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国家风险评估指标中比例指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外债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越低,表明外债负担越重
B.偿债比例是一国外债本息偿付额与该国当年出口收入之比,用以衡量一国短期的外债偿还能力
C.应付未付外债总额与当年进口支出之比衡量一国长期资金的流动性
D.国际储备与应付未付外债总额之比衡量一国国际储备偿付债务的能力
E.国际收支逆差与国际储备之比反映以一国国际储备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的能力

正确答案

A,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是______

A.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B.稳定人民币币值
C.稳定币值、促进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和促进经济增长
D.稳定币值和平衡国际收支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 )。

A.促进经济增长
B.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C.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
D.实现充分就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核要点]本题考核的是第一章第二节总供给与总需求。
[解题思路] 经济总量平衡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两者相互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经济的稳定,因此,对总供给与总需求进行必要的管理,保持两者基本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依我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基于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国家可以对货物贸易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A.禁止进口
B.禁止出口
C.限制进口
D.限制出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或“收入法”计算
B.统计GDP时,要将出口计算在内
C.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
D.通货膨胀可以导致国民经济的高增长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引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依我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基于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国家可以对货物贸易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

A.禁止进口
B.禁止出口
C.限制进口
D.限制出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法律最新修改内容的掌握,这是历年律(司)考的出题点之一。根据2004年 4月6日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第16条第(九)项规定,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可对货物贸易实行限制进口。所以选C。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A.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B.保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C.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D.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由宏观调控任务决定的,是由若干具体目标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基本目标。经济总量平衡即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2)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3)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4)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5)国际收支平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各项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体系。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
技术壁垒是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标签和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非关税壁垒。
以下属于技术壁垒的是( )。

A.乙国政府认为,甲国在乙国的纺织品价格过低,已经使本国纺织业受到本质损害,于是对甲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由此甲国纺织品的出口受到限制
B.某国生产的皮鞋,因被发现质量严重不合格,其使用的胶水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而被欧盟禁止进口
C.日本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将进口茶业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
D.某国的法律规定,在政府采购时禁止采购外国商品,以支持本国产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技术壁垒的定义要点是: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A项价格过低、B项质量严重不合格、D项立法禁止采购外国产品均不符合定义要点。C项茶叶残留检测项目是一种技术要求,符合定义。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表3-2是已公布的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请根据此表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2006年1美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为7.9718)
已知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10871.0亿元,则根据上表计算的2006年国民可支配收入为()。

A.211808.1
B.213198.7
C.209480.4
D.214135.8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由于国民生产总值=211808.1亿元,经常转移差额=291.9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91.99×7.9718=2327.686(亿元),那么 国民可支配收入=211808.1+2327.686=214135.8(亿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国的经济处于这样的一个初始状态:存在严重的失业和高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同时只有轻度的通货膨胀,则应( )的搭配形式来恢复经济平衡。

A.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紧缩性货币政策
B.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加紧缩性货币政策
C.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加扩张性货币政策
D.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扩张性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专业知识与实务 >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