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共10110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26分)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二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二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摘编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美国革命的认识。(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1875年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4分)
(4)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
正确答案
(1)特点: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贵族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或者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4分)
法国: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4分)
原因:英国和法国的历史传统有所不同,英国有限制君权的传统,而法国的君主权力相对强势;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外部因素对两国革命的影响不同。 (6分)
(2)创造出新的共和制政体;实践了启蒙思想的基本原则;实现了政教分离;用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天赋权利。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首创精神;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对人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6分)
(3)影响: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和任期之规定,说明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为巩固法国的共和制,仍需长期斗争。(4分)
(4)发展趋势:从君主专制向民主政治转变,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2分)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中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权力法案》——《王位继承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议会改革,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法国通过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二月革命等过程,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由此可见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贵族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或者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法国: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
依据材料二中“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从中可以体现出材料对美国革命的认识:创造出新的共和制政体;实践了启蒙思想的基本原则;实现了政教分离;用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天赋权利。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首创精神;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对人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依据材料中“共和国总统,…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结合所学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可知这部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和任期之规定,说明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为巩固法国的共和制,仍需长期斗争。
依据所学17—20世纪的政治文明发展史,即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西方逐渐结束了封建社会,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故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从君主专制向民主政治转变,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贵族的权力也并不在于它有权在立法机关中获得世袭的席位,它的权力表现在完全不同的东西上面。贵族的势力就在于他的大地产,在于他的全部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材料二 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而因为麦价很少高过80先令,一般都在50—60先令之间,所以“谷物法”一直是起作用的。
——夏炎德《欧美经济史》
材料三 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46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
——吴于座、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1868年,学者托马斯·格林杆击大地产制使社会上层人物过度腐败。1894年,由财政大臣哈考特主持,自由党内阁开始征收遗产税和累进所得税。《谷物法》被废除后,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廉价谷物涌入英国。 1879一1894年小麦价格下降一半。1888年英国地租收入共5900万镑,1901年降为4200万镑。……贵族地主阶级经济实力的降低必然会导致政治权力的失落。《1911年议会法》和《1949年议会法》的规定使上院的贵族们失去了所有重要权力。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的经济目的。(2分)
(2)从材料三看,“谷物法”的废除表明英国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该法案被废除的原因。(4分)
(3)据材料四,概括土地贵族经济势力衰落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英国议会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并指出其积极意义。(5分)
正确答案
(15分)
(1)经济目的:保护土地贵族拥有的大地产的利益;保护国内谷物市场。(2分)
(2)变化:从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到自由贸易政策。(2分)
废除原因:工业革命后“谷物法”不利于工业的发展;1832年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权。(2分)
(3)衰落原因:遗产税和累进所得税的征收;谷物价格的下降;地租的降低;上院失势无力保护贵族利益。(4分)
(4)变化:由土地贵族控制议会到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政权。(2分)
特点:和平渐进。(1分)
意义:有利于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英国代议制的完善;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任答两点给2分)
试题分析:
(1)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80先令时,才准许进口谷物。其经济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的谷物市场,进而维护占有大地产的贵族的利益。
(2)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是重商主义政策的体现。19世纪前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强大的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上台掌权,开始推行自由主义政策。到1846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
(3)依据材料四概括土地贵族经济势力衰落的原因:“自由党内阁开始征收遗产税和累进所得税”;“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廉价谷物涌入英国”;“地租收入下降”;“贵族地主阶级经济实力的降低必然会导致政治权力的失落”。
(4)材料反映了英国由土地贵族控制议会到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政权,体现了和平渐进的特点。议会结构变化的积极意义可以从推动政治民主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角度分析概括。
(28分)自由主义是欧洲影响世界的一种伟大思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由主义是……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
材料二:随着19世纪的逝去,自由主义同其他历史运动一样,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早期的古典的自由主义转为一种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据《全球通史》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这种政治经济组织形式如今通常被称为“镶嵌型自由主义”, 以表明市场进程和企业活动处于社会和政治约束的网络之中,处于监管的环境之中…… 新自由主义计划要使资本从这些约束中“脱嵌”出来。
——据《新自由主义简史》
(1)结合材料一,从19世纪以前西欧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指出自由主义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4分)
(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呈现的趋势,并分析促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结合英国的相关史实说明“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12分)
(3)材料三中“镶嵌型自由主义”指什么?从政府施政的角度,结合史实说明二战后自由主义发展演变的过程。(10分)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思想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分)
正确答案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统治;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分,答对2个史实即可)
法国:法国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人权宣言》。(2分,答对2个史实即可)
(2)趋势:民主化(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2分,答“选举权范围不断扩大”给1分)
原因:经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治:代议制在欧洲的普遍建立并不断完善;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举而斗争;思想: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的影响;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6分,要求从3个方面作答)
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1867年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884年,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或答英国通过三次议会改革,扩大选举权;19世纪英国基本实现了成年男性户主的选举权;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给予妇女选举权;1928年妇女的选举权年龄资格降到与男性相同。)(4分,答对2点即可,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3)镶嵌型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2分)
过程:二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大力干预,(2分)例如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政调节社会生产;建立社会福利国家。(2分,举2个史实)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为走出经济“滞胀”困境,减少对经济的干预,(2分)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2分)
(4)时代环境、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经济水平、阶级立场等。(2分,答对2点即可。答案脱离要求则不给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考生答案跟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中的“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结合19世纪以前的西欧政治文明的发展,可知当时的自由主义即是反对封建阶级的压迫,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平的的资产阶级革命。依据所学知识,19世纪以前自由主义所取得的成果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统治;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法国:法国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人权宣言》。
(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的“…早期的古典的自由主义转为一种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可以看出其趋势是更加的民主化。第二小问考查的是19世纪以来,西方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回答即可;第三小问实际考察的是19世纪以来,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议会改革、英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扩大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答题即可。
(3)依据材料中的“二战结束后……市场进程和企业活动处于社会和政治约束的网络之中,处于监管的环境之中”,可以看出“镶嵌型自由主义”指的是政府对经济进行了一定的干预和束缚,结合所学知识,这指的是主张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第二小问依据二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进行总结答题,从二战后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如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等等,到20世纪70年代末,各国为走出“滞涨”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首先明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的变化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故结合材料中自由主义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含义的原因进行总结回答即可。如时代环境、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经济水平、阶级立场等。
(12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三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新华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为什么“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3分)其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启示?(2分)
正确答案
(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
“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法治(议会权力凌驾于君主权力)。(2分)
(2)特点:渐进改革。(1分)
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3分)
(3)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根本目的:维护人民的利益(1分)
(4)政治文明有着多样性;政治民主化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任答一点得2分)
试题分析:
(1)“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传统的沿袭是指对过去传统政治的保留,结合所学得知: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变革,是指其革命性,对过去传统政治的改变,即议会请回国王,改变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为君主立宪政治的产生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与法治。
(2)“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特点是渐进改革。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课本知识迁移:《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
(3)题文要求是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即三大政治制度。课本基础知识迁移。目的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
(4)材料介绍的是近代英国政治特点和发展的过程和现代中国的政治的特点,由此可以认识民主政治的多样性,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去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不是再生而是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这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仍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
材料二:……自今而后,非经国会法案共表同意,不宜强迫任何人征收或缴付任何贡金、贷款、强迫献金、租税或类此负担;亦不宜因此等负担,或因拒绝此等负担,而对任何人命令其答辩,或作答辩之宣誓,或传唤出庭,或加以禁闭,或另加其他折磨或困扰;亦不宜使任何自由人因上述种种致遭监禁或扣押;陛下宜调离上述海陆军队,俾民人等今后不再受累;又上述执行戒严法之钦差亦宜撤废;又今后不宜再委何人任此类特职。或令其以上述方式执行其职权,恐其有所凭借,竞违背国法民权,使陛下臣民皆有遭受陷害或被处死之虞。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查理”“缙绅”各指什么?“暴政的树梢砍掉了”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议会和国王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哪里?
正确答案
(1)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指处死查理一世。
(2)指英国议会在税务问题上与国王产生矛盾,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
分析两则材料的有效信息,可知材料一是指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查理一世。材料二是国王和议会在征税问题上的矛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04年英国众议院对国王的抗辩书称:“无论就尊严或威权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法令。”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议会对待王权的态度有何明显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主要精神和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性或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材料一强调议会的法院已得到国王圣裁,同国王抗辩;材料二则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大权。
(2)主要精神是限制国王的权力。目的是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3)材料一强调国会的法院颁布法律是经国王授权并同意的,任何人必须遵守;而材料二更进步,强调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纵览英国民主革命史,还有一层也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这里,我是指着她的合理的协商精神而言的,不通过流血的手段而达到理想的目标正是民主的最高境界。虽然英国革命之初也曾有过内战,但比较起来,她依然算是流血最少的一个。此后,代议制既经奠定,英国的政治革命便一直循着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了。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1)通过对材料一中“合理的协商精神”的理解,请你举出英国民主实践中符合这一“精神”的两个事例,并分别指出其能够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我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一如所有此类看法一样,得益于民主历史中以后这个特别的立场,亦即这样一种信念:民主的思想和实践只有最终得到保护,才能在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得到扩展和深化。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主的思想和实践最终得到“保护”的主要表现。(4分)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民主的不同形式的发展历史正是一定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形成的历史,而这一历史在西方的具体体现最为明显。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3)通过对材料三的理解,请指出近代西方有哪两种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4分)以英国和美国为例,其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方式有何不同(4分)
正确答案
(1)事例:光荣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2分)
主要原因:光荣革命,因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盟,并控制了议会下院,其实力超过了詹姆斯二世。(2分)
1832年议会改革: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大增,完全可以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掌握政权。(2分)
(2)制度化、法律化。(4分)
(3)形式: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4分)
不同:英国,在人文主义的指导之下进行,倡导议会主权;实践方式是国内战争。(2分)
美国,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崇尚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实践方式是独立战争(民族革命)(2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合理的协商精神”是指斗争双方彼此妥协最终达成一致认识,结合所学有关英国历史重大事件可知“光荣革命”和“1832年的议会改革”都是妥协的产物,至于主要原因也就是分析为什么双方能够达成妥协;(2)主要表现其实就是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3)西方资本主义的政体模式以英美两国为蓝图,结合两国政体模式建立的过程可以得出两国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方式的不同。
点评:欧美代议制的建立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结果,其核心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约束限制行政权 从而防止专制势力的复辟。尽管各国代议制在形式和具体内容上有差异,但其实质或本质则根本相同。关于英美两国的政体比较,高考中多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考虑:①英美两国议会制的差异;②英美两国政体的核心差异;③英美两国元首的特点;④英美两国政体对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存在着两党政治,自由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保守党的主张是守旧的,常常激烈反对国 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保守党和自由党相互之间也不时进行激烈攻击。但是,经济大发展促成的改革要求,毕竟是必然的趋势,两党分歧是阻挡不了的。
材料二 1867年英国的第二次议会改革增加了100万选民,基本上是城市居民。1872年规定了秘密投票制,保障选举自由。1884年的议会改革则主要面向农村,规定年缴纳10磅以上房租者均可为选民,使选民人数增加200万,总数达到450万。妇女仍没有选举权。当时英国人口不到4000万。如果不计入妇女和21岁 以下的男人,在成年男子中有选举权的已占大多数。
材料三 (美国)每当总统选举之时,都会有各党派的若干名候选人参加竞选,但是当选者历来只是影响最大的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候选人。从内战后的情况看,共和党主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党,同时拥有白领工人和技术工人,不少小农场主。民主党以南方有产者为主要支柱,包括农场主、工业界以及坚持白人至上的人。
材料四 19世纪末,美国的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工业界与农业界、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围绕币值问题尖锐对立起来。尽管共和党明确主张实行金本位制,而民主党坚持自由铸币和增发纸币的通货膨胀主张,相互之间也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和职责,……后因工业大国只有美国尚未实行金本位制,又遇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美国黄金大量外流,这才引起人们的警觉。1893年由一贯反对金本位制的民主党总统宣布实行金本位制。
——以上材料均引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促使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及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美国虽然是多党制的国家,为什么实际上存在的却是两党政治?围绕着币值问题尖锐对立的两党为什么又能达成共识?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英、美在走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上各有什么特点?又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经济大发展促成了改革的要求。政治民主化的加强。
(2)因为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代表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农场主的利益,各自的代表面比较宽,而且是多党之中影响最大的。因为 在两党中起决策作用的都是工商界和农业界中的富豪巨子,实不实行金本位制,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共同利益,所以又能达成共识。
(3)英国以议会改革著称;美国则典型体现了两党制政治的制衡。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稳定政治局势和促进经济发展。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一“但是,经济大发展促成的改革要求,毕竟是必然的趋势,两党分歧是阻挡不了的。”可知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大发展促成了改革的要求。分析材料二可知民主化趋势是政治民主化的加强。
(2)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分析可得出原因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代表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农场主的利益,各自的代表面比较宽,而且是多党之中影响最大的。第二小问结合美国两党制的本质可知能达成共识的原因是两党中起决策作用的都是工商界和农业界中的富豪巨子,实不实行金本位制,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共同利益。
(3)本题考查学生会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一、二和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以议会改革著称;美国则典型体现了两党制政治的制衡。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稳定政治局势和促进经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纵览英国民主革命史,还有一层也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这里,我是指着她的合理的协商精神而言的,不通过流血的手段而达到理想的目标正是民主的最高境界。虽然英国革命之初也曾有过内战,但比较起来,她依然算是流血最少的一个。此后,代议制既经奠定,英国的政治革命便一直循着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了。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1)通过对材料一中“合理的协商精神”的理解,请你举出英国民主实践中符合这一“精神”的两个事例,并分别指出其能够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我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一如所有此类看法一样,得益于民主历史中以后这个特别的立场,亦即这样一种信念:民主的思想和实践只有最终得到保护,才能在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得到扩展和深化。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主的思想和实践最终得到“保护”的主要表现。(4分)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民主的不同形式的发展历史正是一定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形成的历史,而这一历史在西方的具体体现最为明显。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3)通过对材料三的理解,请指出近代西方有哪两种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4分)以英国和美国为例,其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方式有何不同(4分)
正确答案
(1)事例:光荣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2分)
主要原因:光荣革命,因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盟,并控制了议会下院,其实力超过了詹姆斯二世。(2分)
1832年议会改革: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大增,完全可以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掌握政权。(2分)
(2)制度化、法律化。(4分)
(3)形式: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4分)
不同:英国,在人文主义的指导之下进行,倡导议会主权;实践方式是国内战争。(2分)
美国,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崇尚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实践方式是独立战争(民族革命)(2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合理的协商精神”是指斗争双方彼此妥协最终达成一致认识,结合所学有关英国历史重大事件可知“光荣革命”和“1832年的议会改革”都是妥协的产物,至于主要原因也就是分析为什么双方能够达成妥协;(2)主要表现其实就是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3)西方资本主义的政体模式以英美两国为蓝图,结合两国政体模式建立的过程可以得出两国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方式的不同。
点评:欧美代议制的建立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结果,其核心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约束限制行政权 从而防止专制势力的复辟。尽管各国代议制在形式和具体内容上有差异,但其实质或本质则根本相同。关于英美两国的政体比较,高考中多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考虑:①英美两国议会制的差异;②英美两国政体的核心差异;③英美两国元首的特点;④英美两国政体对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英国家政体比较
材料二: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军官均有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所以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
请回答:
(1)请填充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分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受到资产阶级影响”“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和“军事专制”;由此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什么样的政治特点?
(3)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
正确答案
(1)选举、终生制、有实权、议会产生
(2)“受资产阶级影响”指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受到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影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指虽有联邦议会和帝国会议,但徒有虚名,实权掌握在皇帝和帝国宰相手里;“军事专制”指统一后的德意志保留着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3)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
(4)政治民主化
本题考查了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相关内容。第一问对英美两国的政体进行了对比,从而使大家对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有了全面的理解。第二问考查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是大家对君主立宪有了全面的理解,知道有两种类型的君主立宪。第三问主要考查了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指出了他的特点是防止权力的滥用。最后得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
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1)“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2分)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4分)
(2)该“最完美的政治设计”是否适合17-18世纪的中国?(2分)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4分)
(3)英国式的政治设计是“最完美的政治设计”吗?(2分)请举例说明。(2分)。
正确答案
(1)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
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变为虚君。
(2)不适合。理由:经济上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力量软弱,中国不具备实行这种设计的经济和阶级基础。从思想上看,中国处于封建专制时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主意识淡薄。从实践上看,戊戌变法最终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君主立宪的道路行不通。
(3)不是。如《权利法案》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等。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光荣革命后,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影响: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议会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首先说明不适合。结合17-18世纪的中国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实践等方面说明。经济上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力量软弱,中国不具备实行这种设计的经济和阶级基础。从思想上看,中国处于封建专制时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主意识淡薄。从实践上看,戊戌变法最终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君主立宪的道路行不通。
(3)首先说明不是。没有完美的政治制度,《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但是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等。
阅读下列材料:
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指贵族)有千丝万缕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得足而又足。
——选自《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探源》
请回答:
(1)这段话的中心主张是什么?
(2)它反映了英国哪一次改革的要求?
正确答案
(1)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选举权和参政权。
(2)1832年议会改革。
从材料中的“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分析可知是工商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对议会进行改革,获取更多的参政权。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钱乘旦、许洁明《大国通史·英国通史》
材料二 一些比较务实的人,则希冀并致力于逐步消除各种祸患和通过国家干预或组织工会来调和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些人,以马克思为首,则鼓吹无产者与资产者之间进行无情而不可避免的阶级斗争的理论。……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830-1870》
材料三 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动荡是现代化进入新阶段后转型期的震荡,是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没有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引起社会矛盾激化所造成的。严重的动荡、战争和危机暴露出了结症所在,使改革和调整势在必行。
——杨宁一《20世纪的文明演进》
(1)请以18、19世纪英国在政治方面的相关史实来说明材料一的观点。(4分)
(2)材料二的这些主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马克思的主张在法国和俄国有何实践?(4分)
(3)二战后,现代化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概括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和调整。(4分)
(4)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内外压力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请归纳发生的变化有哪些?(可从政治、外交、思想和经济方面着手)(6分)
正确答案
(1)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三次议会改革,普选权扩大。政党政治的成熟。(4分)
(每点2分,只要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
(2)背景: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效率,但缺乏公平,社会矛盾突出。(2分)
实践:(法)巴黎公社会运动。(1分)(俄)十月革命。(1分)
(3)改革和调整: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答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也可以)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建立。(每点2分,考生只要言之成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4分)
(4)政治:结束文化大革命。
外交: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③1972中日关系正常化;④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只要答出其中任意1点即可给1分)
经济:改革开放。
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想解放。(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问可以结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发展:可以从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政党政治加以归纳。第(2)问,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背景可以从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的同时,造成阶级矛盾激化考虑;实践指的是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3)问,解答本问可以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史实作答。本问可以从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纷纷由自由放任改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制度完善:福利国家的建立。第(4)问,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结局而问题及归纳分析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本问可以从政治上可以从结束文革“左”倾错误;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外:恢常;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思想: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二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二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摘编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美国革命的认识。(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1875年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2分)
(4)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
正确答案
(1)特点: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贵族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或者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 (2分) 法国: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2分) 原因:英国和法国的历史传统有所不同,英国有限制君权的传统,而法国的君主权力相对强势;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 ;外部因素对两国革命的影响不同。(4分)
(2)评述:创造出新的共和制政体;实践了启蒙思想的基本原则;实现了政教分离;用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天赋权利。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首创精神;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对人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
(3)影响: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和任期之规定,说明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为巩固法国的共和制,仍需长期斗争 。(2分)
(4)发展趋势:从君主专制向民主政治转变,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2分)
试题分析:第(1)问分析材料中英法民主政治确立的历程,归纳两国代议制民主发展演变的不同特点;英国呈现出的是渐进的制度创新,法国则是通过革命的方式,呈现出激进的特点。从两国政治传统、思想影响、内外环境等方面分析不同特点的原因。(2)依据材料“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二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提炼观点,结合1787年宪法确立的过程及影响谈认识(3)实则要求回答1875 年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政治上,保障了社会的稳定,是共和制确立的标志,学生也要知道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从君主专制向民主政治转变,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人治向法治的方向转变,总的来看,近代欧洲发展程度明显高于东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