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二: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德国海军中的起义,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在全欧洲增长的最高表现;其次,帝国主义为扼杀俄国革命而媾和的威胁)和军事形势(俄国资产阶级和克伦斯基之流已经明确地把彼得格勒让给德国人),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的党(莫斯科的选举),以及第二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显然已在准备……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1917年10月23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是在什么形势下改变革命策略,实现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过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过渡中,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怎样的革命策略?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国家政权。俄国资产阶级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2)革命策略:由和平过渡发展到武装起义,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结果: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十月革命胜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辩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列要求完成辩题为“十月革命的成败”的辩论任务。

(1)阅读下列材料,指出这一材料在辩论过程中有何作用?请归纳材料中能够支持反方论

80多年来,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早在革命胜利初期就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他们的主要论据是当时的俄国不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不具备发生革命的物质条件。这一观点后来并未销声匿迹。近年来,在苏联解体的背景下,这种观点又有所发展。一些学者把苏联解体的根源与十月革命联系起来,把前苏联面临的种种政治、经济危机归咎于十月革命。

(2)辩论过程中,如果你持正方论点,为批驳反方论点,你将搜集哪些方面的材料?(3分)

(3)如果把上述辩论过程(从启动到结束)分为四个环节,请分别写出这四个环节的主要任务。(4分)

正确答案

(1)作用:为反方提供论据和启示。(2分)反方论据:俄国社会状况、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解体等。(任意2点2分)

(2)材料: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状况、苏联建设的成就、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苏联解体的原因等方面。(任意3方面3分)

(3)任务:明确观点;搜集材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驳倒对方观点;进行辩论总结。(每点1分共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3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3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4分)

正确答案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3分)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3分)

(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3分)

(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轻、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4分)

试题分析:(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要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原因,注意从新生的政权性质、新生政权所处的国际环境、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落后等方面说明苏维埃政权实施快速工业化的原因。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考查十月革命后苏俄为加速工业化而采取的举措,回答时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战略加以列举,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必须是“打基础并找到资金”。如 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等。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再现史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要说明西方国家工业化之路的内容,但必须联系材料二、三的内容,并以英国为典例。西方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4)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再现史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先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并与苏联工业化比较,说明其差异。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与苏联不同的是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轻、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俄国确定武装起义来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方针是在                               

正确答案

D

注意正确理解教材表述。选项为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十月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                                                     

正确答案

A

革命的本质即它最主要的特点。十月革命最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革命。B、D选项是错误表述,C指的是革命道路。

下一知识点 :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二月革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