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

A翻译了外国书籍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11月阶段测试15题)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对以上这段摘自《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的资料,理解正确的是

A曾国藩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式武器

B曾国藩没有近代化的意识

C曾国藩提出新式武器固然重要,但决定因素是人

D这一观点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相悖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按照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过程排列以下思想主张的顺序 ( )

①“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魏源《海国图志》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林则徐《四洲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