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 共880题
在衡量国际收支状况的指标中,反映实际资源跨国转移状况的是( )。
A.贸易差额
B.经常账户差额
C.储备资产差额
D.综合差额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经常差额代表经常账户的收支状况,反映了实际资源的跨国转移状况,等于国民收入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国内吸收之差。
[兴业银行] 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目的是( )。
A.保护国内产业
B.维持本国经济增长
C.实现国内充分就业
D.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E.实现国内外市场价格完全一致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中人教育精析] 政府干预进出口贸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下列不属于影响个人理财计划的经济因素的是( )。
A.就业率
B.国际收支与汇率变动
C.理财目标
D.通货膨胀水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影响个人理财计划的经济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A、B、D均属于宏观经济因素。而理财目标是理财计划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影响理财计划的经济因素。
随着国内通货膨胀的出现,金融界对通货膨胀目标制探讨日益增多。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是什么,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有什么借鉴和启示
正确答案
(1)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
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是:货币当局明确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并公布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值,同时,通过一定的方法预测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将此预测与已经明确宣布的通货膨胀的控制目标相比较,并进行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使得届时的通货膨胀率落在目标区内。各采用国在具体操作上当然不尽相同,但均具有以下3特点:①中央银行明确地设定并公布通货膨胀率的控制目标,②该目标的实现为中央银行的优先任务,因此,“经济成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的均衡”为次优目标;③对于目标的实现与否、变更等,中央银行负有信息披露的责任,以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信誉度。
(2)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中长期通货膨胀率“名义锚”的设定,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引导公众、市场预期的简易性和大众化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将会使人们对未来的物价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预期,从而简化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模型,并鼓励他们进行长期性的经济决策,这样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并且,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为衡量中央银行的业绩提供了一个相对严格的量化标准,从而也就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度化。因此,可以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理想的制度安排。
但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是可以“放之四海”的灵丹妙药,其适用性要求一定的前提条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没有维持其他变量尤其是汇率目标的义务、较高的预测通胀率的能力、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保证这一制度安排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条件。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现阶段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尚缺乏可行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货币政策目标的不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法》阐述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字面上看是单一目标制,但在实际操作中,经济增长、汇率稳定都居于重要位置。而货币政策目标的不明确使得货币政策操作容易偏离价格稳定的目标。
②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弱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行”,由于政府与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在两者的目标发生冲突时缺乏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可能会屈从于政府从而无法完成既定的通货膨胀目标。
③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畅
中国目前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金融体制仍旧处于政府计划管理向市场转型的过程,利率、汇率尚未市场化,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状况。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工具,在我国尚未实现市场化,货币需求和投资的利率弹性都非常小,利率的高低不能反映市场需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畅。同时,由于我国目前汇率的形成处于向一个“合理的、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的过渡阶段,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必然引起基础货币的扩张或收缩,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对价格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④人民银行不具备较强的预测通胀率的能力
从货币政策操作到影响通货膨胀率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滞,我国又正处于不断改革之中,经济现象错综复杂、各方面的差异较大,因此更加大了准确预测通胀率的难度,用计量模型来反映如此庞大的一个经济体运行规律并模拟其未来的运行轨迹难度很大。
⑤与西方工业国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信息披露的力度还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现阶段尚不具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会将其拒之门外,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市场体系的健全,通货膨胀目标制对我国来说将成为一个具备可行性的选择。此外,现阶段不宜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意味着现在就不能开始有条件地汲取它的一些精髓:比如强调货币政策应当稳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强化政策的透明度,这些是在现行的条件下能够开始大力推进、并且在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现阶段更凸现其重要性的事情。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国银行]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其中关于充分就业的正确说法是( )。
A.社会劳动者100%就业
B.所有有能力的劳动力都能随时找到任何条件的工作
C.存在摩擦性失业,但不存在自愿失业
D.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人教育精析]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就业岗位,当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时,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结构性、季节性和自愿失业时,便认为经济达到了充分就业,即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或周期性失业之后的社会就业状况。
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主要措施:( )。
A.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B.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C.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D.提高宏观经济效益
E.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
暂无解析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的手段包括( )。
A.出口补贴
B.关税壁垒
C.非关税壁垒
D.出口退税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主要包括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自动”出口限制、进口押金制、最低限价);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几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间接补贴包括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国际收支定义为( )。
A.一定时期国家的统计报告表
B.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与世界其他地方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入的交易
C.表现该国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要求权和债务的变动
D.记录单方转移的平衡项目
E.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它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又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A.国债
B.税收
C.财政补贴
D.转移支付
正确答案
B
解析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本题是对税收特征的考查。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它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又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税制的设置可以调节和制约企业间的税负水平。税收还可以根据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同对象设置税种,或在同一税种中实行差别税率,以控制需求数量和调节供求结构。进口关税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本题的最佳答案是B选项。
我国外汇管理法的基本原则有( )。
A.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区别管理
B.加强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建立国际收支应急保障制度
C.维护人民币主权货币地位
D.对外汇资金流出、流进实施均衡监管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我国外汇管理法的基本原则有:①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区别管理;②对外汇资金流出、流进实施均衡监管;③加强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建立国际收支应急保障制度;④维护人民币主权货币地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