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经济法总论
- 共1091题
一份FOB合同,货物已经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装运港装船,卖方取得相应的装运单据。但是由于船舶本身的问题,刚开出港口不到一天时间就触礁沉没,买方以货物已经全部灭失为由拒绝付款。根据上述情况,卖方有没有权利凭规定的单据要求买方付款:
A.买方应当付款
B.买方可以不付款
C.这份FOB合同无效
D.卖方不能要求买方付款,只能向承运人要求赔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中考查的是FOB术语下的标的物风险的转移时间。在FOB项下,卖方应当在指定的日期或期限内,在指定的装运港,按照该港的习惯方式,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只上。货物的风险自装运港船舷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买方需要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和费用。复习国际经济法时,应当注意,风险转移与所有权转移是有区别的。我国《合同法》规定,标的物的风险责任由其所有人承担,而标的物的所有权一般又在交付后转移。但是,在国际贸易术语当中所有权的享有应当以提单的持有为凭,谁持有提单谁就享有所有权。而货物风险的负担却不是以谁享有所有权为凭,也就是说,并非谁享有货物的所有权,谁就承担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经济法调整的最高目标是______
A.规范经济法主体的行为,调整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关系,保障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
B.不断地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
C.持续地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公益和基本人权
D.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法调整的最高目标。
规范建设工程合同,不但需要规范合同本身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也需要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建设工程合同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民法通则》
B.《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以下简称《经济法》)
D.《招标投标法》
E.《建筑法》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解析] 规范建设工程合同,不但需要规范合同本身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也需要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建设工程合同有直接关系的是《民法通则》、《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和《建筑法》。
某市人民政府欲出让其一块房地产用地的使用权,咨询相关法律事务时,律师黄某提出以下建议,其中哪一项不符合法律规定( )
A.若这块土地为娱乐用地,则该土地必须首先考虑采用拍卖或招标的方式
B.该市人民政府须先拟订年度出让土地使用权总面积方案,报请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否则该出让无效
C.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必须采用书面合同形式,由市、县人民政府与土地使用者签订
D.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必须是有偿的,禁止免除土地使用者缴纳出让金的义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 房地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解析]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司法考试中经济法部分的重点之一,每年都会设计试题。 A项,该法第12条第1款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该条第2款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方式;没有条件,不能采取拍卖、招标方式的,可以采取双方协议的方式。故本项正确。 B项,该法第10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须根据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拟订年度出让土地使用权总面积方案,按照国务院规定,报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这是应对近年来各地房地产市场的畸形膨胀而制定的规则,通过国务院或省级政府的集中审批来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故本项正确。 C项,该法第14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签订书面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考生很可能为题面的语言所误导判断本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法律规定,出让人一方的合法主体应为土地管理部门而非人民政府整体。 D项,本项考查对“出让”一词的理解。该法第7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可见,使用者支付出让金是这种使用权取得方式所必须具备的要求,不能通过合同免除使用者缴纳出让金的义务。
下列选项中,具有惩罚性的法律责任形式是( )。
A.损害赔偿
B.违约金
C.滞纳金
D.国家赔偿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法责任的具体类型。违约金则具有惩罚性。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原则的是( )。
A.平衡协调原则
B.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C.有限干预原则
D.垄断竞争原则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经济法原则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有限干预原则和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所以,本题选D。
依多数国际公约的规定,商业秘密权归属于______
A.民法领域
B.行政法领域
C.经济法领域
D.知识产权领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商业秘密权。
商业秘密权是一种财产权,即商业秘密的合法控制人采取保密措施,依法对其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享有的专有使用权。依多数国际公约的规定,商业秘密权归属于知识产权领域。
下列不属于刑罚与其他强制措施的主要区别的是()。
A.严厉程度不同
B.适用的对象不同
C.适用的机关不同
D.适用的时间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它与其他强制措施之间的主要区别包括:(1)适用对象不同。刑罚仅适用于犯罪人,即行为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人,而其他法律制裁方法却适用于行为仅违反非刑事法律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人。(2)严厉程度不同。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它包括对犯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的限制或剥夺;而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绝对排除对违法者生命的剥夺,一般也不会剥夺违法者的人身自由,即使剥夺违法者的人身自由,其期限也较为短暂,性质和法律后果更有别于刑罚。(3)适用机关不同。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适用,而民事制裁、经济制裁、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分别由国家审判机关的民事审判、经济审判等部门适用;行政制裁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适用。(4)适用根据和适用程度不同。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必须以刑法为根据并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程序进行。而对触犯非刑事法律的违法者适用民事制裁、经济制裁、行政制裁和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只能分别以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实体法为根据,并依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所规定的程序进行。(5)法律后果不同。由于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性质有别,因而,适用刑罚的法律后果与适用其他法律制裁的法律后果有所不同。被适用刑罚的犯罪人如果重新犯罪,就有可能构成累犯,受到比初犯相对较为严厉的刑事处罚,而仅被适用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违法者如果实施了犯罪,一般不会受到与累犯严厉程度相同的刑事处罚等。
下列已经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不属于宪法部门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取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反垄断法》属于经济法。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分为( )。
A.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等
B.宪法、选举法、组织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
C.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律师法、选举法等
D.宪法、选举法、国籍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法律体系,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并组成的法律的整体结构。我国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在这里,划分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的标准是( )。
A.调整对象
B.调整方法
C.调整原则
D.调整手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依据对调整对象的二元划分,可以将经济法主体分为( )
A.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
B.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
C.宏观调控主体和市场规制主体
D.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多种表述,但是最重要、最概括的基本原则为( )
A.责权利效相统一的原则
B.经济效益原则
C.市场调节企业、国家调控市场的原则
D.物质利益原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韩国经济法规定:一家公司如果无力在规定时间内还清所欠债款,那么两天内它必须向法院申请破产。韩国大宇汽车公司没能在2000年11月6日偿还汉城银行204亿韩元和第一银行237亿韩元的应急债务,于该年11月8日正式宣布破产。这表明( )。
A.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B.市场经济的社会性
C.市场经济的法制性
D.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程序中属于非正式程序的是______
A.预算的审批程序
B.窗口指导程序
C.出口退税程序
D.货币的发行程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法的程序问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