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地域类型
- 共56题
16. 棉花原产于印度,耐旱、耐盐碱,喜光照。15世纪甲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图12为甲国地理位置示意图,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6.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L南北跨纬度约15°,河流的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且时间由南向北推迟,试分析其原因。
(2)与M地区西部接壤的国家乌克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素有“欧洲粮仓”之称,试分析其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
(3)里海北部沿海有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注入,但却有沙漠分布,试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1)该河流流经海洋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积雪量大,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出现汛期。由于南北跨纬度大,南部纬度低,气温升高较快,积雪融化更早,最早出现汛期。河流北部地区纬度更高,气温上升慢,积雪后融化,汛期出现推迟。
(2)自然条件:离大西洋较近,降水较充足;地处东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地处东西欧交界,有广阔的市场;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3)里海北部沿岸地区虽距海较近,但因地势低平,大多为平原和低地,西风受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而降水量较少;因地势低而气温高,导致蒸发量较大;河流上中游的用水量大,造成下游缺水。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9.图10为东南亚地区加里受丹岛略图。该岛屿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在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知识点
28.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丽.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些年来渭北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陕西省地形差异明显,其主要地形特点是 。
(2)渭北高原红地球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3)因红地球葡萄广受消费者青睐,当地政府欲扩大红地球葡萄种植规模,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
(4)请为拓展红地球葡萄消费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 。
正确答案
(1)地形复杂多样;北部以高原为主,中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山地为主
(2)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光热充足;降水较多,灌溉便利;高原地形,多向阳坡地等.
(3)合理 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
或 不合理 规模过大,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加剧旱涝灾害等.
(4)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品牌;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加大营销力度等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5.描述图10所示地区年均温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16.图10中甲附近地区为畜牧业区,据图简述该畜牧业区分布的有利条件。(6分)
17.严寒灾害是我国吉林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图11为吉林省严寒灾害发生时间统计图。
简述吉林省严寒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0分)
正确答案
主要特点:年均温自南(低纬)向北(高纬)渐低(2分);极小值(小于-2℃)位于图示地区西北部(1分);中部地区(等温线向北凸出)年均温比同纬度的东西两侧高(2分);西北部地区(等温线较其他地区密集)年均温的变化幅度较大(1分)。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2分)
解析
从数值来看,图示区域最小值(小于-2℃)位于图示地区西北部,年均温自南(低纬)向北(高纬)渐低;从弯曲方向来看,年中部地区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年均温比同纬度的东西两侧高;从疏密状况来看,西北部地区等温线较其他地区密集,年均温的变化幅度较大
考查方向
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解题思路
从数值、弯曲方向、疏密状况三方面描述
正确答案
低山丘陵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降水在400毫米左右,有优质草原的分布;位于耕作业区与林区之间,饲料较丰富。(3点6分)
解析
从海拔高度可知甲地位于低山丘陵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降水在400毫米左右,有利于优质草原的生长;位于松嫩平原耕作业区与大兴安岭林区之间,饲料供应充足。
考查方向
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优势条件
解题思路
结合图示和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分析
正确答案
特征:严寒灾害出现的次数在12月中旬后明显增加(2分),1月中旬出现次数最大(2分),2月中旬以后出现很少(2分)。
预防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制定严寒灾害应急方案;建立严寒灾害保险机制等。(其他措施合理即可给分)(2点4分)
(六)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
15.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16.根据表中数据推论,乙省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17.根据表中数据推论,甲、丙两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耕地即水田和旱地一般分布在平原上,所以有效灌溉面积与地形无关,①错误;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气候干旱的地区农业发展离不开灌溉,由此可知,新疆的有效灌溉面积最大,而海南省降水量大,农业发展大多不需要灌溉,有效灌溉面积应最小,所以有效灌溉面积受降水量的影响,②正确;有效灌溉面积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而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③正确;根据定义可知,劳动力数量与有效灌溉面积没有关系,④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差异较多的原因,考查学生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而水田和旱地一般分布在平原上,所以有效灌溉面积与地形无关,①错误;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气候干旱的地区农业发展离不开灌溉,由此可知,新疆的有效灌溉面积最大,而海南省降水量大,农业发展大多不需要灌溉,有效灌溉面积应最小,所以有效灌溉面积受降水量的影响,②正确;有效灌溉面积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而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③正确;根据定义可知,劳动力数量与有效灌溉面积没有关系,④错误。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A,一般认为地形对有效灌溉面积有一定的影响,但水田和旱地一般分布在平原上,所以有效灌溉面积与地形无关,A错误,降水与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来影响有效灌溉面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是新疆,丙是海南。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浙江工业发达,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小,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耕地面积大于乙,所以丁是黑龙江,乙是浙江。浙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季风水田农业,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乙省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考查学生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是新疆,丙是海南。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浙江工业发达,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小,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耕地面积大于乙,所以丁是黑龙江,乙是浙江。浙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季风水田农业。
易错点
本题根据各省区的耕地面积得出具体的省份,结合各地的特点得出结论。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甲是新疆,丙是海南,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长绒棉基地,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基地,属于两地的经济作物分别是棉花和橡胶,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各省区的农作物的分布情况,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甲是新疆,丙是海南,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长绒棉基地,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基地,属于两地的经济作物分别是棉花和橡胶。
易错点
判断对省区,具体的作物品种较易解答。
29.读我国两大著名三角洲示意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两个三角洲形成的共同原因。
(2)分析A三角洲地区没有形成大港口的原因。
(3)说出B三角洲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正确答案
(1)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黄河的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阻塞河道,航运条件较差;河道摇摆不定;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有断流现象;经济腹地较小。 (3)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条件: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历史悠久。
解析
(1)A为黄河三角洲,B为长江三角洲。都靠近海边,河流携带泥沙在此堆积而形成。还有海水的顶托作用。
(2)港口一般都要在水深港阔的地方修建,还要有城市作为依撑。该地位于河流下游,泥沙淤积严重,而且周围没有大城市。
(3)农业地域类型有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等,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适合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再根据季风水田农业特点就可以答出形成条件,即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劳动力,饮食爱好,历史等去回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审题是关键,先找到各个三角洲形成的原因,再找到他们形成的共同点即可。
(2先找到港口形成的有利条件,而题目问该地没有形成港口的有利条件,那就把形成港口的有利条件变为不利条件。
(3)根据图中的杭州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三角洲,该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水稻种植区,就应该知道是季风水田农业。结合书本所学知识即可答出。
知识点
9. 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大,图4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读图,回答第9题。
江南茶区中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在山区为主的江南茶区,能适宜水稻种植的水田十分有限 ,这里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精耕细作以获取高产便成为当地农业的必然选择,所以D 选项对A、C选项体现的是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不合题意, B选项不属于农业生产特点而错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及我国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以及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抓住江南茶区地形特点以及水稻种植的基本生产特点,理解本题难度不大。
易错点
B选项错误. 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多发是我国季风区包括水稻种植区的气候特点,由于概念不清误认为是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知识点
15.有关新疆耕地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从新疆在1975-1985年间耕地变化来看,上左图的各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耕地的面积都小于上右图退耕的数值(注意坐标系数值不同)可以知道,在该时间段耕地以减少为主,故A错。上左图从1975-1985年各种土地转化耕地的面积逐渐减少,故B对。结合上面两图,1985年其它用途转为耕地的面积基本为0而右侧图改年退耕面积较大,所以年耕地面积减少,故C错。2006年各种土地用途转化为耕地的面积最大,故D错。
考查方向
地理统计图
解题思路
地理统计图读取和对比分析
易错点
忽视两图纵坐标数值不同
知识点
22.对不同国家间谷物生产特征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①国平均每个农民生产量与②国相同,说明劳动生产率高,科技水平差不多,可是每公顷谷物生产量小于②国,说明气候条件较差,A错。③国平均每个农民生产量与④国差不多,说明科技水平没有太大差异,④国每公顷谷物生产量远大于③国,说明④国生产条件好于③国,B错。①国较③国每个农民生产量大很多,说明机械化水平更高,C对。②国较④国每公顷谷物生产量差不多,而平均每个农民生产量远大于④国,说明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更大,D对。
考查方向
农业生产地域差异
解题思路
依据不同大洲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辨析各选项
易错点
不能依据各大洲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辨析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