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烧热能源
- 共3839题
(4分)在温度T下,c(OH-)=0.1 mol·L-1的Ba(OH)2的PH值为11。
(1)该温度下,100ml水中含有OH-约有_ 个。
(2)该温度下,在PH=8的Ba(OH)2溶液中加入PH=5的盐酸,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溶液与所加盐酸的体积比为__ __
正确答案
(4分)(1)_ 10-7 NA 个(2)__2:9
因为题目告诉PH=11,所以H+浓度应为10-11mol/L。根据溶液离子积的算法:KW=C(H+)×C(OH-)=10-11×10-1=10-12。
(1)该温度下,水是中性,OH-浓度等于H+浓度,根据上面算出的离子积可推知,C(OH-)=10-6,物质的量应为10-7,再根据N/NA=n,可得100ml水中含有OH-约有10-7 NA。
(2)溶液混合后PH=7,根据离子积常数,可判断该溶液应该是碱性溶液。设Ba(OH)2溶液体积为V1,盐酸溶液体积V2,再依据混合溶液PH值计算方法列出计算式:[C(OH-)×V1—C(H+)×V2]/(V1+V2)=10-5。由该计算式可得V1/V2=2/9
(8分)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 增加到 。
(2)常温下,将pH=10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然后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
(3)在某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0.74 g,其饱和溶液密度设为1 g/mL,Ca(OH)2的离子积为 。
(4))25℃时,在等体积的① 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L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正确答案
(8分)(1)10-14 10-12各1分
(2)2:9 2分
(3)0.004 2分
(4)1:10:10:10
2分
略
二甲醚是—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用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H= ;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b.加入催化剂c.减少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e.分离出二甲醚
(4)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①比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_______
(填“>”、“<”或“=”)。
②若加入CH3OH后,经l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__________;该时
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H2(2分)
(2)H2S+Na2CO3=NaHS+NaHCO3(2分)
(3)-246.4kJ·mol―1(2分) C、e(2分)
(3)①>(2分)②0.04mol /L(2分)0.16mol· L―1· In―1(2分)
试题分析:(1)碳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故答案为:C+H2O
CO+H2;
(2)H2S和H2CO3均是二元酸,它们都存在酸式盐NaHS和NaHCO3,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Na2CO3=NaHS+NaHCO3,故答案为:H2S+Na2CO3→NaHS+NaHCO3;
(3)由盖斯定律可知,通过①×2+②+③可得所求反应方程式,则△H=-90.8kJ·mol-1×2-23.5kJ·mol-1-41.3kJ·mol-1=-246.4kJ·mol-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减少CO2的浓度或分离出二甲醚,由于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你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减小,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而增加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故答案为:246.4;c;
(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将所给浓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1.86<40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2CH3OH(g)CH3OCH3(g)+H2O(g)
某时刻浓度(mol·L-1):0.44 0.6 0.6
转化浓度(mol·L-1):2x x x
平衡浓度(mol·L-1):0.44-2x 0.6+x 0.6+x
K=
,解得x=0.2mol·L-1,
故平衡时c(CH3OH)=0.44mol·L-1-0.2mol·L-1×2=0.04mol·L-1,
起始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则起始时甲醇的浓度为0.44moL·L-1+0.6mol·L-1×2=1.64mol·L-1,平衡时c(CH3OH)=0.04mol·L-1,
则10min转化甲醇1.64moL·L-1-0.04moL·L-1=1.6mol·L-1,
所以甲醇的反应速率为v(CH3OH)=="0.16" mol/(L·min),
故答案为:>;1.64 mol·L-1;0.16 mol/(L·min)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1.6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l);△H=-2220kJ•mol-1
根据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试回答下列问题: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C3H8的燃烧热为______.
(2)1molH2和2mol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
(3)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______.
正确答案
(1)因燃烧热在某一温度和压强下lmol某物质B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所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C3H8的燃烧热为2220kJ•mol-1,
故答案为:285.8kJ•mol-1;2220kJ•mol-1;
(2)1molH2和2mol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1mol×285.8kJ•mol-1+2mol×2220kJ•mol-1=4725.8kJ,故答案为:4725.8kJ;
(3)设混合气中H2的物质的量为x,则C3H8的物质的量为5mol-x.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285.8kJ/mol×x+2220.0kJ/mol×(5mol-x)
解得 x=3.75 mol;C3H8的物质的量为5mol-3.75mol=1.25mol.
所以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答案为:3:1.
(4分)25℃时,下图烧杯中各盛有25 mL的溶液。
甲 乙 丙
(1)甲溶液pH=_______。
(2)若将甲溶液全部倒入乙中,所得的混合溶液的pH(填“>”、“<”或“=”)_______
丙溶液的pH。
(3)若将乙溶液全部倒入丙中,所得的混合溶液pH>7,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_______。
正确答案
(1)1 (2)> (3)c(NH4+)>c(Cl-)>c(OH-)>c(H+)
试题分析:(1)盐酸是强酸,0.100mol/L的盐酸PH=1,(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但是和丙相比,浓度远小于丙的浓度,所以混合后的溶液PH大于丙的溶液PH。(3)把乙溶液倒入丙中,相当于氨水和氯化铵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氨水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的水解程度,所以铵根浓度最大,其次是氯离子,溶液显碱性,所以氢氧根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弱”的特点:弱酸,弱碱的电离,弱盐的水解,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比较,抓住主要离子的变化。
(6分)若有等体积的a:PH=1的盐酸,b:PH=1的硫酸,c: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醋酸(均用物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欲均加水稀释到相同PH值,所加水的体积关系是: 。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产生氢气体积(相同温度和压强)大小关系是
③某学生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PH值,误差最小的是
正确答案
(6分)①a=b>c ②是a=b=c ③ c
①PH=1的盐酸,b:PH=1的硫酸,c(H+)=0.1mol/L,0.1 mol·L-1的醋酸中c(H+)远远小于0.1mol/L,本身pH值就大;
②锌粉为足量,产生氢气的量有酸决定,醋酸虽为弱酸,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会进一步电离产生氢离子;最终产生氢气相等;
③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PH值,即对溶液进行了稀释,醋酸为弱酸会进一步电离出氢离子,pH值变化较小。
分碳和氮的许多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工业上生产硝酸所需要的一氧化氮常用氨气来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已知:
①2NH3(g)+CO2(g)=NH2CO2 NH4(s) △H="-l59.5" kJ·mol-1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 △H="+116.5" kJ·mol-1
③H2O(1)=H2O(g) △H=+44.0kJ·mol-1
写出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3)以氨气代替氢气研发氨燃料电池是当前科研的一个热点,已知氨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2mol·L-1的KOH溶液,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每消耗3.4g NH3转移的电子数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
(4)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H="Q" kJ·mol-1。
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b.通人一定量的NO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Q 0(填“>”或“<”)。
正确答案
(1)4NH3+5O24NO+6H2O (2)2NH3(g)+CO2(g)=CO(NH2)2(s)+H2O(l);△H=-87.0kJ/mol
(3)2NH3+6OH- -6e-=N2+6H2O 0.6NA。(4)①9/16(或0.56) ②bc ③<.
试题分析:(2)由盖斯定律方程式①+②-③得热化学方程式2NH3(g)+CO2(g)=CO(NH2)2(s)+H2O(l);△H=-87.0kJ/mol;(3)由原电池原理,结合电解质溶液的碱性确定负极反应式为2NH3+6OH- -6e-=N2+6H2O ;每消耗3.4g NH3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4)由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确定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N2)×c(CO2)/c2(NO)=0.56;30min后气体的浓度均增大,所以可能是通入的NO或缩小了容器的体积;升高温度时三种气体的浓度比值与T1℃平衡状态下增大,所以确定平衡逆向移动,Q <0.
考点:元素化合物知识、盖斯定律、原电池原理、化学平衡及其常数。
硝酸工业的基础是氨的催化氧化,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① 4NH3(g)+5O2(g)4NO(g)+6H2O(g) △H =" —905" kJ/mol ①主反应
② 4NH3(g)+3O2(g)2N2(g)+6H2O(g) △H =" —1268" kJ/mol ②副反应
有关物质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甲图。
(1)由反应①②可知反应⑤N2(g) + O2(g)2NO(g)的反应热ΔH=
(2)由图甲可知工业上氨催化氧化生成 NO时,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3)用Fe3O4制备Fe(NO3)3溶液时,需加过量的稀硝酸,原因一:将Fe4O3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
原因二: (用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
(4)将NH3通入NaClO溶液中,可生成N2H4,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依据反应②可以设计成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如乙图所示),则图中A为 (填“正极”或“负极”),电极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2分)(每空2分)
(1) +181.5 kJ/mol
(2) 780℃~840℃
(3) 抑制Fe3+的水解;Fe3++3H2OFe(OH)3+3H+
(4) 2NH3+ClO—=N2H4+Cl—+H2O
(5) 负极 2NH3—6e—+6OH—=N2+6H2O
试题分析:(1)由盖斯定律,(①-②)×1/2可得N2(g)+O2(g)2NO(g),故△H=1/2×(1)由盖斯定律,(①-②)×1/2可得N2(g)+O2(g)
2NO(g),故△H="+181.5" kJ·mol-1,
故答案为:+181.5 kJ·mol-1;
(2)从图象可以看在,反应温度在780~840℃,NO的产率最大,故选择780~840℃,
故答案为:780~840℃;
(3)溶液中铁离子水解Fe3++3H2OFe(OH)3+3H+,过量的硝酸抑制Fe3+的水解,
故答案为:溶液中铁离子水解Fe3++3H2OFe(OH)3+3H+,过量的硝酸抑制Fe3+的水解;
(4)NH3通入NaClO溶液中,生成N2H4,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Cl元素的化合价应降低,有氯离子生成,根据元素守恒与电荷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2NH3+ClO-=N2H4+Cl-+H2O,
故答案为:2NH3+ClO-=N2H4+Cl-+H2O;
(5)由图可知,A极通入的为氨气,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氨气在碱性条件下放电生成氮气与水,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故答案为:负极;2NH3-6e-+6OH-=N2+6H2O.
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已知: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BaSO4(s)+4C(s)=BaS(s)+4CO(g) △H=" +" 571.2 kJ・mol—1
BaS(s)= Ba(s)+S(s) △H=" +460" kJ・mol—1
已知:2C(s)+O2(g)=2CO(g) △H=" -221" kJ・mol—1
则:Ba(s)+S(s)+2O2(g)=BaSO4(s) △H= 。
(2)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已知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
As2S3+10H++ 10NO3-=2H3AsO4+3S+10NO2↑+ 2H2O
当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mol时,生成H3AsO4的物质的量为 。
(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Na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主要含硫各物种(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
①含硫物种B表示 。在滴加盐酸过程中,溶液中c(Na+)与含硫各物种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填字母)。
a.c(Na+)= c(H2S)+c(HS—)+2c(S2—)
b.2c(Na+)=c(H2S)+c(HS—)+c(S2—)
c.c(Na+)=3[c(H2S)+c(HS—)+c(S2—)]
②NaHS溶液呈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呈强酸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硫的有机物()与甲醛、氯化氢以物质的量之比1:1:1反应,可获得一种杀虫剂中间体X和H2O。
及X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其中 (填“Ⅰ”或“Ⅱ”)为
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写出X的结构简式: 。
正确答案
(1)-1473.2 kJ・mol—1
(2)0.4mol
(3)①HS—(或NaHS) c
②Cu2++ HS—=CuS↓+H+
(4)Ⅰ
试题分析:(1)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②③,则反应的△H= ③×2-①-②;(2)反应中硝酸作为氧化剂,共转移电子数为10e-,当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mol时,生成H3AsO4的物质的量为2÷5=0.4mol;(3)①Na2S与盐酸反应先生成HS-,再生成H2S,分别对应A、B、C三条曲线;此过程中的物料守恒式为c(Na+)=3[c(H2S)+c(HS—)+c(S2—)];②反应生成酸,根据反应条件只能有沉淀生成反应才能发生,即生成CuS为沉淀;(4)分子中含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苯环两种,个数为2,2,1,所以图1为其图谱;根据图谱确定其含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且数目相同,而—SH中含有1个氢原子,所以应是该官能团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写出结构简式为
。
燃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碳等气体,常用下列方法处理,以实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
(1)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处理时,常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则CH4(g)将NO2(g)还原为N2(g)等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 + 6H2(g) CH3OCH3(g) + 3H2O(g)
已知一定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见下表:
①若温度升高,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若温度不变,提高投料比[n(H2) / n(CO2)],则K将 。
②若用甲醚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请写出在碱性介质中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若通入甲醚(沸点为-24.9 ℃)的速率为1.12 L·min-1(标准状况),并以该电池作为电源电解2 mol·L-1 CuSO4溶液500 mL,则通电30 s后理论上在阴极可析出金属铜 g。
正确答案
(12分)(1)CH4(g) +2NO2(g)=N2(g) +CO2(g) +2H2O(g) △H=-867 kJ·mol-1(3分)
(2)①减小(2分) 不变(2分) ②CH3OCH3 -12e- +16OH-=2CO32- +11H2O(3分) ③9.6(2分)
试题分析:(1)因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则两式相加,可得反应2CH4(g)+4NO2(g)=2N2(g)+2CO2(g)+4H2O(g),所以反应热△H=-574 kJ/mol--1160 kJ/mol=-1734 kJ/mol 。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的转化率是减小的,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温度不变,提高投料比[n(H2) / n(CO2)],CO2的转化率增大。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因此平衡常数是不变的。
②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所以甲醚在负极通入。由于电解质是碱性的,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3OCH3 -12e- +16OH-=2CO32- +11H2O。通电30s后成反应的甲醚是1.12 L·min-1×0.5min=0.56L,物质的量是0.56L÷22.4L/mol=0.025mol,因此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25mol×12=0.3mol。阴极是铜离子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所以生成的铜是0.3mol÷2=0.15mol,质量是0.15mol×64g/mol=9.6g。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贴近高考,难易适中,基础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