。③为什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及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 (但阶级斗争没有完全结束),我国社会大量表现出来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等等。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及提出的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今天仍有指导作用。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直接目的就是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十大关系),以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基本方针,对我们今天统筹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下面是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材料:
[材料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
[材料2]邓小平同志称自已是“实事求是派”,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邓小平同志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提出了许多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8月22日)
[材料3]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些正确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及时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等等。历史表明,只有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我们党才能找到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30日)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如何理解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正确答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尊重生产力标准,尊重群众的愿望和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必须更注意尊重生产力标准。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中,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而判断“看准”与否和总结工作“对错”的标准就是实践。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内在包含了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的内容,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尊重生产力标准、尊重实践。
②尊重实践必须尊重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邓小平强调尊重实践,就必然强调尊重人民群众。
尊重群众首先要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把生产力标准落实到群众利益标准上,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于是,实事求是中的实践标准,就具体体现为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的统一,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尊重群众就要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社会实践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新鲜经验,为新的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总之,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又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根本动力和生命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有人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因为目前我国社会极不和谐稳定。
请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加以分析。
正确答案
(1)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战略举措。反映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6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筇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因此,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现在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与和谐水平。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的理想,又是一种治国的实践、治国的方略、治国的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的结果,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
(4)目前我国社会总体是和谐稳定的,但还存在着种种不和谐的因素。环境污染影响和谐,愚昧落后妨碍和谐,违法乱纪销蚀和谐,贪污腐败破坏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