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 共880题
(三) 2008年,在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不利条件下,我国的宏观经济17.8%;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净增加328.3亿美元,增长12.5%;海关税收净入库9161.1亿元,比2007年多收1576.4亿元,增长20.8%,完成全年计划的108.35%。与此同时,世界金融危机仍在发展,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为了进一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决定在两年内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制定和实施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措施。
A.经济增长
B.物价水平
C.就业状况
D.国际收支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指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际收支。物价水平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 )。
A.币值稳定
B.资源配置
C.经济稳定和发展
D.收入分配
E.国际收支平衡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下列不属于影响个人理财计划的经济因素的是( )。
A.就业率
B.国际收支与汇率变动
C.理财目标
D.通货膨胀水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影响个人理财计划的经济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A、B、D均属于宏观经济因素。而理财目标是理财计划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影响理财计划的经济因素。
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目的是( )。
A.保护国内产业免受竞争者的损害
B.促使充分就业
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维持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所以,正确答案为ACD。
关于国际收支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能仅以盈余多少来衡量国际收支的状况
B.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的贸易交易的系统记录
C.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
D.资本项目反映了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情况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不只是贸易交易的系统记录。
下列关于国家风险评估指标中比例指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外债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越低,表明外债负担越重
B.偿债比例是一国外债本息偿付额与该国当年出口收入之比,用以衡量一国短期的外债偿还能力
C.应付未付外债总额与当年进口支出之比衡量一国长期资金的流动性
D.国际储备与应付未付外债总额之比衡量一国国际储备偿付债务的能力
E.国际收支逆差与国际储备之比反映以一国国际储备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的能力
正确答案
A, C
解析
暂无解析
依我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基于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国家可以对货物贸易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
A.禁止进口
B.禁止出口
C.限制进口
D.限制出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法律最新修改内容的掌握,这是历年律(司)考的出题点之一。根据2004年 4月6日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第16条第(九)项规定,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可对货物贸易实行限制进口。所以选C。
简述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正确答案
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进行,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
(1) 经济手段。经济手段具有自觉性、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通常的做法是,政府运用工资、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实行劳动政策、物价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经政策,达到劳动平衡、产品平衡、货币平衡、财政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国内外总供求平衡。
(2) 法律手段。国家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市场经济运行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和政府行为,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法律手段具有超前性、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3) 行政手段。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运用行政权力直接控制社会经济活动。行政手段具有指令性、垂直性、无偿性、时间性,也是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
解析
暂无解析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正确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入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解析
暂无解析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测和调整的指标,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可据以衡量对最终目标所产生的初步影响。一般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满足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货币政策运行的宏观经济总体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