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 共2777题
(20分)小明于2013年考上大学。在开学前,她打算买一部手机,以备以后交流、联系、学习之需。以下是她购买手机的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感受她的心路历程。
【准备】 小明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手机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网点间的价格有一定的差异。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手机的功能普遍提高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1)分析手机价格普遍降低的原因。 (6分)
【体验】 一来到手机店,就有服务员向小明热情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弄得小明都有点招架不住了。他发现,所有手机品牌都在搞暑期促销活动,而降价是普遍运用的促销手段。
(2)对降价这一促销手段你是怎么评价的?(6分)
【出手】 小明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 买手机主要是为了交流和日常学习用的,所以,手机功能没有必要过多;其二,家庭生活条件虽还过得去,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他选择买了一款功能尚可、价格适中的手机。
(3)对小明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作出评价。(8分)
正确答案
(1)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水平。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价格之所以存在差异,与供求状况有关(3分)
② 价值决定价格。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机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下降,这是价格普遍降低的根源。(3分)
(2)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降低价格能够实现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的目的。(3分)
②降价必须以实力为基础,为此,企业必须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把降价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3分)
(3)①从消费心理看,小明的消费属于求实心理为主导的消费。在购买手机时充分考虑了质量、价格等因素,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值得提倡。(4分)
②从消费原则看,小明坚持了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小明充分考虑了家庭收入等状况,进行了理性分析。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4分)
试题分析: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不同品牌、不同网点间的价格有一定的差异,这时供求关系的不同对手机价格的影响;比起前几年,手机价格则普遍降低了,这是由于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机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下降,导致手机价格普遍降低。
(2)对降价这一促销手段的评价,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通过么降价可以增加手机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降价不能降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价必须以实力为基础,为此,企业必须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3)注意本题要求从小明消费的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消费心理,二是消费原则。材料中小明购买手机时的两点考虑,最后选购了一款功能尚可、价格适中的手机,从消费心理看,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从消费原则看,坚持了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
辨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8分)
正确答案
(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没有直接关系。(2分)
(2)商品生产者如果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就可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是有意义的。(2分)
(3)如果商品生产者竞相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可以使该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个别生产者的额外收益就消失了。于是,商品生产者又要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个别劳动时间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3分)
(4)所以,题中认为“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
试题分析:解答辨析题对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回答辨析题总体上要求“有辨有析、辨析结合。”即论证正确点、分析错误点、澄清模糊点、补充残缺点。本题先答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没有直接关系。然后从小到大分析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个别劳动时间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意义。
点评:解题思路:基本原则是“三步曲”,即一“辨”、二“析”、三“结”。
一“辨”。 “辨”就是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型和“辨点”,辨别是非。对“辨点”作出简单明白、准确无误的判断,并扼要说明理由,不能只作出对错的简单辨别。
二“析”。分析要力求全面、准确、紧扣题意,合乎逻辑,切忌理论脱离实际。对于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的论点,加以判断并分析;对于既有合理成分也有不合理成分,或者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或者表述不全面的辨点,指出合理成分并加以分析和评价,指出不合理成分并加以分析、补充、评价。
三“结”。在辨别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结论,结论要合乎逻辑,对提出解决方法或对题中说法进行定性。
2009年12月26日,经过4年半建设,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粤汉实现3小时通达。武广快线的开通,使人们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从长沙到广州坐飞机时间共要5小时(包括来去机场时间),全票价700元左右(不打折),坐武广快线,时间4小时左右(包括来回车站),票价300元左右。在是坐飞机还是坐武广快线的选择时,有乘客表示:“我会坐武广快线,便宜还省时间,主要是性价比吧!”
(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商品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6分)
(2)从经济生活方面看,乘客选择坐武广快线的原因是什么?(6分)
正确答案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对需求的影响来实现)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正相关、正方向)。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正相关、反方向)(6分)
(2)①乘客选择坐武广快线是因为坐铁快便宜省时。②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6分)
略
(24分)2013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路透调查中值为3.2%),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9%。农业专家指出,去年以来的恶劣天气导致部分农产品主产地减产,农药、化肥、柴油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流通成本偏高等,都是各种食用农产品涨价背后的推手。一项全国调查显示,90.9%的人对粮油价格上涨有切身感受,78%的人认为粮油价格上涨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1)请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农产品价格走高的原因。(12分)
(2)农产品涨价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12分)
正确答案
(1)①价值决定价格。(3分)各种成本的增加是价格上涨的 决定性因素。(3分)
②供求影响价格。(3分)恶劣天气导致农产品减产,农产品供不应求,从而导致价格上涨。(3分)
(2)①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6分)
②农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比较小,价格的持续上涨,会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众的食品消费支出,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不利于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1)问:本问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对影响价格的因素等知识理解运用能力,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上涨最根本的因素是价值的上涨 ,即成本的增加;二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考生结合该知识点进行分析即可。
第(2)问: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考生可以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众的食品消费支出、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已超过2008年1月11.3%的历史最高值(2005年有此数据统计以来)。
材料二:10月11日,杭州市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调控政策,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普通住房供地及建设管理,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和“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四个部分。意见暂定杭州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杭州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停止执行购房补贴政策,恢复征收房地产登记等相关收费,并提出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
(1)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杭州市是如何运用调控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9分)
正确答案
(1)价值决定价格。土地价格以及建房成本提高,是导致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2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化的推进,造成居民对住房需求快速增加,会导致房价上涨(2分)。市场经济有其自发性和盲目性,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上,客观存在着相当的投资和投机需求,对房价的上涨也起了相当的作用。(2分)
(2)杭州市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抑止房价的过快上涨。(3分)首先是依靠经济手段增加供给,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房的供应;其次是运用暂定限购等行政手段,运用差别化信贷等经济手段抑止投资和投机需求;再次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市场监管,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6分,每点2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