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共670题
.树木年轮分析是古气候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共8分)
(1)树木年轮的疏、密可以反映气候变化。在西伯利亚地区,科学家发现一些树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具有明显的约11年周期,可能与 有关。(2分)
(2)科学家在格陵兰岛的地层中发现了8千万年前的棕榈树化石,这说明当时格陵兰岛原来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2分)
(3)除树木年轮分析外,请你列举一种研究古气候的其他方法 。(2分)
(4)树木向阳一侧由于植物生长量大,故年轮线较为稀疏。我国一野外考察队在大兴安岭迷失了方向,考察队员通过观察树木年轮特征后,确定了南行线路应为图中的 方向(填正确选项字母)。(2分)
正确答案
(1)太阳活动 (2)高温多雨 (3)地层中生物化石种类 (植物孢粉、各类沉积物特征)(4)C (每点2分共8分)
试题分析:
(1)树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具有明显的约11年周期,结合所学知识,太阳活动大直播以11年为周期。
(2)棕榈树为常绿乔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属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
(3)古气候研究方法有一是历史资料,如考古发掘文物,历史文献等,二是各种天然气候记录,包括树木年轮、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植物孢粉、各类沉积物的特征,以及各种自然地理因子变迁的痕迹。
(4)树木向阳一侧由于植物生长量大,故年轮线较为稀疏,观察图18,丙处年轮稀疏为南。
太阳黑子和耀斑同步起落,其活动周期约是11年
正确答案
正确
试题分析:黑子和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标志,耀斑数量的变化随黑子数的变化而变化,活动周期均为11年。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的变化和周期。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A是太阳辐射,B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C是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E地面反射,F地面辐射)
(1)图中字母I是________________。从数量上看,A>D的是____________作用的影响。
(2)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填两个字母)增大的结果,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阴天的气温日较差更______________(大或者小)。
正确答案
(1)大气逆辐射(2分) 大气的削弱作用(2分)
(2)G(2分),I(2分) 大(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可以判断,字母I是大气逆辐射;从数量上看,A>D的是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的影响。
(2)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造成的,符合的是G和I;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阴天的气温日较差更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1)图中A、B、C三层(由外到里)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结构的 层、 层、 层。
(2)发生在太阳大气最里层的太阳活动是 ,它的大小和多少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太阳大气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这些斑块出现在图中的 层。(填名称)
(4)太阳辐射的电磁波以 为主(1分)
正确答案
⑴ 日冕 色球层 光球层
⑵ 黑子
⑶ 耀斑 色球层
⑷ 可见光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成: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大气最里层为光球层,黑子发生于光球层上。(3)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为耀斑爆发,发生于色球层上。(4)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区。
(12分)右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北半球海平面6月份月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是 。(3分)
小题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简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5分)
小题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 ,原因是什么?(4分)
正确答案
小题1:从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3分);
小题2: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1分)70°N以北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趋于0(1分) 北半球此时为冬季,太阳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1分)纬度越高,昼越短,日照的时间越短;(1分)70°N以北地区处于极夜期(1分)
小题3:春秋多,冬夏少;(1分)全年变化小.(1分) 原因:①此地区春分、秋分前后太阳直射,所获热量较多;(1分)②此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太阳辐射量变化不大(1分)。
小题1:读图可知,6月月总辐射量在30°附近最高,即北半球海平面6月份月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小题2: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70°N以北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趋于0;这是由于北半球此时为冬季,太阳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纬度越高,昼越短,日照的时间越短,70°N以北地区处于极夜期;
小题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春秋多,冬夏少,这是因为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所获热量较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