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图像中T2和T1的关系是:T2     T1(填“>”、“<”、“=”或“无法确定”)。

②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

③要使反应后氨的百分含量最大,则在起始体系中原料投料比n(H2)/n(N2)     3(填 “>”、“<”、“=”或“无法确定”)。若容器容积恒为1 L,起始状态n(H2)="3" mol,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已知:N2(g)+O2(g)2NO(g)   ΔH=+180.5 kJ·mol-1

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

今有17 g氨气,假设其经催化氧化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则该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为     kJ。

(3)在装置②中,NH3和O2从145℃就开始下列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下图所示):

温度较低时生成   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正确答案

(14分)

(1)① <,② c , ③ =(各2分,共6分);2.08(2分)

(2)226.25kJ或226.3 kJ(3分)

(3)N2(1分);氨气氧化生成N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下降(2分)

试题分析:

(1)①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氨的百分含量越小,所以T21。②增大氢气浓度,氮气转化率提高,所以氮气转化率最高的是c。③要使反应后氨的百分含量最大,氮气与氢气体积比应为1:3,(2)氨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5O2=4NO+6H2O,由盖斯定律得4NH3(g)+5O2(g)=4NO(g)+6H2O(g)  ΔH=(180.5×2+92.4×2-483.6×3)kJ·mol-1=-905 kJ·mol-1,所以1molNH3催化氧化放热226.25kJ。

(3)由图像可知温度低时主要生成氮气;氨的催化氧化放热,温度高于900℃时,平衡向左移动,NO产率降低。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下列反应的焓变,计算C(石墨)与H2(g)反应生成1molC2H2(g)的焓变(△H)。

C(石墨)+  O2(g)=CO2(g) △H1="a"  kJ·mol-1

2H2(g)+O2(g)=2H2O(l) △H2="b"  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H3="c" kJ·mol-1

△H=                                    

正确答案

△H=2a+b/2-c/2 kJ·mol-1

试题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2-③÷2即得到反应2C(石墨)+H2(g=C2H2(g),则该反应的△H=2a+b/2-c/2 kJ·mol-1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盖斯定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的答题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一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2O3(s)+ 2AlCl3(g)+ 6C(s)=6AlCl(g)+ 6CO(g);△H= a kJ•mol-1

3AlCl(g)= 2Al(l)+ AlCl3(g);△H= b kJ•mol-1

反应Al2O3(s)+ 3C(s)=  2Al(l)+ 3CO(g)的△H=           kJ•mol-1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 2NO(g)N2(g)+ CO2(g);△H=  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         0(填“>”或“<”)。

④在恒容绝热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选项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g)的同时消耗nmol CO2(g)

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1) (1分)

(2)① 0.032 mol/(L·min) (1分)    0.25(2分)

② a d (2分,多选错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

③ <(2分)

④ b c (2分,多选错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

试题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Al2O3(s)+ 3C(s)=  2Al(l)+ 3CO(g)可有方程式(1)×1/2+(2)得,因此代入相对应焓变值,得a/2+b;(2)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1-0.68)/10=0.032 mol/(L·min),T1℃时,在20min时各组分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可得平衡常数为(0.25×0.25)/0.52=0.25;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各组分浓度都增加,可能是缩小体积或增加NO,加入碳是固体,或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因此选ad;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相对原来的2:1:1,平衡向左移动,NO的量增加,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Q<0,④在恒容绝热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g),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消耗nmol CO2(g),也是向逆向进行,不能表示平衡,错误;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因为是绝热体系,所以当温度不再改变时,表示达到平衡,正确;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体积不变,但碳是固体,当气体质量不再改变时,也就是密度不变,达到平衡,正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1分)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N2(g)+ O2(g)="2NO(g)" △H="+180.5" kJ·mol1

2C(s)+ O2(g)="2CO(g)        " △H=-221.0 kJ·mol1

C(s)+ O2(g)=CO2(g)         △H=-393.5 kJ·mol1

①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2NO(g)+2CO(g)=N2(g)+2CO2(g) △H=            

②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1、497 kJ·mol—1,则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kJ·mol—1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某温度时,按下列流程探究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①前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只写出计算结果)

③该可逆反应△S  0(填“>”、“<”或“=”),在____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3)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1)①-746.5 kJ·mol1  (2分)  ②631.25(2分)

(2)①1.42×104 mol/(L·s) (2分) ②5000(2分)  ③<,低温(2分,各1分)

(3)B (1分)

(1)①按顺序将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③×2-①-②可得2NO(g)+2CO(g)=N2(g)+2CO2(g) △H=-746.5 kJ·mol1

②631.25

(2)①v (N2) =v (NO) = ×=1.42×104mol·L1·s1

②反应至4s达平衡,此时

c(N2)=△c(NO)=×(10.0×104 mol·L1-1.00×104 mol·L1)=4.50×104 mol·L1

c(CO2)=△c(NO)=10.0×104 mol·L1-1.00×104 mol·L1=9.00×104 mol·L1

故化学平衡常数为:K=

==5000L·mol1

(3)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4e=2O2,生成的O2由b极向a极迁移,在a极参与负极反应:CO+O2—―2e-=CO2,故B项错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6分)汽车尾气中的CO、NOX已经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使用稀土等催化剂能将CO、NOX、碳氢化合物转化成无毒物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N2(g)+O2(g)=2NO(g)  △H1           ①

2C(s)+O2(g)=2CO(g)  △H2     ②

C(s)+O2(g)=CO2(g)   △H3    ③

写出NO与CO催化转化成N2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用△H1、△H2、△H3表示):                                                                    

(2)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内(装有等量的某种催化剂),分别充入同量的NOx及C3H6,在不同温度下,同时发生以下反应:

18NO(g)+2C3H6(g)9N2(g)+6CO2(g)+6H2O(g);

18NO2(g)+4C3H6(g)9N2(g)+12CO2(g)+12H2O(g);

并分别在t秒时测定其中NOX的转化率,绘得图像如下图所示:

①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结论一:相同温度下,                      

结论二:                                 

② 上述NO2和C3H6反应达平衡后,可提高NO2

转化率的措施有          。(填编号)

(3)CO的中毒是由于CO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血红素

部分反应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在37℃时:CO+Hb·O2O2+Hb·CO   K=220

实验表明,Hb·CO的浓度即使只有Hb·O2浓度的2%,也可造成人的智力损伤。抽烟后,测得平衡时人体肺部的空气中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6 mol·L-1和10-2 mol·L-1。请问,抽烟会造成人的智力损伤吗?(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16分)

(1)2NO(g)+2CO(g)=N2(g)+2CO2(g)    △H=2△H3△H2△H1

(4分;方程式、反应热各2分,配平正确但状态无写或标注错误扣1分)

(2)① 结论一: NO转化率比NO2的低 (2分)

结论二:在250°C~450°C时,NOX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50°C~600°C时NOX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② BC (3分;只答对一个得1分,错选不给分)

(3)(5分) 肺部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6 mol·L-1和10-2 mol·L-1

                 (2分)

>2%                                      (2分)

故:抽烟会造成人的智力损伤。                                  (1分)

试题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目标方程式=③×2-①-②,所以所求热化学方程式为

2NO(g)+2CO(g)=N2(g)+2CO2(g)    △H=2△H3△H2△H1

(2)① 从图中可以看到,二氧化氮的转化率曲线在NO转化率曲线的上方,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温度时,NO转化率比NO2的低;结论二:从曲线的变化情况可知,在250°C~450°C时,NOX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50°C~600°C时NOX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同时也可以说明,温度升高NOX转化率降低,则NOX转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A、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所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不会提高,错误;B、有①的分析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氮的转化率提高,正确;C、分离出水蒸气,使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二氧化氮的转化率,正确;D、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降低,错误,答案选BC;

(3)由K=220可知,220=c(O2)c(Hb·CO)/ c(Hb·O2) c(CO),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6 mol·L-1和10-2 mol·L-1。所以c(Hb·CO)/ c(Hb·O2)=220×10-6 mol·L-1/10-2 mol·L-1=2.2%>2%,所以抽烟会造成人的智力损伤。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6NO2+ 8NH37N2+12 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L。

(2)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2NO(g)+O2(g)2NO2(g)  ΔH="-113.0" kJ·mol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            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ΔH     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正确答案

(16分)(除注明的3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1)3NO2+H2O=NO+2HNO3(3分);6.72     

(2)-41.8;b;  K=c(SO3).c(NO)/c(NO2).c(SO2) (3分)

(3)< 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加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试题分析:(1)NO2用水吸收,反应方式为:3NO2+H2O=NO+2HNO3;在6NO2+ 8NH37N2+12 H2O反应中,NO2 化合价由+4→0,得到4e-,现在转移1.2mole-,即NO2 得到1.2mole-,所以n(NO2 )=1.2mol/4=0.3mol,所以标况下V(NO2)=0.3mol×22.4L/mol=6.72L。

(2)反应NO2(g)+SO2(g)SO3(g)+NO(g)可以由已知方程式(①+②)/2得到,所以ΔH=(ΔH1+ΔH2)/2=-41.8kJ·mol;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压强始终不变,压强不变不能判断达平衡,a错误;反应物NO2 呈红棕色,随着反应进行NO2 不断变化,颜色不断变化,当不变时,NO2 浓度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b正确;生成物SO3:NO始终等于1:1,所以体积比不随反应而改变,不能判定达平衡,c错误;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都是逆反应速率,不能判定达平衡,d错误;所以应该选b。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SO3).c(NO)/c(NO2).c(SO2)。

(3)由图像可知,压强相同时,温度越大,CO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所以升温对正反应不利,正反应是个放热反应,ΔH<0;再由图像可知,当温度为250℃压强为1.3×104kPa左右时,CO的平衡转化率已经很高,再增大压强,转化率增大不多,所以没必要再加压增大成本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氧化碳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

⑴利用下列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

Ni(s)+4CO(g) Ni(CO)4(g),该反应的△H______0 (选填“>”或“=”或“<”)。

⑵金属氧化物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下左图是四种金属氧化物(Cr2O3、SnO2、PbO2、Cu2O)被一氧化碳还原时lg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则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表示为:K=______________。800℃时,其中最易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K)等于__________。

⑶下右图是一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以水煤气(CO、H2)为燃料,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依次写出A、B两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已知:①CO(g)+2H2(g)CH3OH(g)  △H=-90.7 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 △H=-23.5 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H=-41.2 kJ·mol-1

则3CO(g)+3H2(g)CH3OCH3(g)+CO2(g)的△H=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0.⑴< 

    Cu2O     106

⑶H2+CO-4e+2CO32=H2O+3CO2  2CO2+O2+4e=2CO32

⑷-246.1 kJ·mol-1                   (每空2分,共14分)

(1)由方程式Ni(s)+4CO(g) Ni(CO)4(g)可知,升高温度利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可得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

(2)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表示为:K;800℃时,其中最易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是Cu2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K)等于106

(3)A、B两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H2+CO-4e+2CO32=H2O+3CO2  2CO2+O2+4e=2CO32

(4)由盖斯定律将化学方程式叠加可得:3CO(g)+3H2(g)CH3OCH3(g)+CO2(g)的△H=-246.1 kJ·mol-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4分)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研究合成氨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1)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写出以N2和H2为原料合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t2时刻,恒压充入氦气,t3时刻达到平衡。在图中画出t2时刻后的速率变化图像。

(3) 相同温度下,A、B、C三个密闭容器,A、B恒容,C带有可自由移动的活塞K,各向其中充入如图所示反应物,初始时控制活塞K使三者体积相等,一段时间后均达到平衡。

①达到平衡时,A、C两个容器中NH3的浓度分别为cl、c2,则c1______c2(填“>”、“<”或“=”)。

②达到平衡时,若A、B两容器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为α(A),α(B),则α(A)+α(B)______1(填“ >”、“<”或“=”)。

③达到平衡时,若容器C的体积是起始时的3/4,则平衡时容器C中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4) 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DAFC),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电池反应为 4NH3+3O2=2N2+6H2O,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2(g)+3H2(g)2NH3(g)  △H= -90.8 kJ·mol-1(2分)

(2)①升高温度 (2分)

② (2分)

(3)①  <(2分) ② < (2分)    ③50% (2分)

(4)2NH3—6e+6OH=N2+6H2O (2分)

试题分析:(1)根据键能关系计算:△H=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946+436×3-390.8×6=-90.8 kJ·mol-1;N2(g)+3H2(g)2NH3(g)  △H= -90.8 kJ·mol-1

(2)①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向逆向移动,则是升高温度;②恒压充入氦气,相当于减压,正逆速率都减小,向逆向移动,如下图

(3)

①A恒容,压强减小,C恒压,所以C中压强大于A, c12

②A中相当于氨气是2mol,B容器中是A中的2倍,压强增大,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A。即1-α(A)>α(B),则α(A)+α(B)<1;

③若容器C的体积是起始时的3/4,则平衡时物质的量是起始时的3/4,

N2(g)+3H2(g)2NH3(g)

起始(mol)  1    3          0

转化(mol)  x    3x        2x

平衡(mol) 1-x  3-3x        2x

(4-2x)/4=3/4;x=0.5;则H2的体积分数为1.5÷3=50%

(4)电池总反应为 4NH3+3O2=2N2+6H2O,知道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由总反应减去正极反应,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点评:本题以合成氨为载体,考查了高考的中热点知识: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原电池等知识,综合性强,也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平时学习要注意整理这类习题。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在25℃、101 kPa下,32g甲醇(CH3OH)的燃烧放出的热量为725.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已知常温下甲醇为液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00 L 1.00 mol·L1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

应,放出114.6 kJ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CH3OH(l)+3/2O2(g)===CO2(g)+2H2O(l)  ΔH=-725.8 kJ·mol1

②1/2H2SO4(aq)+NaOH(aq)==="1/2" 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1)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在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前的计量数一定是1。

(2)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稀溶液中酸和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在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水前的计量数一定是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1年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两天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成功对接。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是长征系列火箭的常规推进剂。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2H8N2+2N2O43N2+2X+4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O2     B.CO2    C.H2

(2)1 g液态偏二甲肼与足量的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Q kJ热量,则相同条件下0.1 mol偏二甲肼发生该反应能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kJ (选填下列编号字母)。

A.6Q     B.30Q     C.60Q

正确答案

(1)B  (2)A 

 

试题分析:(1)由质量守恒可知,X的化学式为CO2(2)1g偏二甲肼放出的热量为Q,0.1mol的偏二甲肼质量为6g,因此放出的热量为6Q。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燃烧热能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