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经济法总论
- 共1091题
经济法的本质含义为()
A.经济法具有行政主导性
B.一般意义上的法的经济性和普遍性等
C.一般意义上的法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等
D.经济法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制定程序
E.经济法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性质或属性
正确答案
C, E
解析
暂无解析
经济管理体主体,是依据宪法和行政法设立的国家机关,包括根据经济法成立,或依法授权承担一定管理职能的特殊企业或公司等组织。 下列不属于经济管理主体的是( )。
A.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B.中国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C.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D.海尔集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两位考生在复习经济法时,就判决与裁定展开了讨论。下列关于判决与裁定的论述中,( )项是正确的。
A.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解决的是案件的程序问题
B.判决与裁定都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
C.判决与裁定都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D.判决可以上诉,裁定则不同,只有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判决与裁定的区别。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一般一个案件一个判决,故B错。裁定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故C错。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故D错。
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基本分类是( )。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刑法和民法
D.经济法和民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民法法系国家一般都将公法与私法作为法律分类的基础,而普通法法系则是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法的基本分类。故选B。
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包括下述哪些( )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民商法
C.宪法、民商法、刑法、程序法、行政法
D.经济法、社会法、环境法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本题涉及法律部门问题。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内的法律所做的分类。
关于税法与其它部门法关系的陈述,正确的有( )。
A.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经济法基本上属于授权性法规
B.被一个国家承认的国际税法也应是这个国家税法的组成部分
C.从调整对象来分析,民法属于横向经济关系,税法属于纵向经济关系
D.税法从总体上讲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E.税法和刑法是从不同角度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二者是根本不同的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属于横向经济关系;而税法调整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属于纵向经济关系;税法与刑法是从不同的角度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但是二者的联系十分密切。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有( )。
A.停止侵害
B.管制
C.排除妨碍
D.罚款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 民事责任包括:①停止侵害;②排除妨碍;③消除危险;④返还财产;⑤恢复原状;⑥修理、重作、更换;⑦赔偿损失;⑧支付违约金;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⑩赔礼道歉。选项B属于刑事责任;选项D属于行政责任。
依据法律门类的标准,根据经济法主体违反的经济法的法律部门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责任分为( )。
A.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法律责任
B.违反宏观调控法的责任
C.违反市场规制法的责任
D.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的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哪一原则要以经济法的其他两类原则的贯彻为前提______
A.调制适度原则
B.调制法定原则
C.调制绩效原则
D.平衡协调原则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法三大原则之间的内在关联。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有( )。
A.停止侵害
B.管制
C.排除妨碍
D.罚款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法律责任。选项B属于刑事责任,选项D属于行政责任。
某市人民政府欲出让其一块房地产用地的使用权,咨询相关法律事务时,律师黄某提出以下建议,其中哪一项不符合法律规定( )
A.若这块土地为娱乐用地,则该土地必须首先考虑采用拍卖或招标的方式
B.该市人民政府须先拟订年度出让土地使用权总面积方案,报请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否则该出让无效
C.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必须采用书面合同形式,由市、县人民政府与土地使用者签订
D.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必须是有偿的,禁止免除土地使用者缴纳出让金的义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房地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解析]《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司法考试中经济法部分的重点之一,每年都会设计试题。
A项,该法第12条第1款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该条第2款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方式;没有条件,不能采取拍卖、招标方式的,可以采取双方协议的方式。故本项正确。
B项,该法第10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须根据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拟订年度出让土地使用权总面积方案,按照国务院规定,报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这是应对近年来各地房地产市场的畸形膨胀而制定的规则,通过国务院或省级政府的集中审批来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故本项正确。
C项,该法第14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签订书面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考生很可能为题面的语言所误导判断本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法律规定,出让人一方的合法主体应为土地管理部门而非人民政府整体。
D项,本项考查对“出让”一词的理解。该法第7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可见,使用者支付出让金是这种使用权取得方式所必须具备的要求,不能通过合同免除使用者缴纳出让金的义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调整相同类型社会关系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立法律部门的是( )
A.知识产权法
B.商法
C.公司法
D.民法商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中法律部门的分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现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以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7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本题中,选项ABC均被民法商法这一法律部门所涵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D。
下列关于国际惯例说法正确的是( )。
A.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惯例分为国际公法上的惯例和国际经贸惯例
B.如果一个国家不是一贯地反对则该国际经贸管理就是有效的
C.如果一个国家不是一贯地反对一项国际公法上的惯例则其便是有效的
D.国际经贸惯例只能基于当事人的明示同意才有效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有( )。
A.某市财政局
B.某研究院
C.某公司的子公司
D.公民陈某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分为( )
A.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等
B.宪法、选举法、组织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
C.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律师法、选举法等
D.宪法、选举法、国籍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