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共670题
读右图(台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南多北少的原因是什么?
(2)在相同纬度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北方反之。(2)西多东少 西部处于山脉背风坡,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东部反之。
第(1)题,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第(2)题,台湾东侧是迎风坡,多阴雨天气,西侧是背风坡,多晴朗天气,故东西侧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天气状况。
读图,回答:(20分)
(1)图中A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参与此作用的大气成分是空气分子和 。(4分)
(2)图中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云层越 该作用越强。(4分)
(3)图中臭氧可以吸收 ,主要分布在 层。(4分)
(4)图中二氧化碳、水汽、尘埃主要分布在 层,这些成分对 和 均有较强的吸收作用。(6分)
(5)综上所述,此图所示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_作用。(2分)
正确答案
(1)(4分)散射 细小尘埃
(2)(4分)反射 厚
(3)(4分)太阳紫外线 平流
(4)(6分)对流 太阳红外线 地面长波辐射
(5)(2分)削弱
试题分析:
(1)读图,图中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以一个质点A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开,所以A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这些空气质点包括空气分子和空气中的微小尘埃。
(2)图中B所示太阳辐射被云层反射回大气上界,表示 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而且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就越强。
(3)在平流层中22-27千米的高度,有一个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
(4)二氧化碳、水汽、尘埃主要分布在大气的对流层,这些成分主要是吸收波长较长的辐射,如太阳红外线辐射、地面长波辐射等。
(5)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夜晚主要表现为保温效应。
读“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小题1:图中省级行政中心______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4分)
小题2:在直辖市中,_____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其辐射量低的原因是___。(3分)
小题3:图中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3分)
小题4: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2分)
小题5:下图中,反映从拉萨到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是 ( )(2分)
小题6:在拉萨(30ºN)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2分)
正确答案
小题1:拉萨(1分)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2分);②地势高,日照时间长(1分)
小题2:重庆(1分) 地处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2分)
小题3:高(多、丰富,1分) 西侧为背风坡,晴天较东侧多;东侧为迎风坡,云、雨、雾天较多,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分)
小题4: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燥,多晴天(2分)
小题5:B(2分)
小题6:C(2分)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省级行政中心拉萨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这是由于其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降水量少,日照时间长;
小题2:在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中,读图可知重庆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是由于其地处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小题3:读图可知,图中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高,西侧为背风坡,晴天较东侧多;东侧为迎风坡,云、雨、雾天较多,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小题4: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由于其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燥,多晴天,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
小题5:在图中做一直线连接拉萨和重庆,根据与相交的等年太阳辐射总量线的变化可知,B图反映了从拉萨到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
小题6:拉萨(30ºN)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与拉萨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一致,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变化幅度为46°52′。
读“某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2)近日德国多家煤体披露了一项宏大的能源项目,德国多家大型金融和能源企业将联手在图示地区建设一个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以向欧洲提供电能。试分析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优势条件。(4分)
(3)该地区城市中人们通过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能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正确答案
(1)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递增。(2分)
原因:南部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较少(2分);
自南向北,气候逐渐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晴朗天气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增多。(2分)
(2)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能量多(2分);
邻近欧洲,市场需求量大。(2分)
(3)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2分)
(1)根据图中的等值线总结规律。影响太阳能强弱因素有纬度、天气、昼夜长短等。(2)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从自然因素分析能源丰富;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市场广阔。(3)城市太阳能辐射比周围弱的原因从城市热岛效应、空气尘埃等方面分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纬度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约为_______年,这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相比,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
(3)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_______有影响。除此之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等方面。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其中,出现在太阳大气最内层的是_____。
正确答案
(1)不同的
(2)11 变化周期相同
(3)降水(气候)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4) 黑子 耀斑 黑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有些区域随着太阳黑子数量增多,降水量增多;随着太阳黑子数减少,降水量减少。但另一些区域,随着太阳黑子数量增多,降水量反而减少;随着太阳黑子数减少,降水量反而增多。这表明,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不一致,不相同的。
(2)从图形中分析每次降水量第一次高峰与第二次高峰出现的时间间隔,可知各纬度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约为11年;而太阳黑子数目出现的第一次出现的高峰和第二次出现的高峰时间间隔也大约是11年。可见,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将水量季节变化周期相同。
(3)图示反映的是太阳黑子数量变化与区域降水量大小变化之间的关系。这表明,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有一定影响。太阳活动除了对地球气候有一定影响外,由于太阳活动时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上空电离层和地球磁场,引起部分电离层不能正常反射无线电信号出现无线电短波信号衰减甚至中断,引起“磁暴”,导致导航设施受到强烈干扰。同时,受到带电粒子轰击两极地区高空稀薄大气而产生极光。
(4)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大规模运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活动强烈时,光球层某些区域温度明显低于周围区域,出现太阳黑子;对应的色球层区域同时出现突然增亮的光斑即耀斑。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色球、日冕。太阳黑子活动出现在光球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